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认为,对一个人来说,技术上的东西很容易学到,闭门学习英语,两个月的时间,肯定会有一个提高。技术对社会也很有用,但技术如果没有思想进行引导的话,是没有用的。新东方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就是因为新东方除了教授学生技术上的东西以外,还教给了学生比技术本身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新东方的精神。一个人如果想成功,他必须要具备技术以外的东西。学员来到新东方以后,他需要学的除了英语外,还有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为人处世、做事的心态、做人的胸怀、理想、追求和目标。没有胸怀、理想、目标,你是做不成什么事的,因为你不知道你做一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也就不可能把它做好。如果一个人没有胸怀、理想、目标,就算你的英语学得再好,也无非就是一个懂英语,或者说是精通英语的技术人员,而他为这个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是很有限的。
许多人认为股票能够使他们变富。然而事实是仅仅购买股票并不能使一个人变富。美国理财专家罗伯特·T·清崎认为,单纯地做职业投贷者做的事情并不能保证财务上的成功,一个拥有失败者心理状态的人将一直失败,无论他们购买了多少股票。有些富人所做的事并不值得提倡。一些人购买富丽堂皇的房屋,购买昂贵的汽车,让孩予上贵族学校。这种做法的结果只是导致人们更努力“做”工作,“拥有”更多的债务,而这又使他们更努力地工作。于是他们常常筋疲力尽。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持有的仍是穷人或中产阶级的信念和思想,却做着富人的事情,由此所导致的结果便是他们只会更加贫穷,他们会陷入债务的压力之中。
因此,一个人若想变富有,首先得有富人应该有的思想。如果一个人只甘于做一般雇员,喜欢稳定的工作,他成为富翁的机率就不大,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一个满足于拿几千元工资的人,绝不会坚决地辞去他目前的工作而去重新创业。
一个人若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他必须有成功的信念,同样,一个人若想拥有财富,他必须有成为亿万富翁的信念。可是,人们周围的教育、社会和环境所表现出的消极总是多于失败,这使得人们意志消沉,感到拥有财富可望而不可及,每当听到某人谈论关于百万富翁的想法时,我们总是报之以嘲笑与不屑,觉得那是在做白日梦。事实上,如果连“白日梦”都没有,那就只能永远甘于做贫困者了。自信是获取财富的基础,没有自信,一切只是空谈。
梦想!梦想!这是一张美妙之极的蓝图,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创造,是一份硕果累累的收获,它充斥在我们周围,以下是将欲望变成黄金的五项法则:
1.确定你所渴望拥有的财产金额,不要含含糊糊,必须做出最肯定的要求,并将它牢记心头。
2.确定你拥有这些财产的时间,或为其制定一张进程表。
3.明确你预备付出多少以换取欲望中的财富。
4.制定一个为达到欲望的计划,并立即行动,不要考虑是否有所准备。
5.将以上内容书面陈述,随时带在身边,每天至少念三遍。
很多杰出人士都非常重视欲望变成黄金的法则,并且曾经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欲望成为黄金的过程既是聚积财富所必须的过程,更是达成任何目的的必须过程。
这一过程虽然并不要求贡献、牺牲、拼命,也不要求具有高深的教育,但完成它必须具备丰富的想像力。只有在想像力的驱动之下,你才能深刻领会:财富的聚集,不是凭运气,而是凭雄心壮志,经过若干的梦想筹划的大志向所获得的。要想拥有财富,你必须激发欲望,并且时刻相信自己会满足达到白热化的欲望,惟如此,你才能不断获得积累财富。
至于如何处理目标和行动的关系,俞敏洪教授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他认为,赚钱这个目标是很平凡的,但关键是看你怎么看待赚钱这件事。比如说有些人本身没有什么能力,上来就想赚大钱,一点基础都没有就想做大事业,那肯定是不行的,也不会成功的。所以说正确对待自己的能力很重要。俞敏洪办学校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一天赚30块钱,因为他每天上一次课,一次课当时就是30块钱。但是当他达到了一天赚30块钱的目标后,他就开始想更高的目标,后来他就一天上两次课,一天赚60块钱。再后来,他看到别人办培训班,一天能赚600,他就想是不是他也试试,因为他的能力似乎不比别人差,于是他也开办了自己的培训班。这就是一天一天进步的精神,这就是蚂蚁搬泰山的精神。他认为,如果一开始就让他创办现在规模的新东方学校,那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人应该有宏大的理想,但更要知道去实现这个理想具体的每一步应该怎么去做。你定好了目标之后,有可能要实现它会用几十年的时间,也有可能几年的时间就会成功,因为人只要努力,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就。
(二)充满信心
自信是人立足社会的精神支柱,是人生不断求索的创造发展的动力。一个人步人社会大舞台就会遇到爱与恨、生与死、喜与忧、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痛苦与幸福、荣耀与失落、理解与嘲笑、友谊与仇恨等等难以预料的问题。无论如何,只要一个人拥有信心,一个人就可以把握住自己。
爱迪生经历了一万多次的失败仍然能继续进行实验,莱特兄弟度过多年的危险的实验,终于征服了天空;哥伦布向陌生的海洋航行,去寻求一块只存在于他心里的土地。在破烂不堪的帆船中,信心使他看到了追求的目标。哥自尼用他的望远镜看到了人类肉眼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那部分,他冒着被同时代的人处死的危险;印度圣雄甘地能使两亿多同胞结成一条心。信心就能产生这种奇迹,可以做到权力、金钱及战争无法做到的成就。华盛顿反对英国殖民者时,他所面对的是强于他数倍的敌人,但他最后胜利了。许多奇迹的制造只属于有信心的人,自卑者在这个社会中不会有立足之地。
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是自信的,我们哭泣、吵闹。稍大一点,在屋子里爬来爬去,自信地干我们想干的事。再后来,我们逐渐懂得一些事,也正是在这时候,在父母及周围的人的影响下,我们懂得了不安、内疚,自卑出现了。当我们没有令他们满意的时候,他们的批评和指责使我们感到自己某方面的“不行”,于是我们开始自卑。
一个人无须再束缚自己,他完全可以轻装上阵,做最喜欢做的事。瞄准自己的特长,而不是老是为自己的一点点不足或缺陷而惴惴不安。当一个人开始一天的工作的时候,他所想的,应该是那些美好的东西,远大的目标,雄伟的计划,以及为实现计划而所做的种种积极姿态……
一个自信的人应该是这样的:即使遇到了他不能立即做决定的情况,他也能够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一旦他做出了决定,就勇敢地走下去。从来不去回想它,回想它只会增加自己的胆怯而于事情毫无帮助。如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他会尽力去处理,他不害怕出错,恰恰相反,他认为,出错是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它应该成为人生的一部分。这就是自信,一个人需要这样的自信。
1.自信意味着机会
许多时候,自信往往意味着机会。如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首先应树立自信心。
如果一个人正在对新员工进行面试,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低着头,弯着腰的家伙,他会有何感想?他会恨不得马上把他的脖子抓住,像抓小鸡一般提起来。因为他那副样子,令人感到灰心丧气,起码给人的印象是他在应付了事,而且,他的自信心也不足,最主要的是,他没有那种十分必要的工作热情。遇到这种应聘者,他会毫不犹豫地把他刷了。
1988年,赵忠祥做为评委参加一个高级职称评委会会议,他发现电视台领导没有事先公布这个消息,以致于他自己不知道这件事。他在会上说:“各位评委,我个人认为职称评定类似高考,我也许不是一位优秀生,但是报名是我的权利。我想表明的态度是,假如事先一视同仁,通知我可以申报高级职称,我是不报的,我自己还要扎扎实实地工作一段。我今年还不满五十岁,有的老同志工作了一辈子,快退休了,职称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十分同情。但事已至此,我表明我一定要申报。”于是他马上准备了一份详细材料上交,结果获得了全票通过。
赵忠祥的自信使他获得了一次机会。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会觉得事情已成定局,不必再做徒劳的努力了,他们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强迫自己接受现实,不再做非分之想,这样他们就不可能获得转机。
2.自我激励
自信使一个人对挣钱充满信心,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去争取创造财富的行动。
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偶尔登上一座高山的时候,站在山顶俯视周围的一切,我们会感到心胸开阔,充满活力。这时候,即便是很自卑的人,也不会再被那些小小的挫折而击倒,他会激发起一股豪情,他的自信心不知不觉地恢复了。
主动地做一些可以激发一个人的自信心的举动,将会带给他全新的感觉,他会觉得原来一个人的自卑并不是天生的,自信心一直在伴随着他,只不过他没有给它一个活动的空间。
美国的富兰克林堪称是自我激励的高手。他每天都把对自己的要求列出来,努力按照每一项去做。他口袋里经常装着一张纸条,上面列着各项内容,如“自信”“热情”“严于律己”等等。每天晚上,他一一对照,看自己当天是否都做到了。没有做到的,就用红笔做标记,以随时提醒自己.正是靠着这种方法,他的个人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为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1年当上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小时候体弱多病,而且生性胆小怕事。为了恢复自己的自信心,他采取了坚强的措施。自己不是经常害怕么?他偏偏做令自己害怕的事,正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单枪匹马去了西部,做了一名牛仔。在美国西部当牛仔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要经受各种的磨难,他硬是挺过来了。在大学里,他毅然参加了拳击运动,虽然他并没有十分强壮的体格,但由于他的努力,还是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可以说,他能当上总统首先得益于他前期为恢复自信所做的各种举动。
一些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总喜欢低着头或是看别处,就是不敢看对方。这是很不好的一种习惯。低头会给别人一种他自己心虚的感觉。一个人若在交际中不敢看别人,别人首先会看不起他,别人会想:“他怎么不敢看我呢?看来他是很胆小,我没有必要跟他一般见识。”这样他们就不会平等地对待他了,他就会在交际中陷于被动局面。别人会表现得很自然,而他会越来越不自在,最后不得不草草应付了事,从此留给别人的印象更不好了。久而久之,他会更加自卑。
可以试试做这样的财富自信的训练:每天早上例行冥想,结束前数分钟告诉自己:“我很富有,也很充实。”试着想像富有的感觉会是什么样子,并且想像自己的心目中的富足又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回忆过去自己最富裕的情况。要让外在的意识慢慢地渗入自己的心灵、情绪和身体。慢慢地一个人就会能够感觉到自己富有。第一次练习时这种感觉也许只有几秒钟,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这种感觉会持续几分钟甚至更长久。一种富裕的生活方式就是时时刻刻保持这种满足意识,让自己在缺乏某些东西的状态下依然能够平心静气。理财专家告诉我们,无需压抑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不必刻意忽视存在的社会问题,至少这样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信。
3.大胆表现自己
来过中国的外国教师们常常感到奇怪:在中国上课与在外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学生们选择座位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在国外,学生们都抢着坐前面的座位,以便能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他们觉得离老师越近越好。而在中国,情况则完全相反。中国学生总是尽量往后靠,而且总爱挑一个最不显眼的位置。一开始外教们感到迷惑,后来才终于把原因弄明白:原来中国学生并不喜欢表现自己,他们很少主动回答或讨论问题,即便被老师叫到了,也显得信心不足,有时候连说话都不连贯。
应该说,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学校里处处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式一直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角色。我们自从上幼儿园就一直遵守着这样一种信念:只有老师提问才可以回答,否则就是“扰乱课堂”,就不是“好孩子”。久而久之,我们已习惯于保持沉默,以至于当我们看到别人不遵循这一“常规”的时候,我们常常把他们斥为“出风头”。
我们中国人素来对出众者没有什么好感,我们常常说“树大招风”,可见我们是多么的喜欢“隐藏”自己。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情况长此以往,我们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害怕出众,于是我们也就永远甘愿做“平凡的人”。
其实,我们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只不过我们一直压抑自己,没有给自己一个成为伟人的机会。在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上,一个人就应该努力去做。比方说,坐前面的位子。当一个人真的坐到了前面的时候,一个人会对自己说:“我相信自己!我不怕被提问,我能回答得很好,我也不怕被人注意,我本来就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