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细节
15563900000041

第41章 情爱中的细节(4)

李涛大学毕业后,到某地经贸委企管科当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员,妻子孟雪在财务科任出纳,才21岁,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长得水灵灵的。李涛对她一见钟情,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他虽然相貌平平,但他爱得非常热烈,非常赤诚。他曾义无反顾地对孟雪说:“我非你不娶,我对你的爱海枯石烂永不变!”孟雪为他的话所感动,接受了他的爱。

在以后的接触中,李涛事事向盂雪献殷勤,事事依着孟雪,可以看得出,他确实喜欢她,爱她。孟雪为自己能找到这么爱自己的男朋友而陶醉,毫不犹豫地嫁给了他。

婚后,孟雪身边也有一些男人“不着痕迹”地关心她、追求她,可她依旧心无旁骛地做贤妻良母,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

李涛婚后的事业也是顺风顺水,很快就当上了厂长。这时,他认识了年轻漂亮的王倩,心就不在自己的那个家上了。王倩比他小10岁,细高的个儿,双眼皮,细皮嫩肉,活泼开朗。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李涛拥有了和她在一起的快乐满足。

他每天和自己的老婆生活在一起,就像喝了许多遍的茶水一样,没滋没味。在一个屋顶下出出进进,吵吵闹闹,说说笑笑,日子久了,体会不到妻子的关心,也发现不了妻子的优点,偷偷摸摸地和“情人”在一起,反而觉得情难离,意难舍,满眼看见的都是对方的长处。几天不见,就像丢了魂似的,那感觉比当年谈恋爱时还热烈。这大概就是人们平时戏谑的“家花不如野花香”吧。

渐渐地,李涛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王倩了。为了和她永久地生活在一起。于是。一场离婚大战开始了。

孟雪做梦也没有想到,刚当上厂长不到一年的丈夫会突然提出和她离婚。为了保住这个家,孟雪好话说了一大堆,甚至给丈夫跪下,求他回心转意。可李涛偏偏油盐不进,吃了秤砣,铁了心。

既然爱情已经死亡了,那她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孟雪终于下定了决心与丈夫分手。李涛如释重负。王倩陶醉在获胜的喜悦之中。

新婚初期,李涛和王倩生活得确实很开心,两人出出进进,形影不离,你恩我爱,好不快活。

可是,时间一长,问题出现了。王倩每天下班回家后,都要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再加上一天劳累,有时吃完饭,连桌子也不收拾,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如此一来,不但把房间弄得邋邋遢遢,并且自己也不像以前做情人时那样注意修饰了。尤其是在怀孕期间,由于腹部高高隆起,已经没有漂亮女人那种诱人的“三围”了,并且脸上长了几块褐色的蝶斑,其中还有一块长在鼻梁上。身体胖胖的,彻底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面对眼前的王倩,李涛困惑了,后悔了。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野花不比家花好,原配妻子是最好。可是,当他梦醒时,一切都太晚了。

重视爱人的生日、重要纪念日和节日

结婚纪念日、对方生日、定情纪念日等等,是夫妻双方爱情史上的重要日子。届时,采取适当形式予以纪念,使双方都感到对方对自己怀有很深的爱意,这对于巩固夫妻感情作用甚大。

曾经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她和他结婚时家徒四壁,除了一处栖身之所外,连床都是借来的,更不用说其他的家具了。然而她却倾尽所有买了一盏漂亮的灯挂在屋子正中。他问她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买一盏奢侈的灯,她笑着说:“明亮的灯可以照出明亮的前程。”他不以为然,笑她轻信一些无稽之谈。

渐渐地,日子好过了。两人搬进了新居,她却舍不得扔掉那一盏灯,小心地用纸包好,收藏起来。

不久,他辞职下海,在商场中搏杀一番后赢得千万财富。像所有有钱的男人一样,他先是招聘了一个漂亮的女秘书,很快女秘书就成了他的情人。他开始以各种借口外出,后来干脆无须解释就夜不归宿了。她劝他,以各种方式挽留他,均无济于事。

这一天是他的生日,妻子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过生日。他答应着。却想起漂亮情人的要求。犹豫之后他决定去情人处过生日后再回家过一次。

情人的生日礼物是一条精致的领带。他随手放到一边,这东西他早已拥有太多。半夜时分他才想起妻子的叮嘱,忙急匆匆赶回家中。

远远看见寂静黑暗的楼房里有一处明亮如白昼,他看出来正是自己的家,一种遥远而亲切的感觉在心中升起。当初她就是这样夜夜亮着灯等他归来的。

推开门,她正泪流满面地坐在丰盛的餐桌旁,没有丝毫倦意。见他归来,她不喜不怒,只说:“菜凉了,我去再热一下。”

他没有制止她,因为他知道她的一片苦心。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她拿出一个纸盒送给他,是生日礼物。他打开,是一盏精致的灯。她流着泪说:“那时候家里穷,我买一盏好灯是为了照亮你回家的路;现在我送你一盏灯是想告诉你,我希望你仍然是我心目中的明灯。可以一直照亮到我生命的结束。”

他终于动容,一个女人选择送一盏灯给自己的男人,应该包含着多少寄托与企盼!而他,愧对这一盏灯的亮度。

他最终回到了她的身边,选择了妻子,放弃了情人。因为他已明白爱是一盏灯,不管它是否能照亮他的前程,但它一定能照亮一个男人回家的路。因为这灯光是一个女人从心底深处用一生的爱点燃的。

曾听朋友讲过一则很真实的故事:

朋友是山西人,在新发地桥付家庄那一块儿开了一家小餐馆,庄子里住的租房户大部分是山西和顺县的老乡。餐馆很小,夏天里供应啤酒和凉菜,天凉了的时候,也有热菜供应。但都是一些简单的菜肴,主要的是卖刀削面。刀削面的和法有技巧,掺上鸡蛋清,这样和出的不仅味道好,还吃着发筋。用削面刀把它削入开着滚水的锅中,待水再一次翻开了花,捞出来,浇上提前烧好的高汤,里面除了有蔬菜外,还有几块肉,再淋上半勺红红的辣椒油,吃起来保证你色香味俱佳,价格便宜。两块五角钱一碗。

因为这儿住的老乡多,他这儿也是正宗的家乡饭菜,又非常实惠,所以老乡们都爱到他这儿吃饭。他是一个人连老板带伙计的活啥都干了,厨房里做好饭,他就给客人们端上去,没有客人的时候,他还要打扫卫生,买进原料。

生意再忙他也不觉得累。因为离开家乡的时候。他曾经气壮山河地向女友承诺:他一定挣到钱让她享福。

尽管女朋友哭泣着不让他离开她,再三地表白说她不图他的钱,她也不嫌弃他没有钱,和他在一起她就会感到幸福。

但是,没有钱,他怎么能给她幸福?

到这儿来吃饭的,一般是三两个人一起,叫上三四个凉菜,来上一瓶二锅头,就呼五吆六地喝开了,把一瓶二锅头喝干,也不会喝醉,然后是下刀削面。总计下来也花不了20元钱。

时问久了,他发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周一的时候总要来吃面,很有规律,并且来得很早,上午11点的时候,别的客人还没有进来,他们就来了。坐在靠墙角的那个位置,然后是那个男的小声叫他过来,轻声说:“来两碗刀削面!”

两个人都有40多岁的年龄了,脸上是那种在阳光下工作的人特有的黝黑色。并且还有满了脏兮兮的油污。两个人都不爱说话,悄无声息地吃着他端上来的刀削面,吃得头上冒出了汗,就会休息上一阵子再吃。这个时候,女的就会从桌上的餐具盒里抽出餐巾纸,给男人的头上擦汗。那动作非常细腻,充满了柔情,男人也会看着女人,两只眼睛痴痴的,目不转睛盯着她。

从那种眼神里你能轻易地感觉到那就是幸福。

吃饭的时候,他们也会碰上两三个认识的人,说上两句话,但是话不多,仅是简单的问好,然后又低下头去吃饭。

连续三四个月都是这样,他对他们也起了好奇心,就问和他们说过话的老乡,问他们是干什么?

老乡们说,他们二人是夫妻,是顺县乡下的,听说村里的人在北京打工都“发”了,今年过了春节抛下在家的儿子也来到北京。两个人都在新发地立交桥下给人擦皮鞋。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冬天。老父亲就打电话给他,说家里已经给他盖好结婚的房屋,要他回家结婚,父亲在信上说:“你也是老大不小的了,该把婚事解决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与刚来时候的想法已经不一样了,刚来时还想着挣了钱回家结婚,现在他已经不打算回去了。他一定要在北京买上房子,把他的新娘子漂漂亮亮地迎进门,因为……有了钱才有一切,他一定要给她幸福!所以,他对父亲说他不回去了,他要在这里挣大钱,买房子,然后,“我要在北京结婚”!

他下定决心挣钱,通过挣钱改变他的人生。

又一个礼拜一的上午到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情,不到上午11点,他就不断地伸头向外面瞅着,希望能看到他们。但是,这天他们没有再来,他心里感到很失落,一天都没有好心情。

第二天上午11点的时候,他们夫妻俩却来了。这次他们不仅破例在星期二来了,男人还破例叫了两个凉菜和一瓶二两装的二锅头酒。

菜和酒端上来了,丈夫给妻子倒了一点酒,余下的都倒进了自己的杯子里,二人把酒杯端在手里,高举过眉头,碰了一下,然后就喝了下去。妻子的脸上布满了幸福的笑容,不一会,也许是酒的作用,妻子的脸上还“飞”上了醺然的红晕。

看他们这样的幸福,他心里不禁眼热起来,趁着给他们添开水的机会问他们:“今天,想起来喝酒呀!”

男的看来也不能多喝酒,就这么不到二两的酒下肚已经微有醉意了。他听到他的问话,抬起头不好意思地说:“今天……过去……这个时候我们结婚!”

他这句不连贯的话他还是听懂了,今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两个在立交桥下给人擦皮鞋的,还要在结婚纪念日在小酒馆里喝上二两。庆贺自己的节日。

有什么想不到的呢?后来他责问自己,擦皮鞋的就不能过自己的结婚纪念日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结婚纪念日能在小酒店里喝上二两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他很激动地同到柜台里,安排厨房里的师傅做两个热菜端上来。拿着一瓶二锅头来到他们跟前,给他们每人都倒上了一些:“来,我祝你们幸福愉快!”

这天下午,他就给女朋友打电话告诉她说,他马上回去结婚:“我想明白了。幸福在于两个人相濡以沫,而不在于有钱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