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球家园
15564000000031

第31章 地球嚎啕大哭

泥石流虽然也和山崩一样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灾害性地质现象,但它十分凶猛,一旦发生,对人类的危害性极大。泥石流是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俗称“山洪”、“龙扒”、“走蛟”等。泥石流在一些山区,一般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发生一次,但也有个别山区一年会爆发几十次。泥石流的发生远远不如滑坡那样普遍,但其危害程度大大超过滑坡。

泥石流是温带和半干旱山区所特有的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的高山区,西藏高原的边缘山区以及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

造成泥石流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要有物质来源,即常年累月地积存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源;三是地形陡峻,也就是说,它常常发生在山区的沟谷地带。

在泥石流形成之初,通常可听到从山沟里传来雷鸣般的阵阵巨响,紧接着,泥石流便挟带着大量大小不等的石块、泥沙,前推后涌直泻而下。泥石流的每一次阵流(阵发性泥石流),相隔时间一般为几秒到几分钟不等。阵流持续一段时间后,如遇暴雨不止,就会形成另一种形态的泥石流,即连续流,也就是阵流一个连着一个,连续不断。连续流通常流速、流量很大,迅猛向前奔涌,其冲击力更大,破坏力也就更甚。

研究表明,泥石流在地球上的分布极广,七大洲中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泥石流的危害,世界上泥石流发生最频繁、来势最凶猛的地区要数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系、环太平洋山系以及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些山系了,其次是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某些山区。

我国是世界上多山的国家,泥石流分布十分广泛,危害也相当严重,但各地危害程度不一,在我国境内,黄土高原、祁连山和昆仑山的山前地带,秦岭、太行山地区以及北京的西山、辽宁西部的山区和吉林长白山地区,均有泥石流分布,甚至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也时有泥石流灾害发生。而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则是我国泥石流发生最频繁、爆发最凶猛的典型分布区。

(1)云南东川因民沟泥石流

1984年5月27日晨4时30分,在云南省东川市西北一百多公里处的因民沟,发生了一次由暴雨引起的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这次泥石流发源于因民沟上游左侧的支流——黑山沟。黑山沟沟长54公里,集水面积95平方公里,山坡坡度左岸为50°,右岸为45°左右,分水岭处标高3579米。从总体来看,山体比较稳定,仅局部地段有少量浅层滑坡,有的地方也曾发生过山崩。但由于人类长期的经济活动和自然风化作用,尤其是山崩时有大量的块石滚到沟床中填积,长年累月,越积越多,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

1984年5月27日,在黑山沟的上游三风口一带降了一场百年不遇的雹暴雨,冰雹粒径为10到20毫米,雨滴直径为5至10毫米,雹暴雨来势凶猛,沿陡峭山坡直泻而下,夹带着大量的沙石泥土,形成了一股股强大的黏滞洪流汇聚于沟床中,涌向下游。流量越大,流速也就越快,到黑山村上游80米处,开始淘蚀沟床,最后造成水、泥、沙、块石俱下的泥石流,犹如一条长龙,直向因民沟袭来。它的舌状前缘,俗称龙头,把沟床中的沙砾、石块推向下游,掀上两岸。

据现场调查,这次泥石流破坏并波及的地段,长1500米,宽30~50米,沟床被淘深25~50米,搬运固体物质总量为36万立方。固体物质中块石直径大于05米者约占30%,最大为55×33×16米,泥石流的流量为400立方/秒,流速为611米/秒。在这场泥石流中共死亡121人,伤34人,死牲畜360头,冲走粮食137万斤、食油3万斤,冲毁农田3205亩,冲毁各种建筑4万多平方米、管道2万多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1000万元。

(2)四川甘洛县利子依达泥石流

1981年7月9日,在四川甘洛县利子依达发生了一场高密度黏稠泥石流,它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在横断山脉地区发生的规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泥石流。

利子依达是成昆铁路横跨大渡河后从沟口附近穿越的第一条沟谷,属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主沟与大渡河交汇处海拔638米。当时正在成昆线上行驶的列车的两个机车头、一节行李车和一节硬座车厢顷刻之间被推到了大渡河中,另外两节硬座车厢被扔到桥台护坡上,还有一节出了轨,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有两类:一是生物措施,通过植树造林、种草育草来保持水土,使斜坡坡面得到保护;二是工程措施,如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