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球家园
15564000000126

第126章 鸣沙山

古称神沙山、沙角山,在甘肃省敦煌城南6公里。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高数十至百余米。峰脊陡峭,势如刀刃,实际为风成沙丘,东西横亘,相连成为沙陇。在沙山中有一泓形如新月的清泉,叫月牙泉(见月牙泉条)。登山俯瞰,沙丘林立,清泉荡漾,殊饶情趣。游人从山顶下滑,沙随人体下坠,鸣声不绝于耳。据史书记载,天气晴朗之际,时闻山有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称“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又俗传古代有大将率兵出征,兵马在此宿营,一夕忽狂风骤起,黄沙蔽天,全军为沙所覆,从此山内时闻鼓角之声,故有鸣沙之名。实际沙山之鸣,原是大自然之杰作。这一带的沙,主要由祁连山的变质岩经风化、侵蚀而成,后经风力搬运堆成沙丘,沙粒纯净,坚硬粗大,沙与沙之间空隙较大,沙粒一经移动、摩擦,就会自然发出声音。再加上月牙泉附近为碗状地形,声音反射形成回声,沙鸣之声就更大了。还有一说,认为任一沙丘,在干燥沙层之下均有密集而潮湿的沙民支,当人为或风吹使沙子沿斜坡流泻时,沙层表面形成波浪纹,其振动力传到下面的潮湿层,该层如同弦乐器的共鸣箱一样,产生共鸣,因而发出较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