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细节
15563900000014

第14章 工作中的细节(7)

6个星期之后,这位公司主管邀请萨德勒到其办公室参观。令萨德勒吃惊的是,他也改变了——当然桌子也变了,他打开抽屉,里面没有任何待办文件。“6个星期以前,我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这位主管说道,“到处堆满了有待处理的东西。直到跟你谈过之后,我回来就清除了报告和旧文件。现在,我只留下一张办公桌,文件一来便当即处理妥当。不会再有堆积如山的待办事件让我紧张忧烦。最奇怪的是,我已不药自愈,再不觉得身体有什么毛病啦!”

一点点忠诚胜于一堆智慧

尽管现在有一些人无视自己的忠诚,利益成为压倒一切的需求。但是,如果你能仔细地反省一下自己的话,你就会发现,为了利益而放弃忠诚,将会成为你人生和事业中永远都抹不去的污点,你将背负着这样一个十字架生活一辈子。

布斯是一家企业的业务部副经理,刚刚上任不久。他年轻能干,毕业短短两年能够有这样的业绩也算是表现不俗了。然而半年之后,他却悄悄离开了公司,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离开。

布斯离开公司之后,找到了他原来在公司关系不错的同事汉克。在酒吧里,布斯喝得烂醉,他对汉克说:“知道我为什么离开吗?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为了获得一点儿小利,失去了作为公司职员最重要的东西。虽然总经理没有追究我的责任,也没有公开我的事情,算是对我的宽容,但我真的很后悔,你千万别犯我这样的低级错误,不值得啊。”

汉克尽管听得不甚明白,但是他知道这一定和钱有关。后来,汉克知道了,布斯在担任业务部副经理时,曾经收过一笔款子,业务部经理说可以不下账了:“没事儿,大家都这么干,你还年轻,以后多学着点儿。”布斯虽然觉得这么做不妥,但是他也没拒绝,半推半就地拿下了5000美元。当然,业务部经理拿到的更多。没多久,业务部经理就辞职了。后来,总经理发现了这件事,布斯不能在公司待下去了。

汉克看着布斯落寞的神情,知道布斯一定很后悔,但是有些东西失去了是很难弥补回来的。布斯失去的是对公司的忠诚,布斯还能奢望公司再相信他吗?

建立在忠诚之上的智慧,才是可以相信的智慧。反之,一个人再有能力和智慧,如果缺乏忠诚,也没有人敢用他。

两年前,一家很有名的图书销售公司开始筹建自己的图书数据库开发和网上营销工作,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赵刚是这个项目的技术总监,全权负责项目的开发工作。当然,按照协议。公司也给予了不菲的薪酬。

两年来。项目的开发工作进展得不太顺利。今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技术开发进入到攻坚阶段,而赵刚突然宣布要辞职,除非公司给他比目前更高的薪酬。其实,这家公司给他的薪酬已经是这个行业最高的了。不仅如此,他还以要带走这个公司开发研究的全部成果为要挟。

也就是说,他用公司的钱来进行开发研究,当他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公司前期的所有投入将会一无所得。如果他把已经取得的成果卖给公司的竞争对手,那么,公司的损失会更惨重。

尽管公司还有能力支付这样的一笔钱,但是对这样的不负责、随时都有可能出卖公司利益的人,留下他不是留更大的隐患和危机吗?

和智慧相比,忠诚显然更重要,所以这家公司毫不犹豫地将赵刚赶出了公司。

忠诚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那些忠诚于老板、忠诚于企业的员工,都是努力工作、绝对服从、不找任何借口的员工。在本职工作之外,他们还积极地为公司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在危难时刻,这种忠诚会显现出更大的价值。能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员工,他的忠诚会让他达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高度。

在洛杉矶,有一名叫彼尔的年轻人,在一家有名的广告公司工作,他的总裁叫威廉·詹姆斯,年纪比彼尔稍微大几岁,管理精明,为人亲和。彼尔的工作就是帮总经理签单拉客户,谈判过程中,彼尔的谈吐令许多客户敬佩。

彼尔刚进入公司,公司运转正常,彼尔工作得得心应手。这时,公司承担了一个大项目的策划——在城市的各条街道做广告。全体员工对此惊喜万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市的每个街道都要做十多个广告,全市至少也要有几千个,这给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是十分可观的。

威廉·詹姆斯总裁在发工资那天召集全体员工开会“公司承担的这个项目很大,光准备工作就耗资几百万元,公司资金暂时紧张。所以,该月工资就放到下月一起发放,请你们谅解一下公司。工资早晚都是你们的,只要我们把项目搞好,大家一起来共享利润。”所有的员工都对总裁的话表示赞同。彼尔这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公司现在正是资金大流动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员工应该集资投入到大项目中去。

可是,半年以后风云突变。经过公司辛苦奔波,全套审批手续批下来的时候,公司却因资金缺乏,完全陷入停滞状态。别说给员工发工资,就连日常的费用也只有向银行伸出求援之手。公司景象黯淡。欠款数目巨大,银行也不给予他们答复。

然而,就在这个困难时期,彼尔说出了心里的想法:全体员工集资。总裁笑笑、无奈地拍拍他的肩膀:“能集多少钱?公司又不是几十万就能脱离困境,集资几十万只是杯水车薪,连一个缺口都堵不住。”

当威廉·詹姆斯总裁召集全体员工陈述公司的现状时,一下子人心涣散,人员所剩无几。没有拿到工资的员工将总裁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见总裁实在无钱支付工资,他们便各取所需,将公司的东西分得一无所有。彼尔的想法却和这些人很不一样,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觉:沙漠里的人也能生存。不到一个星期,公司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时,有人来高薪聘请他,但他只说:“公司前景好的时候,给了我许多,现在公司有困难的时候,我得和公司共渡难关,我不会做那样的无道德之事。只要威廉·詹姆斯总裁没有宣布公司例闭,总裁留在这里,我始终不会离开公司,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人。”

事情总在人的意料中,不久公司只剩下他一个人陪威廉·詹姆斯总裁了,总裁歉疚地问他为什么要留下来,杰克微笑地说了一句话:

“既然上了船,船遇到惊涛骇浪,就应该同舟共济。”

街道广告属于城市规划的重点项目,他们停顿下来以后,在政府的催促下,公司将这来之不易的项目转移到另一家大公司。但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约翰逊总裁提出了一个不可说不的条件:彼尔必须在你那公司里出任项目开发部经理。威廉-詹姆斯总裁握着杰克的手向那公司总裁推荐:

“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要他上了你的船,就一定会和你风雨同舟。一个公司需要许多精英人才,但更需要与公司共命运的人才。

加盟新公司后,彼尔出任了项目开发部经理。原公司拖欠的工资,新公司补发给了他。新公司的总裁握着他的手微笑着说:“这个世界,能与公司共命运的人才非常难得。或许以后我的公司也会遇到种种困难,我希望有人能与我同舟共济。”

彼尔在后来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公司,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发展,如今他已经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副总裁。

及时弥补同事的错误

我们在做一项工作时,经常要与人合作,在取得成绩之后。我们也要让大家共同分享功劳,切忌处处表现自己,将大家的成果占为己有。提供给他人机会,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某公司总经理的助理欧文和他的女友玛莎决定要旅行结婚,到风景如画的瑞士度蜜月。他做行前准备的时候,公司的总经理问他:

“你们已经决定要旅行结婚了?”

欧文说:“决定了。”

总经理又问:“真心祝福你们!什么时候走呀?”

欧文高兴地说:“就这几天吧!”

总经理无可奈何地说:“唉!公司正要与一个客户谈判并签订一份重要的合同,你是唯一的谈判人选,你走了谁能代替呀?”

在这对话中双方都有理由:欧文与女友旅行结婚已经定下来了,无可非议;总经理有一个重要合同要签订,唯一的谈判人选不能离开。公司总经理无法批评助手欧文,但在强调欧文的谈判地位时就暗中含有批评之意,当然也含有期望。聪明的欧文不会不了解,其结果不说也可想而知。

我们应尽量去了解别人,尽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顾全他人的尊严,委婉地指出对方可能存在的错误。

但是,当对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并表现出强硬的态度时,最好先避开那个问题,等待对方的“感情冷却”。因为在当时如果继续谈下去,对方会生气地把自尊心表露出来。这样,不仅会使对方感到很不愉快,而且还会使对方陷入困境,无法接受你的说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有时也会在心灵深处承认你的意见。所以如果你能留给对方“感情冷却”的时间,不是单刀直入而是等待他自己去认识,有时会使对方的态度变得有利于你进行说服。

如果能在私下里提醒,而不是当着许多人的面,那就更巧妙了。有些人总觉得批评、责备人是件严肃的事,于是总会下意识地找个正规的场合,用比较严肃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批评。其实批评与责备有很多讲究,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技巧。也要选择不同的时机。

提醒同事的疏忽本是出自善意,但如果不讲究方法,不注意时机和场合,伤及同事的自尊,使双方都不欢而散,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所以,提醒别人,一定要讲究方法,既让对方了解你的好意,又避免了尴尬,才不会弄巧成拙。

另外,对于那些初人职场的新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令关系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中国人讲究回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

办公室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如何做以及其中包含的心理学的道理未必都知道。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职场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在乡下,乡亲们对于给过他们帮助的人总是好酒好肉的招待,好酒好肉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只有拿最好的东西才能回报别人的帮助。也只有这样,在下一次有求于人时他们才会觉得自己不欠别人的,才不会心有愧疚。假如别人不接受他们的招待,那么乡亲们也许再也不会求助于他。这是淳朴的本性,也的确是正确的交往之道。所以,作为职场中的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

别抢老板和上司的风头

在16世纪末期的日本,茶道风靡贵族阶层,统治者丰臣秀吉非常宠爱首屈一指的茶艺家千利体,他是丰臣秀吉最信任的咨议之一。千利体不但在皇宫里有自己的寓所,其为人也获得全日本的尊崇。

然而在1591年,丰臣秀吉下令逮捕他,并且判处死刑。不过最后千利体自己结束了生命。后来人们发现千利体命运骤变的缘由,是这位成为朝廷新贵的乡下人千利体,为自己制作了一座穿着木屐(贵族身份的象征),态度傲慢的木头雕像,并将这座雕像放置在宫内最重要的寺院里,让经常经过的王族清楚看见。对丰田秀吉而言,这件事意味着千利体做事没有分寸,以为自己和最上层的贵族享有同样的权利;他已经忘记他的地位的获得完全仰赖幕府将军,反以为自己是凭一己之力赢得荣宠,这是千利体对自己的重要性的误判,为此他付出生命的代价。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地位是理所当然的,也千万不要被荣宠冲昏了头。永远不要异想天开,以为上司喜爱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受宠的部属自以为地位稳固,胆敢抢主子的风头,终至失宠的事例简直是不胜枚举。

有一次,刘季和老板一起外出洽谈一项业务。他一改平日里的休闲着装,换上新买的皮尔·卡丹西服,想通过“包装”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跟客户见面时,客户看到刘季的气派样,眼前为之一亮,紧紧握住刘季的手,说:“经理真是年轻有为啊!”

刘季的穿着不同凡响,客户把他误当做了“主人”,把一身旧衣服的老板当成了“随从”,晾在了一边。直到谈判快结束需要签字时,对方才知道穿旧衣服的才是“主角”。结果,业务没能谈成,还被传为笑话。

后来,老板就对刘季“另眼相待”了,有业务外出时再也不要他陪同,好端端一个得意的人就这样被老板贬了。

总的来说,有出风头的机会应尽量留给老板,千万别做抢风头的蠢事。

刘辉是刚到银河公司的职员,短短两个星期后,他发现他的顶头上司的工作实际极其简单。有一天,当上司正在为一项任务愁得要命时,刘辉主动请缨:“主任,这件事太简单了,我在学校经常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刘辉本以为上司会对自己大加赞赏,没想到主任冷冷地抛过来一句:“是吗?我倒没发现原来你这么能干。”然后拂袖而去,剩下刘辉一个人半天也没回过味来。

相比之下,李军就显得聪明多了。当李军的上司为一个问题烦恼时,李军并没有像刘辉一样大大咧咧就说出让他来完成的话,而是以关心的态度表示愿意和上司一起思考,解决问题。他还找来一些资料,与上司一起寻找解决方法。结果,如李军“估计”的一样,上司比他先从资料里找出了答案。问题解决后,李军明显感觉到上司和自己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上司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李军比刘辉聪明的地方在于他既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又让上司保全了面子。在上司面前,李军并没有丝毫炫耀的意思,表现出的只是想替上司分忧的热情。

对于上司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无论你本人多么有能力,也绝不可擅自做主,私下处理,抹了上司的面子。

“糟了!糟了!”王经理放下电话,就叫了起来:“那家公司便宜的东西,根本不合规格,还是原来林老板的好。”狠狠捶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写信把他臭骂一顿,还骂他是骗子,这下麻烦了!”

“是啊!”秘书张小姐转身站起来,“我那时候不是说吗,要您先冷静、冷静。再写信,您不听啊!”“都我在气头上,想这小子过去一定骗了我,要不然别人怎么那样便宜。”王经理来回踱着步子,指了指电话:“把电话告诉我,我亲自打过去道歉!”

秘书一笑,走到王经理桌前:“不用了!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寄。”“没寄?”“对!”张小姐笑吟吟地说。“嗯……”王经理坐了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响。又突然抬头,说:“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吗?”“是啊!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压下了。”张小姐转过身,歪着头笑笑。“压了三个礼拜?”“对!您没想到吧?”“我是没想到。”王经理低下头,翻记事本:“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那么最近发南美的那几封信,你也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