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婴幼儿百科全书
15570600000016

第16章 新生儿的抚育(14)

1.一定要勤换尿布,勤洗外阴,尤其在大便以后。

2.发生臀红应于换尿布后在外阴处涂上紫草油或鞣酸软膏。

3.有糜烂者可用普通灯泡照射患处,使局部干燥,照射时必须有专人守护,避免烫伤和防止小便溅到灯泡上引起爆炸。

4.如果天气暖和,还可以使臀部暴露,这样容易使皮肤保持干燥。

处理小儿痱子

1.如痱子发生在头颈部,需要把头发理短、理薄些,或改变个发型,把头发往后梳,不要把头发留在前额。小婴儿应剃光头发。

2.用温热水及碱性小的婴儿皂洗澡,待擦干后,扑上婴儿爽粉。

3.勤换尿布,宜穿宽大的棉布内衣,随时保持皮肤的干燥。有些家长怕孩子着凉,给孩子捂得很严实,孩子一哭就出很多汗,这更容易长痱子。经常躺着的小儿,还应及时更换枕巾,并应经常给孩子翻身。

4.痱子形成小脓疱后,应用75%酒精擦破后涂上1%龙胆紫。必要时,还可服小量清热解毒中药及抗生素。痱子不能随便用手挤,否则可造成感染扩散。痱子如不及时处理。可发展成脓疱疹和疖肿,也就是痱毒,严重时还可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尤其是新生儿。

5.炎热天不要让小儿大声哭闹,以免大量出汗,应置小儿于阴凉通风处。

新生儿预防感染

新生儿很容易由皮肤、黏膜、脐带残端、呼吸道、消化道等处侵入细菌而致感染。由于新生儿免疫机能不健全,抵抗力低下,故感染后不容易控制,常扩散蔓延而发生败血症等,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预防新生儿感染是很重要的。在护理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生儿居室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与流通的空气,要温暖、舒适。打扫房间时最好轻轻地打扫,以免尘土飞扬。

2.新生儿出生后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望,特别是患有感冒、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应接触新生儿。

3.奶瓶、奶头及装奶的用具要每日消毒,用后开水清洗,奶头不要用手抓摸,吃剩的奶最好不要再给新生儿吃,必要时还应再次煮沸。

4.母亲及其他接触新生儿人员的手要洁净,接触新生儿前及换尿布后必须用肥皂清水洗手,千万不要用手接触自己的鼻孔、口腔、面部后再去摸新生儿,因这些部位都会有细菌,防止带给新生儿。

5.要避免面对新生儿谈笑、咳嗽,更不要去亲吻新生儿面颊部,以防造成感染。

6.给新生儿换尿布、穿衣服、洗澡时,均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7.新生儿期应接种卡介苗以防感染结核病。

新生儿要进行的预防接种

新生儿出生后,一般在2天内就能进行卡介苗接种(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菌苗),目前多用皮内接种法,可在脐带脱落后接种。

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的原因为:

1.出生3个月以上的小儿要接种卡介苗,必须先做结核菌素试验,才能接种。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与外界尚未接触,感染的机会少,因此不必做结核菌素试验就可以接种。

2.卡介苗接种后,要经过4~8周,人体才能产生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接种越早,获得免疫力也越早,受感染的机会就越少。

目前,有些国家已研制成功乙型肝炎疫苗及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对于乙肝携带者的母亲,尤其是当她的e抗原阳性时,婴儿在出生后的8~24小时内接种此疫苗,或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断母婴传播,使新生儿不至成为乙肝携带者。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侵入血液,并在血液中繁殖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由于新生儿的抵抗力低,屏障功能差,免疫物质不足,细菌很容易侵入机体,引起败血症。新生儿得了败血症以后,早期症状很不典型,表现为全身的常见症状,如体温升高,哭闹或多睡,面色苍白或发紫,呼吸快或不规则,吃奶不好或溢奶,呕吐腹泻等。凡是新生儿出现上述的某些症状时,妈妈必须引起注意,及时请医生诊治。

治疗新生儿败血症

在治疗上,除了应用适宜的抗生素外,应加强护理,注意给病人保暖,供给足够的营养的水分。如新生儿不能吃奶,可用鼻饲的方法喂养,必要时可进行输液。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为了预防新生儿败血症,我们应做到下面几点:

1.注意孕期卫生,严防疾病感染,以免累及胎儿;分娩应尽可能到医院,避免产后感染。

2.新生儿出生后,要加强护理,特别要注意保持新生儿脐部,皮肤和黏膜的清洁卫生,严禁使用未经消毒的针挑刺“马牙”、“螳螂嘴”等。

3.当妈妈患有乳腺炎、败血症或其他严重疾病时,要暂停给小儿喂奶,可将奶液挤出煮沸后再喂。

4.如无特殊情况,提倡用母乳喂养婴儿,因母乳中含有生长因子和抗体,利于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不成熟,在患感染性疾病,气候炎热或室温过高又不通风,包裹过厚或喂水不足时,均可引起发烧,过高时还可引起抽风。

新生儿发热时严禁吃小儿退热片、阿斯匹林和APC等退热剂,因为它们常可引起新生儿青紫、贫血及便血、吐血等,甚至造成脑内出血的现象,有的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因此,对于新生儿的发烧,最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物理降温法。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无需处理;体温在38℃~39℃之间,可将新生儿的衣襟松开,暴露在室内,通过皮肤散热,或枕冷水袋,并多喂水,多可使体温下降;如果体温在39℃以上高热的小儿,可用75%酒精加一半水,或用加一倍水的白酒,用纱布蘸着擦颈部、腋下、腹股沟、四肢等,很快就可以达到退热的目的。但在降温过程中,必须注意一旦体温开始下降,就应取消降温措施,防止降温过度。

炎热的夏天因喂水不足引起的发热,除了以上处理外,可每隔2小时给孩子喂温开水或5%糖水5~10毫升,一般数小时最多1天以内就可以退热。对于发热的婴儿,除了物理降温外,还必须找出发烧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男婴睾丸鞘膜积液要治疗

有的男婴出生后可见到较大的阴囊,其内积有液体,叫做睾丸鞘膜积液。

正常情况下,睾丸鞘膜腔内积有少量液体,起到润滑作用。如果液体量积贮过多则形成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一般无明显症状,在B超下,宫内睾丸鞘膜积液是很常见的,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能自然吸收、消失,无需治疗。

随着年龄增长,如果睾丸鞘膜积液仍未消失,或伴有坠胀感,行动不便,检查时透光试验阳性,可以到医院进行鞘膜积液穿刺术或鞘膜切除术。

隐睾症

男性胚胎7周时,原始生殖腺分化成睾丸,随着胚胎的发育,睾丸逐渐下降至阴囊内。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因精索过短,腹膜后纤维粘连,腹股沟管发育异常,垂体功能不足及睾丸引带未缩短而形成不正常等因素,使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管等处,出生后在一侧或双侧阴囊内未能见到睾丸存在,叫做隐睾症。

隐睾症对身体是有害的,由于腹腔比阴囊温度高,致使阴囊不能产生精子,若两侧隐睾,可导致不育症。

对药物有特殊反应的新生儿

1.容易导致胆红素增高的药物某些药物与游离胆红素竞争性地与白蛋白结合,而使血中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出现核黄疸,故新生儿有黄疸时下列药应慎用或禁用:抗生素类:新型青霉素Ⅱ、磺胺;镇静镇痛抗风湿类:安定、消炎痛;强心药类:西地兰;维生素类:水溶性维生素K。

2.慎用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初生婴儿红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低,而且血中所含胎儿血红蛋白较易氧化,所以一些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硝基化合物等可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新生儿应慎用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氯丙嗪、磺胺类和对氨基水杨酸。

3.易引起溶血的药物诱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溶血,先天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用下列药物可产生溶血:水溶性维生素K、磺胺类、阿司匹林、抗疟药和氯霉素及新生霉素等抗生素。

4.易过敏的外用药新生儿皮肤黏膜吸收作用强,某些外用药、滴眼药、滴鼻药都可引起严重反应。

5.禁用药物新生儿禁用西药:氯霉素、磺胺(小儿安)、阿司匹林。

禁用中成药:六神丸、一捻金、一粒丹、至宝定、救急散等。上述药因含有朱砂成分,如经常用可致中毒。

新生儿选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仅是产后母亲、也是新生儿可能应用的消炎药物,由于药物的应用要求严格,故新生儿应用抗生素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考虑新生儿生理功能发育未成熟新生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和肾排泄功能均低,使大多数抗生素在血中的半衰期延长,故给药次数和每次剂量应比其他年龄少。

2.根据致病菌的特点选用抗生素新生儿抵抗力低下,非致病菌亦可引起新生儿严重感染,如大肠杆菌,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根据是宫内感染或产道感染或是产后感染,选择用药,前者以大肠杆菌及链球菌为主,后者则感染的病原菌较广泛,有金黄色葡萄球菌,β组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及霉菌等。在抢救复苏过程中可通过器械感染绿脓杆菌。母亲患败血症,新生儿易发生肺炎双球菌性肺炎。

明确致病菌后,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是惟一原则。

新生儿常用的抗生素

1.青霉素

系广谱杀菌性抗生素,对肺炎双球菌、链球菌、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肌注后可很快吸收,15~20分钟内血浓度即可达高峰,持续2~4小时。血清中药物浓度与剂量大小成正比。透过血脑屏障好,尤其对有炎症的脑膜,脑脊液中浓度更高,是治疗肺炎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物。一次注射过大剂量可引起神经毒性反应如惊厥、肌肉震颤等。因会发生过敏反应故必须做常规皮试,即使在家使用亦应坚持皮试。

2.半合成青霉素

主要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新青霉素Ⅰ,现已不生产。新青霉素Ⅱ,可供口服或注射,但较难透过血脑屏障。

3.氨苄青霉素

也是广谱杀菌性抗生素。主要用于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所致败血症。与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有协同作用。与青霉素联合应用亦有协同作用。用于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与脑膜炎,因可透过血脑屏障。肌注后1小时血清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与日龄有关:生后2~7天为4小时,8~14天为2.8小时,15~30天为1.7小时。毒性小,较安全,一般不用口服。

4.羧苄青霉素

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感染,与庆大霉素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新生儿对其耐受性好,较为安全,未见毒性反应。半衰期为:生后7天内4~6小时,7天~1个月为2~4小时。

5.先锋霉素类

又称头孢菌素类。作用机制与青霉素同。主要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对其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目前常用先锋六号(头孢拉定)。此药与青霉素交叉过敏应注意。剂量过大一次静滴可引起血尿。

6.卡那霉素与庆大霉素

两者作用相似。主要用于大肠杆菌感染。可肌注或静注,可作脑室内或鞘内注射治疗室管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应注意,此类药对肾脏和听神经有毒性反应,虽在新生儿中少见,也不宜应用。

7.制霉菌素

治疗各种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感染。主要用于皮肤、口腔、胃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对鹅口疮有特效。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时,可用本药预防继发的霉菌感染。口服每次60万单位,每日3次(此药不被肠道吸收)。

新生儿应禁用的抗生素

氯霉素

氯霉素作为首位禁用药,因其在新生儿期的应用,可发生“灰婴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和生后1周内新生儿,孕妇产前1周内接受氯霉素治疗的也可致初生新生儿中毒。新生儿一旦因病情实在需要应用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5毫克给药,且需严密观察。

磺胺类药物

动物实验发现磺胺类药可引起出血、贫血、黄疸及血红蛋白异常,故新生儿禁用。

新生儿要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是价格越贵越好、剂量越大越好

给新生儿用抗生素,家长们是舍得花钱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是越贵越好,更不是剂量越大越好。科学的用药原则是根据病情及可能的病原菌选用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抗生素。

一般均为联合用药

多以两种抗生素合用。治疗一般感染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不同,后者宜用大剂量,疗程长,使感染彻底控制。

不主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但在新生儿结膜炎或婴儿室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时应选用抗生素作预防性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