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细节
15563900000043

第43章 问题中的细节(1)

如何预防小问题大祸端

微笑中深藏着惩罚

在不恰当的时机和场合,微笑也会找来惩罚!

一位内地企业家到香港办事,他住的别墅到停车地要经过一段“S”形草地,其实路很短。那天,他出门晚了,一急便从草地直接穿过,跨过低栏就上车。这时,一位年轻的香港警察走了过来,很礼貌地给他撕了张罚单,处罚280元港币。

他愣了,根本没想到这会是“事儿”。280元港币合人民币也不过区区300元,问题是太丢面子了,而且丢在香港。这对于一个处处让人仰视、处处有人伺候、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什么事都可以摆平的“领导”来说,心理上无论如何难以接受。但,现在没人帮他。这是在香港,就他和手下两个人。一个西装革履的内地大老总,面对一个一脸稚气的香港警察。他哀叹,只有靠自己了。

那时,阳光极好,从维多利亚港湾升起的朝阳,温柔异常,将老总的面孔照得红扑扑的。他尴尬地笑着,赶忙递上一支好烟,低三下四地说:“对不起,我错了。主要是有急事……”那年轻警察也笑了。他虽然听不懂老总那“半土半洋”的普通话,但明白意思,摆摆手很礼貌地谢绝了香烟。老总见对方笑了,且很真诚,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使劲儿画着:“我保证,下不为例,绝对下不为例!”年轻警察始终微笑着。老总的心彻底放下了。他收起罚单,向对方亲切地“拜拜”一声,开车走了,在警察微笑的目光中渐渐远去。

这件事,老总很快忘记了。一星期后,他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老总莫名其妙,没做犯法的事啊!急忙找律师,律师问他近日有无“犯规”的情况?他苦思冥想,猛地想到了那次过草地,可已经解决了呀。律师听后摇头道:“你误会了。绝不可能那样解决。按香港法律,一个星期不到指定地点交罚款,法院传你:再不理睬,就要拘捕你。”老总慌神了,忙请律师疏通。律师认真道:“这不比内地。没用的。我也不会去疏通。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受罚。”老总没辙了。开庭那天,还有几个“犯规”的人也来了。老总确实老实,见到法官,就点头哈腰地笑。法官问他“犯规”事实,他一一承认,从不犯犟。谁知宣判结果,其他人都按罚单罚,唯独他加罚一倍,560元港币。他憋气,又不敢问,交了罚款就去找律师。律师也莫名其妙,建议他直接去问法官,并说这是法律允许的,很正常。老总想了想,决定学秋菊讨个说法,不能当冤大头。去法院一问。法官很严肃:“违反了法规,自己也承认,可见法官就笑,这本身就是藐视法庭,所以加重处罚。”

老总简直傻了!后来,他忍不住逢人便讲这个“教训”。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从香港归来的代表说的。当时听的人哈哈笑后都陷入了深思。

我在想,一向威严的老总,为什么要逢人就讲这个“教训”呢?原因只有一个:刺激太大了。在内地,标准的皮毛小事,在香港却如此较真;循规蹈矩地去处理,却连栽跟头;“不打笑面人”的古训,在这里受到了无情的嘲弄;传统的思维模式,在现代庄严的法律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老总的“逢人就讲”其实是在反思,深深地反思。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问题是,人人都明白的事,现实却艰难万分,行政命令不行,法规条文也不行,只有脑袋碰一头疙瘩才不得不去想,思想的转变是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但愿这个过程越短越好。

谁都可能是贪官

没有制约和监督的权力,绝对是腐败的温床。不进行制度方面的建设完善,只靠抓、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最近读到一个虚拟文本,觉得很有味道。

某局长酒后玩起儿子的电脑,在“游戏”菜单里发现一个名为“贪官成长轨迹”的游戏,于是根据电脑提示不停做出“合乎情理”的选择,居然在不长时间里使自己“蜕化”成收受数十万元贿赂的“贪官”,受到“双规”和“判刑”的严厉处罚。吓得这位局长大人冷汗直冒,暗自庆幸自己权力有限,敛财机会不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出于好奇,有人也照着演示了一番,并邀了几位朋友进行测试。结果令人失望:基本上都重蹈了这位局长大人的覆辙。

这个虚拟文本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这么一个道理:人的自私自利性是现实可能的,谁都有潜在的贪欲。既然如此,我们便无需回避,一般来讲,贪欲经过道德约束和法制监督都能控制在初始状态,即使贪婪如胡长清、成克杰之流,早期也有过克己奉公、勤俭节约的上好表现。他们的堕落。一半是咎由自取,一半是被监督不力所葬送的。

东方文化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把人预设为道德高尚的谦谦君子。疏于防范,尤其是对权贵们简直到了纵容地步,其结果自然是一旦小人得志窃居要位,便开始把自私自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直至祸国殃民。到了这时候,杀几只“鸡”,吓吓蠢蠢欲动的“猴子”,是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的。

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

认真想想,确实如此,如果没有了希望,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有一个富人,他害怕死后他的财产将对他毫无用处。朋友们建议他做些善事,这样当他有罪的时候,他的善举就会保护他。他决定接受朋友们的劝告,送给别人一些礼物。然而,他不是毫无保留地给别人,他只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

一天,他看到有个衣衫褴褛的人坐在一堆垃圾上,他认为这个人肯定是完全放弃了生活的希望,就给了这个人100枚金币。这个穷人惊呆了,他问这个富人为什么从全城的穷人中选中了他而且送给他这么多钱。

富人告诉他说自己曾经发誓只给那些对生活完全绝望的人送礼物。听到这句话,穷人抓起那100枚金币又扔给了富人,弄得富人狼狈不堪。

富人埋怨穷人说,穷人不仅没有对他心怀感激,还侮辱了他。

穷人回答说,因为富人给予的礼物不是出于善心,恰恰相反,这个礼物实在太恶毒了。只有死人才对生活没有希望,所以富人给的这份礼物简直就是死亡。

这个富人不是出自慷慨,而是出自恐惧才行善。他的恐惧使他不能无私地给予,而要有所限制,附有条件。他觉得自己可以对别人做出判断,却不知实际上正是他自己完全放弃了生活的希望。他错误地认为希望来自财富而不是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小疏忽带来大损失

如果发现公司有不合理的现象,要立刻设法铲除,不可姑息。对产品同样,不要因为是自己做的产品有了毛病就讳而不宣,等到让消费者发觉时,受损害的就不止你本人。很可能连整个公司的名誉、信用也受到拖累。

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爱立信与诺基亚、摩托罗拉并世称雄于世界的移动通信业。但自1998年开始的3年里,当世界蜂窝电话业务高速增长时,爱立信的蜂窝电话市场份额却从18%迅速降至5%,即使在中国市场,其份额也从1/3左右迅速地滑到了2%!爱立信在中国的市场销售额一日千里地从手机销售头把交椅跌落,不但退出了销售三甲。而且还排在了新军三星、菲利浦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上,国际上很多濒危的企业一到这个市场就能起死回生、生龙活虎,但爱立信却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

2001年,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大家去买手机时,都在说爱立信如何如何不好。当时,它一款叫做“T28”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这本来就是一种错误,但更大的错误是爱立信漠视这一错误。“我的爱立信手机的送话器坏了,送到爱立信的维修部门,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问题;最后,他们告诉我是主板坏了,要花700块钱换主板。而我在个体维修部那里,只花25元就解决了问题。”这位消费者确切地说出了爱立信存在的问题。那时,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T28”的问题,似乎只有爱立信没有注意到。爱立信一再地辩解自己的手机没有问题,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捣鬼。然而,市场不会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也不给爱立信以“伸冤”的机会,无情地疏远了它。

其实。信奉“亡羊补牢”观念的中国消费者已经给了爱立信一次机会,只不过,爱立信没能好好把握那次机会。

1998年,《广州青年报》从8月21日起连续3次报道了爱立信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引发了消费者以及知名人士对爱立信的大规模批评。而且,爱立信的768C、788C以及当时大做广告的SH888,居然没有取得入网证就开始在中国大量销售。当时,轻易不表态的电信管理部门的声明,证实了此事。至此,爱立信手机存在的问题浮出了水面。但爱立信一如既往地采取掩耳盗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据当时参加报道的一位记者透露,爱立信试图拿出几万元广告费来封媒体的嘴;爱立信CkH办事处主任还心虚嘴硬地狡辩:我们的手机没有问题!既然选择拒不认错,爱立信自然不会去解决问题,更不会切实去做服务工作。

质量和服务中的缺陷,使爱立信输掉了它从未想放弃的中国市场。

无独有偶,美国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他们因事后采取的措施及时、正确,使得公司效益迅速回升,转危为安。

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泰乐诺胶囊是一种止痛药,1981年的销售额达到13.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销售额的7%,利润的17%。1982年9月。一位患者服药后当天死亡。消息传出后,强生公司在止痛药的市场份额迅速由35.3%下降到7%,公司面临着巨大危机。公司迅速作出反映,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结果,经过一番努力,在8个月后,公司重新赢得了35%的市场份额,使公司起死回生。

同样是面临这样的危机事件,爱立信输掉中国市场,而强生公司却转危为安。这其中的奥妙有多少人研究过呢?

其实并不是企业才有可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个人而言,有时也会因一个细节而栽跟头。

诸立昌的第一次求职经历,令他一生都难以忘怀。

诸立昌是大专生,三年里他勤奋学习,英语、写作、专业课样样不懈怠,业余时间还参加了会计本科考试,到毕业前诸立昌即将获得学士学位。对自己的功底诸立昌是颇为自信的。

诸立昌应聘的是一家全国知名的国有大型企业。人事部对他的资料相当满意,对他的英语水平和写作能力也很欣赏。也许是由于惜才之故,人事部主管对诸立昌极为客气,当即电话通知财务经理对他进行面试。10分钟不到,财务经理就来了。财务经理是一位十分瘦削的老先生,衣着朴素。几句寒暄之后,便转入正题,他说他想考几个会计科目方面的问题。如此简单的问题,让诸立昌不禁窃喜。“你说吧,你说吧。”诸立昌说,一点儿也不紧张。

考核极为顺利,对他的问题诸立昌几乎是不假思索,对答如流,同时还旁征博引,援引财政部最新颁布的有关会计法规加以论证。诸立昌想用自己的学识来赢得这位经理赏识。一个小时后,他被宣布留用了。成功如此之容易,骄傲的情绪自然也就滋长起来了。

上班的第一天,财务经理交给诸立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依据凭证录人原材料明细账。这个过程极为简单,就是一个数字转抄的事儿。一千多张凭证诸立昌两天就抄完了。他不免有些看轻这份工作,言语之间有所流露。财务经理却依然是一副水波不兴的样子。到第七天开始与总账核对。诸立昌惊奇地发现自己竟对不上账。据其所登录明细金额,10次20次地加总,与总账总是对不上。诸立昌慌了手脚,几千笔金额要查出错误可不是一件易事,反复核查几次后仍与总账对不上。诸立昌开始怀疑是总账有误。他再一次自信地找到财务经理,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告诉经理没有错,应该是总账错了。财务经理并没有直接回答诸立昌的话,只是笑了笑说:“小伙子,世上好像任何事都是相对的,没有太绝对的吧。”诸立昌不以为然。财务经理将其登录的明细账拿去复核,结果不到10分钟就查出了一笔错误,322579误写成了22579:二者之间相差近14倍!

诸立昌羞愧满面,无言以对。财务经理当即让诸立昌去人事部结账,他恳请经理能原谅自己的这次过错。而财务经理言出必行,毫无挽回的余地。临行时,财务经理意外地抽出时间和诸立昌谈心:“小伙子,你很聪明,但人不能聪明得过了头。一开始你就很傲气,记不记得我问你问题时,你一连说了两个:你说吧。我看你有才,姑且原谅你。这几天我交给你一个简单会计工作,旨在考察你,结果你完成得怎么样?照抄你都会抄错,你的能力何在?因为你这一错,公司有可能损失20多万,这个责任是你负还是我负呢?本来我可以原谅你,但我今天不得不辞退你。我的年龄与你的父亲相当,正因为如此,我想如果今天不给你一个沉重的打击,你就不能吸取这个教训。请体会我的良苦用心。你不能怪我,要怪只能怪你自己没有迈好你的第一步。”

一份年薪6万元的工作就这样与他失之交臂了。从公司到学校是一段极长的路,平常都是公司的班车接送诸立昌上下班。而今天,诸立昌第一次要从公司走回去了。他为这错误的一步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可见,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要忽略一些细小的错误,否则就有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个太不修边幅的人

你可以有自由的个性与随意的生活方式,但在公共场合及工作单位,首先要尊重别人。

秦茹和乔萍是同一天来到这家著名广告公司应聘美编的,单从两个人的作品上看,技术水平不相上下。不过秦茹在思路方面略胜一筹,因为她在深圳做过3年这个行当,刚刚回到北方来,经验相对于才出校门的乔萍自然要丰富一些。两个人一起被通知参加试用,而且结果很明确,只能留下一个。

秦茹上班时间从来都是一身T恤短裤的打扮,光脚踩一双凉拖。也不顾电脑室的换鞋规定,屋里屋外就这一双鞋,还振振有词地说:“深圳那儿上班的人都这样,再说我这不是穿着拖鞋吗。”不管是在工作台前画图,还是在电脑前操作,只要活干得顺手,一高兴起来准把鞋踢飞。刚开始。同事们还把她的鞋藏起来,和她开玩笑,后来发现她根本不在乎,光着脚也到处乱跑。相反,乔萍是第一次工作,多少有点拘谨,穿着也像她的为人一样——文静、雅致之外,带着少许灵气,她从来不通过怪发型、亮眼妆来标榜自己是搞艺术的,只是在小饰物上展示出不同于一般女孩的审美观点来,说话温温柔柔的,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