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富爸爸财商培养-传统工艺收藏
15571900000024

第24章 传统瓷器收藏(2)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只有70几件,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尤其是记住汝窑的主要特征,更不会轻易上当。汝窑瓷器的釉面上浮现着许多小气泡。但因为汝窑的消失,这一工艺也随之失传,人们再也烧制不出同样的精品。直到河南清凉寺村汝官窑遗址的发现,其中的奥秘才重新浮出水面。原来汝窑在釉料中使用了玛瑙,而汝窑瓷器中散布着的梦幻般美丽的微小气泡正是玛瑙在遇热分解后产生的。釉料中的玛瑙使汝窑瓷在特定的光线下焕发出七彩纷呈,灿若星辰的美感。其釉质蕴蓄,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的美称。明清文人一直在津津乐道谈汝窑的情况,大家都把它看成珍宝。

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厘米、圆器口径超过20厘米的完整传世品。汝窑未烧造官窑瓷以前也曾生产青瓷,同时也生产磁州窑类型产品。历代墓葬中时至今日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故鉴定汝窑瓷器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汝窑青釉器也有类似汝官窑的,但那是民窑所产,与汝官窑是两码事。

(二)哥窑

宋代哥窑窑址至今未被发现,成为一个有趣的历史之谜。哥窑主要是陈设瓷,多仿古铜器形制,如贯耳瓶、菊瓣盘、兽耳炉、弦纹瓶、长颈瓶、立耳三足炉、鼎式炉、五足洗、葵口洗、葵口碗等。哥瓷胎子非常坚密,呈深紫灰色、灰色或土黄色;釉色较多,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施釉较薄,温润似玉,器表有一层不很亮的酥油光,并有较大的黑色及较小的黄色开片,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器既有支烧的,也有垫圈烧的。传世哥瓷胎厚釉薄,胎色种类较多,有沉香色、淡白色、杏黄色、深灰色、黑色等,釉子不明亮,润如玉,有一层酥油光,紫口铁足现象很少。哥窑的瓷胎敲击起来,没有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破碎的“噗噗”声。

相传宋代有兄弟俩,哥哥总能烧制出迷人的青瓷,而弟弟却怎么也掌握不了其中诀窍,于是有一天,弟弟乘哥哥不在,在窑火刚熄,窑炉还没有冷却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将炉门打开了……后来,瓷器的世界里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裂纹。又因为这玄妙的传说,人们便称之为“哥窑”瓷。大开片中套小裂纹,即所谓“金丝铁线”。这便是哥窑最显著的特征。不论关于兄弟俩的传说存在与否,也许真的是某种历史的偶然成就了哥窑独到的工艺。

中国瓷器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能工巧匠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方能探寻出最绝妙的佳品。而在一切人为配方之后,瓷工们就将创造的点睛之笔交与天意。在窑火中受热的釉自由变化着,每一件出炉的瓷器都仿佛被赋予了个性与生命。

(三)定窑

定窑:在定州境内,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的瓷窑。

优秀的白瓷工艺使定窑在宋代跻身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名窑之一。也正是宋代的五大名窑引领了中国瓷器业百花齐放,名窑迭起的一个发展高潮。

如果说青瓷体现了中国人对玉的憧憬,那么白瓷的冰雪素淡则表达了人们对银的向往。白瓷虽然比青瓷发展得晚,但到了唐代,二者已呈现齐头并进之势。唐代盛行一种说法,叫南青北白。南方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类玉类冰”,北方著名的邢窑白瓷则“类银类雪”。

早在古代吴越国的文献上,就记载着一种被称之为“秘色瓷”的瓷器。一种奇特的对色彩的描述——“秘色”引起了无数人的猜想。传说“秘色瓷”是专门供奉吴越国王室的御用品,民间百姓不得使用。有人认为“秘色瓷”就是指青瓷的一种釉色。也许它神秘得如同皇家珍宝,才得到这样一个令人遐想无限的名字。

白瓷则相对来说更让人一目了然。这件白釉盈字盒便是唐代刑窑所制。洁白无瑕、通透素淡的白瓷工艺尽显着高贵含蓄的大雅之风,令人回味无穷。

但是随着唐朝的衰落,邢窑也渐渐淡出了历史。接替它的是中国河北的定窑。它一改唐代白瓷素净的风格,以刻花、印花的装饰手法来美化器物,将白瓷的烧造推向新的高峰。

这件白釉印花云龙纹盘就是南宋时期,位于金朝统治之下的定窑所烧造的作品。定窑首创的刻花与印花技艺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彰显。

(四)邢窑

在邢州境内(今河北临城祁村),故名。建于唐代,盛产白瓷,与同代着名越窑所产青瓷齐名,陆羽《茶经》有“邢瓷类银类雪”记载,因质白如雪,被选为唐代宫廷烧制贡瓷。《旧唐书·地理》也有“邢州……天宝元年更名,土贡丝布磁器”记载。邢窑白瓷曾畅销各地和深受人们欢迎,李肇《唐国史》载:“凡质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草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建国后,陕西西安地区唐墓出土有邢州白瓷;唐大明宫遗址也有不少胎釉洁白的邢窑白瓷出土。

(五)官窑

北宋官窑至今没有找到窑址,文献记载也很少,从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品看,被认为是北宋官窑的这批瓷器的胎子是紫黑色的,施釉很厚,莹润如堆脂,粉青或天青色,开稀疏的大纹片。施釉后略有流淌,口部等釉薄的地方隐约露出胎色。因此,紫口是北宋官窑一大特点;裹足支烧、器底有芝麻钉痕迹是另一大特点。

瓷器工匠有意对青铜器的模仿,使泥土的价值大大提升。而当智慧的古代中国人掌握了瓷器烧造的奥秘,泥土在他们的手中便可以幻化出更美妙的珍宝。

对玉的崇拜,给古代中国人许多感知温润的青色之美的灵感。青瓷,便是将泥土幻化为玉石的创造。从原始青瓷开始经历漫长的成长与涅槃,青瓷才终于从窑火中脱颖而出,令器物拥有了晶莹剔透,如冰似玉的肌肤。

官窑和汝窑一样,以釉色为美,没有纹饰,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纹或边楞。器型种类较少,除了盘、葵口洗以外,多仿古青铜器的造型,如长颈瓶、贯耳瓶、贯耳尊、兽耳炉等。宋室南迁后,在临安建都。从已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南宋官窑瓷器的胎子呈探灰、灰褐、灰黄等色。胎有薄厚两种,即胎厚釉薄的和胎薄釉厚的。釉厚的瓷片从断面可看出施釉痕迹,一层一层很清晰。釉子温润似玉,也有比较光亮的。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开比较细碎的纹片。南宋官窑既有裹足支烧的,也有垫烧的,器底大而薄的往往采用支烧与垫烧共用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历史。为了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封建帝王总是渴望占据世间的珍宝。四面八方的进贡者纷至沓来,各地官吏更是汇集民间能工巧匠打造人间珍奇只为博君王一笑。

大部分中国瓷器中的极品也不无例外的被收入帝王之家。由于皇家对即实用又美观的瓷器钟爱备至,历朝历代都设有由官府烧造专供宫廷用瓷器的窑场,史称“官窑”。“官窑”是中国瓷器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因为皇帝对珍宝的探索与追寻是没有止境也是不惜成本的。

1982年的冬季,考古学者意外的在中国著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镇珠山一带的建筑工地发现了大量碎瓷片。这些碎瓷片可不是景德镇随处可见的普通陶瓷碎片,据考证,它们正是出自明代著名官窑所在地——御窑厂。于是人们寻觅了多年的明代官窑遗址终于露出冰山一角。此后,不可思议的事情接连发生。经过多年的数十次抢救性的清理发掘,考古工作者不仅从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中找到了数件官窑的绝世孤品,还从挖掘出的10余吨埋藏在地下的官窑瓷器碎片中修复还原出1000多件瓷器文物。这不禁触动了人们心中的那个谜团:御窑厂遗址中为何会有这么多可以修复出原形的碎瓷片呢?

在这么严格的官窑制度之下,往往平均每100件成品中只会留下4件作为贡品。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使明代官窑的精品得以高度浓缩,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1995年,南京明故宫遗址的一口井内出土了几件明朝洪武年间的白釉瓷器。这种菊白色通常是皇帝祭天时专用的颜色。而出土的白釉爵和白釉碗都是供皇帝和大臣们使用的。也许这是在某个皇家盛典上摆在桌上的东西。

而这件巨大的白釉梅瓶的出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线索。因为它的瓶身上赫然写着“赏赐”二字。梅瓶本是用来装酒的,流行于宋元,而这件赏赐梅瓶却是独一无二的。据考古学家推测,这樽梅瓶应该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开国大典时,对其开国功臣论功行赏时所赐。

事实上,明代的瓷器已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色彩上。这个时期,人们将元代出现的青花瓷器发扬光大,不仅能烧造出花纹更为丰富、体形更为巨大的青花瓷器,还从青花中衍生出了斗彩、粉彩和五彩等多种类型。到了明代永乐宣德年间,中国的青花瓷器发展到了一个高潮。

由青花瓷衍生出来的斗彩瓷器就出现在明朝成化年间。斗彩的独到之处就在于釉下彩与釉上彩相映成趣,拼逗成彩色画面。能工巧匠们不断在色彩的工艺中探索,很快,景德镇的瓷器业就迎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时代。

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流行的青花五彩工艺,到了万历朝发展到了高峰。万历青花五彩器在构图方面,改变了成化斗彩疏朗的风格而以图案花纹满密为盛。在用彩方面,则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及釉下青花的蓝色为主,尤其突出红色,使全面色釉显得浓艳,而富有华丽之感。明朝万历皇帝对五彩瓷器的追求可谓到了某种极致。他下令烧造了大量的五彩瓷器,所绘内容多以龙凤呈祥为题材,无处不显示皇权的尊贵与威严。而斑斓的彩绘瓷在明朝这样一个崇尚色彩的时代不断绽放出艺术的奇葩。而事实上,中国瓷器在明代官窑中幻化出的传奇却是经历了一个神奇而漫长的发展过程。

六、均窑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种神奇的现象被人们称为“窑变”。北宋中晚期,中国瓷器生产终于在只有高温青釉和黑、白釉的单色釉格调之上有了色彩的变革。这有赖于五大名窑之一的均窑。它创造性地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成了铜红釉。釉色随着窑内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独具匠心,艳丽多彩的窑变釉的产生极大的丰富了中国陶瓷的装饰手法。

在百花齐放的民窑之中,龙泉窑的青瓷堪称极品。它往往涂有很厚的釉层,先上一道釉用低温烧过后,再上第二层釉,然后放入窑中覆烧。这使它青色的釉料在不同温度下凝结,生成玉质感的表面,光滑如肌肤一般。

南宋烧造的青釉堆塑蟠龙盖瓶,釉色如玉般通透,仅用眼光掠过仿佛便能体味到它温润的触感。瓶身上的蟠龙雕像极富动感,呼之欲出。光洁剔透的釉色,历经百年而风韵犹存。

当宋代南北各地名窑相继迭起之时,昌江南岸的一座小镇悄然苏醒。这里出产的优质瓷器引起了宋真宗的兴趣,他派员到当地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公元1004年时值宋代景德年间,从此,这个小镇由昌南镇易名为景德镇。并迅速成为中国瓷器业千古流传的一枝独秀。

中国古代瓷器,瓷器是由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其化学组成主要是氧化硅(SiO2)和氧化铝(Al2O2),并含有10%以下的氧化铁(Fe2O2)、氧化钛(TiO2)、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钾(K2O)、氧化钠(NaO)、氧化锰(MnO)等。瓷胎烧结后,质地致密,不吸水或吸水率很低,胎呈白色,较薄者又具有高透明度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击之有清脆的铿锵声。瓷釉透明,呈玻璃质层,不吸水。瓷器的烧成温度必须在1200℃以上,胎釉经高温烧成后,结合紧密,不易脱落。

中国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东汉时期(2世纪)烧制出了真正的瓷器。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到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进入发展兴盛时期,创烧出大量的新品种,从单色釉发展到多种彩色釉,装饰纹样复杂,江西的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业中心。中国瓷器闻名于世,从唐宋以来,通过陆路、海路大量运销国外。中国的瓷器制作技术、工艺也流传到东、西方各国。

三、传统瓷器的制造

一般认为,所谓瓷器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瓷器只能用瓷土即高岭土作胎;胎的表面必须施用玻璃质釉;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左右。烧成的器皿质地坚硬,敲之能发出金石声,成品的吸水率很低。如果按照这样的要求,我国商代出现的刻纹白陶和薄壳白陶,由于原料质量的处理很不精细,胎和釉结合不牢,容易剥落,而温度控制和火候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只能视为原始瓷器的出现。虽然不合瓷器的要求,即为瓷器的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东汉末年,可以认为已经发明了瓷器。这一个时期的瓷器多属青瓷,胎质细腻坚硬,通体施用浓绿色的厚釉。这种釉已经不同于早期原始青瓷施釉薄、颜色淡绿的阶段。青釉即石灰釉,它是我国传统的瓷釉,沿用了几千年,形成我国瓷釉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