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常青藤教育的99个成功法则
15566100000055

第55章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得宠”

精彩点击:

美国人看似崇尚独立,但是对孩子的宠爱程度则是近似于过分的程度。当孩子从小就成为家庭的中心,被家长鼓励和外界沟通时,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见解,所以比那些在家里管教过严的孩子要活泼得多,智力的发育也比较充分。

美国是强调独立精神的社会,不过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要另当别论。美国的家长对孩子宠爱的程度有的时候近似于夸张,而孩子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父母的宠爱。

在美国,女性无论身居任何社会高位,只要是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就是第一职责。不仅传统观念如此,美国法律在对照顾儿童这一方面也有详细的规定,比如12岁以下的孩子不可以独自在家,所以母亲的责任就更为重大了。美国有不少的职业女性在结婚之后根本扛不住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只好退回家中做起了专职主妇。

母亲作为家庭中的强大后盾,在生活上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美国的中小学一般中午都会免费提供午餐,但是很多妈妈们觉得学校里的饭也许不合孩子的口味,或者食品不够健康,还要额外准备一份午餐送到学校来。

在美国的家庭中,孩子们一般不会主动承担家务。如果要求孩子自己整理房间的,会被视为管教严格的家庭。为了培养孩子们一点点的劳动习惯,父母们就用零用钱来“悬赏”。

在美国大多数的城市,凡是住家离学校有一英里以上的中小学生,无论是上学放学都有学校的校车来接送。所以这些孩子在上中学以前,每天都要由母亲来“护卫”。在每天的放学时分,人高马大的美国孩子在学校门口张望着等待父母来接他们回家,可以算得上是美国学校最有趣的景象之一了。一般当孩子到了上高中的时候都开始热衷于学习驾驶汽车,这时父母无疑要担任教练,负责传授技艺。

美国的学校中有各种兴趣小组。如果学生对某个兴趣小组很热衷,家长一般都会介入帮忙,包括向小组提供赞助,帮忙联系活动等等。不仅如此,美国的父母基本上每天都会帮助孩子辅导功课,特别是高中生,学习压力太大,家长总是希望可以帮助孩子分担一部分。

《华盛顿邮报》上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

有一位老爸每天晚上辛苦地帮助孩子写作文,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抬眼看看,发现对面的邻居老爸也在当床苦读,不禁发出了慨叹:我既是老爸又是老师。看到自己孩子的功课居然全部是C,这位老爸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去找老师理论: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的孩子呢?这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美国向来是以推崇独立和冒险精神而出名的,我们印象中的美国孩子也都是很有主见。其实在美国的家庭中,特别是在很多中产阶级的家庭,父母往往对孩子宠爱得有点过头。父母的这种宠,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另一种方式与孩子互动,孩子可以从父母的点点付出中获得爱的回应。这样一直被宠大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有助于感情和智力的成长,在稍稍长大之后有助于培养自信心。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生长在被父母置之不理的环境中,那很有可能将丧失掉对外界沟通的欲望和信心,接受外来的刺激也不足。

常青藤家训

让孩子感受到他对你有多重要,告诉你的孩子你有多爱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沟通者,应该有一些牺牲精神来满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