书城传记李嘉诚敢想敢干的超人胆识
15561600000016

第16章 敢为:盯住时机,把它变成惊人的财富(1)

有机会就能有赢得财富的可能。怎样才能把商机变成财富呢?李嘉诚善于发现时机,抓住时机,并把各种时机变成一笔一笔财富。这是他极具商家之眼的表现。

只要具备本事,就可另起炉灶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人生的机遇总是无形的。你不知道它藏在什么地方,所以很难感觉到。但对有心人来说,机遇则在自己的眼中和手中。对于李嘉诚来说,他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能否把握住自己的机遇,往往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不明之处徘徊,关键就是缺乏把握自己机遇的能力。李嘉诚是这样做的:只要自己具备了本事,那么就等于有了另起炉灶的机会。

潮州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虽在社会的底层,却总是不肯被环境所压倒,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越想改变环境,越有青云之志。这其实也是有成大事者的共同特点。

这个特点在李嘉诚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他总是在辛勤工作的同时,怀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来做一个大生意人。

在当时,他的眼界还比较有限,他心中榜样就是他的舅父庄敬庵。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虽然在茶馆堂倌这个职务上尽心尽力,却日夜梦想着学得一门技术,作为将来安身立命之本。他知道,仅仅做一个堂倌,而没有一门技术,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更难求得今后的发展。他知道,美国早期的产业巨子,汽车大王福特、钢铁大王卡耐基、波音飞机之父波音等,皆是制造家或发明家,这些商业巨子是他心中的榜样。

因此,在茶馆工作了一年后,李嘉诚辞去茶楼的工作,去了舅父的中南钟表公司。

他已经熬过最艰辛的一年,老板给他加了工钱,他能够像其他堂倌一样,轮流午休或早归。茶楼工作出息不大,但他感谢茶楼老板,老板成全了李嘉诚养家糊口的基本愿望,给予他极好的人生锻炼。

为去舅父的公司,李嘉诚犹豫了好些天。

李嘉诚迈向社会,曾谢绝了舅父的一番好意。现在李嘉诚又觉得,他似乎不应再有太多的顾虑。自己是在社会闯荡和磨炼过的人,进舅父的公司,不是接受恩赐,而是为舅父做事。

庄静庵回忆少年李嘉诚时说:“阿诚的阿爷谢世太早,故阿诚少年老成,他的许多想法做法,就像大人。”

李嘉诚进了舅父的公司,舅父不因为嘉诚是外甥,而特别照顾。李嘉诚从小学徒干起,初时还不能接触钟表活,做扫地、煲茶、倒水、跑腿的杂事。李嘉诚在茶楼受过极严格的训练,轻车熟路,做得又快又好。

开始,许多职员不知李嘉诚是老板的外甥,他们在庄静庵面前夸李嘉诚,说他“伶俐勤快”,“甚至看别人的脸色,就知道别人想做什么,他就会主动帮忙”。

李嘉诚进中南公司的目的,是学会装配修理钟表。他利用打杂的空隙,跟师傅学艺。他心灵手巧,仅半年时间,就学会各种型号的钟表装配及修理。

舅父对嘉诚的长进心喜不已,但他从不当面夸奖他。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黑暗的日治时代结束,但香港的殖民地位依然不变,只是太阳旗重新换成米字旗。战前,香港人口163万,日治时期锐减为60万。大批的房屋遭破坏,英国接管香港,有17万人无家可归。战时逃出香港避灾的人,以每月10万人的数量回流香港。食品短缺,燃料不足,住房匮乏,港英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市民供给,复兴香港经济。

庄静庵预见香港经济将有超常的发展,扩大公司规模,调整人事。李嘉诚被调往高升街钟表店当店员。

李嘉诚在茶楼,已学会与人打交道;进中南公司,经过装配修理的学艺,对各类钟表了如指掌。他很快就掌握钟表销售,做得十分出色。与李嘉诚同在高升钟表店共事的老店员,日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嘉诚来高升店,是年纪最小的店员。开始谁都不把他当一回事,但不久都对他刮目相看。他对钟表很熟悉,知识很全,像吃钟表饭多年的人,谁都不敢相信,他学师才几个月。当时我们都认为他会成为一个能工巧匠,也能做个标青(出色)的钟表商,还没想到他今后会那么威水(显赫)。”

但是,1946年初,17岁的李嘉诚却突然离开了发展势头极佳的中南公司,去了一间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五金厂,而且是做一个“行街仔”(推销员)。

同事们大惑不解:阿诚是老板的亲外甥,又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青年,在公司里前途无量,他为什么一定要“跳槽”,去做一个“行街仔”?

李嘉诚曾经渴望从事跟复杂钟表打交道的行当。但是,这时17岁的李嘉诚,已学会独立思考,并且有了超前的眼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日益看清,正如美国汽车业骄子、曾任福特公司总经理的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艾柯卡指出的,本世纪初叶,产业是制造家的天下,社会商品相对匮乏,生产出来就会变成钱。到本世纪末叶,社会商品日趋饱和,厂家竞争激烈,生产出的产品,非得竭力推销出去才能产生效益,因此,执产业牛耳者,由制造大师转为推销大师。艾柯卡本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等,莫不以推销见长,并把推销与制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李嘉诚当时虽然未必知道这些,但他的想法,却与这些相当合拍。因此,经过反复权衡,他决心到生意场的最前沿去磨练自己。

1946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年景。战时遭破坏的工厂商行都已恢复生产营业,香港人口激增到100多万。市景日益繁荣,入夜之后,港岛九龙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满载货物的巨轮,昼夜不停地出入维多利亚港。

中南钟表公司的业务有长足的发展,东南亚的销售网络重新建立,营业额成几何级数递增,庄静庵筹划办一间钟表装配工厂,再扩展为自产钟表。

李嘉诚看好中南的前景,他更为香港经济巨变而兴奋不已。李嘉诚站在维多利亚港湾边,眺望五彩缤纷的灯光,陷入沉思——今后的路该怎样走?

一条路,在舅父荫庇下谋求发展,中南公司,已成为香港钟表业的巨子,收入稳定,生活安逸;另一条路要艰辛得多,充满风险,须再一次到社会上闯荡。

李嘉诚选择了后者,他喜欢做充满挑战的事。呆在舅父的羽翼下,更容易束缚自己,贪图安逸,要趁现在年轻,多学一些谋生的本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的是今后做大事业。

因此,他心念已定,只是不知如何向舅父开口。舅父待他不薄,是李家的恩人。

五金厂的老板,跟庄静庵曾有业务交往,他出面与庄静庵交涉,请求庄静庵“放人”。庄静庵与李嘉诚恳谈过一次,设身处地站在嘉诚的角度看问题。当年,庄静庵也是一步步由打工仔变成老板的。嘉诚眼下还不会独立开业,但他迟早会踏上这一步的。

舅父更深一层了解了嘉诚与众不同的禀赋。

从此,李嘉诚开始了行街仔生涯。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一切行为选择的一个规律。但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可能各有各的看法。

李嘉诚不是看重在舅父的羽翼下可以有较好的前途,而是看重当推销员对自己的商业锻练,认为这样才能有更为远大的前途,这种眼光和志向非一般人可比。

更加引人深思的是,少年李嘉诚的两次“跳槽”,居然是横跨服务、技术和营销三大行业,是意义重大的转轨变型。由此可见李嘉诚思考求变的能力之不同凡响呼。

不让难题成为拦路虎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天下最大的“拦路虎”就是难题,因为解决不了它,就会失去许多良好的时机。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出自于思考,而且思考得越痛苦,机会就会越多,收益就会越大。一个不善于思考难题的人,会遇到许多取舍不定的问题;相反,正确的思考之所以能发生巨大作用,可以决定一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每个商人都应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难题、解决难题,不让难题成为人生的拦路虎。李嘉诚在这方面可谓令人敬佩。

1958年,李嘉诚的长江工业公司在塑胶业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李嘉诚也由此获得“塑胶花大王”的美称。

也许,他应该在这个行业一心一意闯下去,将这个美称继续发扬光大,争做世界塑胶业的泰斗。

李嘉诚却不是这样想的,他心中的蓝图,岂是塑胶花所能包容?生产塑胶花,只是他赚钱的手段,是他基业的原始积累。他的最终日的,是充分展示人生的价值,看看一个人的能量究竟有多大?跑得有多远?

要衡量一个商人的前途,不能只看到他在一个小天地的作为如何,而要看他有没有开拓市场的胆识,有没有高远的眼光,有没有超前的智慧。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事物盛衰的哲理,并主张人的行为要顺应这种哲理。例如在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原”的《周易》及其阐释中,就有这样的论述: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日中则仄,月盈则亏,君子尚消息盈虚。”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蜇,以存身也;精义人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李嘉诚从小从父亲口中接受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他日后在商场征战中的正确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他在企业发展中常常眼光超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而且把对行业兴衰的思考和预见,作为开拓新领域,发展事业的重要契机。可以说,后来李嘉诚一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利于这一点。

执全港塑胶业牛耳的李嘉诚,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塑胶花的大好年景还会持续多久?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塑胶厂遍地开花,塑胶花泛滥成灾。据港府劳工处注册登记的数据,塑胶及玩具业厂家,1960年为557家,1968年增加到1900家,1972年则猛增到3359家。该行业的就业人员,由1960年的占全港制造业劳工总数的8.4%,增加到1972年的13.2%。据估计,该行业的厂家,有半数以上是塑胶花专业厂和兼营塑胶花的。

长江拥有稳固的大客户,销路不成问题。可有不少塑胶花厂家销路不畅。竞争变得日益残酷,终将对长江产生不利影响。

塑胶花业的兴旺,除它自身的优点外,迎合了人们赶时髦的心理,不能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曾几何时,富人穷人,皆以系塑胶裤带为荣,到后来,渐渐鲜有人问津,人们还是觉得真皮裤带好。

塑胶花何尝不是如此,塑胶花就是塑胶花,不可能完全替代有生命的植物花。李嘉诚从海外杂志上了解到,有的家庭,已把塑胶花扫地出门,种植真花。国际塑胶花市场,渐渐向南美等中等发达国家转移,而这些国家也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力生产塑胶花。香港的劳务工资与年递增,劳务密集型产业,非长远之计。

香港已出现过几次塑胶花积压,原因一是生产过滥,二是欧美市场萎缩。虽未造成大灾难,更未直接影响长江,却引起李嘉诚高度重视。

李嘉诚决定未雨绸缪。

涉足地产,孕育心中有数月之久,塑胶花为他赚得巨额资金,他才将构想付诸现实。

在今天,百亿身家的超级巨富,90%是地产商或兼营地产的商人。可当时并非如此,大富翁分散在金融、航运、地产、贸易、零售、能源、工业等诸多行业,地产商在富豪家族中并不突出——这同时意味着,房地产不是人人看好的行业。

李嘉诚以独到的慧眼,洞察到地产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

最明显的现象,是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1951年,香港人口才过200万,50年代末,逼近300万。人口增多,不仅是住宅需求量的增多,因本埠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急需大量的办公写字楼、商业铺位、工业厂房。香港长期闹房荒,房屋的增加量总是跟不上需求量。

香港是弹丸之地,不仅狭小,而且多山。有限的土地,无限的需求,加之政府采取高地价政策,寸土寸金,房贵楼昂。身为一业之主,李嘉诚多次为厂房伤透脑筋。寻找交通便利、租金适宜的厂房有多难。数次扩大生产规模,都是在现有的厂房重新布局。车间里,设备、人员、制品,挤得水泄不通。

香港工业化进程出人意料地急速发展,物业商喜笑颜开,趁势提租。许多物业商只肯签短期租约,用户续租时,业主又大幅加租。用户苦不堪言,李嘉诚亦然。

李嘉诚曾多次构想:我要有自己的厂房该多好,就用不着受物业商任意摆布。

他的构想,经过长时间酝酿,进一步明朗:我为什么不可做地产商?

于是,他毅然作出了把投资和工作的重点向地产业倾斜的决策。从此以后,李嘉诚基本不再插入塑胶厂的事务,开始集中精力于地产业。

后来李嘉诚事业的发展说明,这是决定一生命运的重大转折。可以说不挺进地产业,就没有今天的李嘉诚。

李嘉诚的精明之处,在于他能够看到地产低潮一定会过去,地产的新高潮一定会到来。因此,他充分利用低潮的有利因素,人弃我取,大力拓展,在高温到来时,才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就做生意的通常规律来说,当大家一窝蜂地拥向某个行业,或者潮水般退出某个行业时,获利的是几个在前面引领潮流的人,大部分人会倒霉。所以,在别人后面跟风,是缺乏生意头脑的表现。这时比较好的作法是,逆潮流而动,朝大家相反的方向跑,必有大利。当然,这需要有所谓的“生意眼”。

不能抓住商机的投资都会打水漂

李嘉诚做大生意的能力

商机即财富。商机何在?在判断中。李嘉诚认为经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抓住商机,敢于投资——不能抓住商机的投资都会打水漂,这一点毋庸置疑。李嘉诚是怎样做的呢?在李嘉诚的心目中,投资环境是否成熟问题上。也有一个抓住时机的问题,既不能在很不成熟时投资。也不能太等它很成熟才投资。假如投资环境不成熟就投资,难免造成手插在磨眼里,欲退不能,不得不忍痛挨下去的窘境。但是假如果投资环境已经成熟而仍不敢投资,则会失去有利时机。因此。如何才能抓住最佳时机,是投资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李嘉诚则是一位善抓商机的高手。

1992年,李嘉诚在内地搞了许多投资计划。1993年,内地因投资过猛,通货膨胀,紧缩银根,抑制过猛的发展势头,有相当多的发展商陆陆续续折翼内地,李嘉诚的许多计划,包括东方广场计划,也遇到了不少麻烦。于是,有人说李嘉诚头脑发热,骑虎难下;也有人说,李嘉诚赶时机,邓小平南巡那年申报项目最易获得通过,各地让利攀比拉外商。

内地的投资条件或许的确不那么理想。李嘉诚虽然是一个稳健派,说他赶时机还是有几分道理。但他心如明镜,认为投资条件没有绝对的成熟,只要大体成熟就可以了;在向内地投资问题上:赶时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至于有什么麻烦,不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已经空旷无物的王府井地盘该起楼了。按计划,建成后的东方广场将高达70米,不仅可以俯视昔日皇宫里的一砖一瓦,稍远处的中南海全景亦可尽收眼底。

在香港,已建惯了高楼,不上100米就算不上摩天大厦,这70米,对于香港地主李嘉诚来说,只能算是小菜一碟。然而,这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心脏。要建这么高的建筑,非同小可,逐渐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