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
15566100000004

第4章 努力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精彩点击:

“如果您可以细心地感受我的人生,不剥夺我自由的呼吸空间,那么我将长大,学习和改变。”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懂得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努力让自己通过孩子的视角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做人原则,并鼓励他们用这样的原则来理解大人。

深冬的早晨,在一个犹太社区中心健身房外的走廊里,有个两岁的男孩突然大发脾气:他一下子趴到地下,又哭又叫,两脚乱踢,两手乱抓。而他的母亲就在他身旁却一句话都不说,放下手里的包袱,先蹲下,再坐下,后来索性全身趴在地上,使她的头和儿子的头成了一个水平线,两个人的鼻子也碰在一起。走廊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大家都小心地绕开他们,尽量不去注意他们;母子两个旁若无人地趴在那里好半天。最后,孩子脸上的愤怒慢慢消失,显露出平静,哭叫声变成了耳语,终于把哭红的小脸靠在地板上,他的妈妈也同样把脸靠在地板上。孩子看母亲,母亲就看孩子。最后孩子站起来,母亲也站起来。母亲拿起丢下的包袱,向孩子伸出手来。孩子抓住了母亲的手。两人一起走过了长长的走廊,到了停车场。母亲打开车门,把孩子放在儿童座上扣好,亲了一下他的额头。孩子的情绪已经变得非常安稳甜蜜。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当母亲的居然没有说一句话。在一旁一直跟踪观察他们的作者,简直要情不自禁地为这位母亲鼓掌!

这是薛涌讲述的发生在美国街头的一幕场景,母亲专心致志地趴在地上,仿佛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发脾气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一点点虔诚的努力,两个人建立了默契的沟通,孩子平静了下来,而这位母亲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安慰孩子的话。也许你会感到很奇怪:既然母亲一句话都没有讲,是什么力量安抚了孩子原本不平静的脾气呢?

很多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感到头痛:孩子有心里有秘密不会告诉你;孩子遇到了难过的事情不会找你诉说,甚至是孩子遇到了困难都不愿意找你来帮助。难道我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他们为什么却要对我们充满了敌意呢?你的至理名言,被孩子当成了耳旁风;你苦口婆心的唠叨,让孩子感到心烦意乱。作为家长,如果不懂得从孩子的角度来和他交流,那一定会使沟通出现重重的障碍。

与孩子交流,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被人理解之后,内心就会感到温暖有助而心心相印,在这种情况下的人通常容易打开心扉畅所欲言。而当一个人感到自己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内心就会感到委屈孤独,什么都不愿意说,甚至是刻意疏远别人。成人都如此,更何况是孩子?我们在爱护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是否可以接受。

有一位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很是头痛,因为她的孩子深深迷恋于游戏机不能自拔。爱子心切的母亲忍不住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每当看到孩子总会劈头盖脸地训斥一番,可是她不曾想过,孩子怎么会甘之如饴地接受她的责骂呢?虽然我们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护,但是却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但是另一位妈妈就很懂得教育的艺术,她在教育孩子之前用心体会了儿童的心态,虽然对孩子沉迷于游戏的状况感到担忧,但是却使用了让孩子可以亲近的方式,比如用儿童式的语言问孩子:“你今天的手气怎么样?有没有破纪录?”通过这样的问法,我们可以轻松得知孩子现阶段对游戏的痴迷程度,而且不会让孩子有所警觉。结果,这个孩子兴致很高,说:“我今天打到了10000分。”这位妈妈的问话传递出的信息并不是对游戏的厌恶,而是好奇,所以让孩子觉得觉得家长对游戏也很感兴趣,因为你们对同样的事物感兴趣而愿意和你交流,只要愿意和你沟通,以后的说服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在美国的社会,你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很少用训斥或者是命令的口气来和孩子交流,而是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俯身倾听。当我们试图努力让自己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时候,他们才会逐渐意识到应该学着用家长、老师的眼光来理解世界。我们的价值观念,得以传递给孩子。

常青藤家训:

家长作为教育者,在沟通上需要负责主要的责任。只有当我们先做到用孩子的眼光来看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引导孩子用大人的眼光来看世界。如果我们从来没有顾及过孩子的视角,那么孩子拒绝我们的价值观念也不是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