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富爸爸财商培养-认识财商
15573100000019

第19章 财商必备素质(6)

但同时也要记住:目标如果定得过低,随时都能做到,那就不能称之为目标了,它就与生活中的吃饭睡觉等等一样的平常。如果目标过高呢?假设你所定的目标其实现的可能性为零,人们还会为它投入更多更大的人力物力吗?他们还会想着工作要积极一点吗?人们会觉得那纯粹是白日做梦,没什么意思。

因此,一个好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有可能实现的。其次,它的实现要求一个人加倍的努力和旺盛的斗志。也就是说,它能激发人的全部潜能。这样的目标才算好目标。

在金庸的著名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成吉思汗说,大金国就像一头肥硕的骆驼,我们可以慢慢地吃掉它。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说:“百万财富也像一头肥硕的骆驼,我亦可以一口一口地吃掉它!”

“我太年轻了,能力欠缺。”这是我们时常听到的感叹。

真的太年轻了吗?令人奇怪的是,发出这样感叹的人,大都是那些碌碌无为的人;那些一直在为自已的目标而奋斗的人,从来不会有这种念头。有这种障碍,并不是什么年龄问题,而是他们那种内心深处的惰性!它使你满足于现状,使人不敢超越自我。

从小目标做起,从小收获起步,人才会有大收获。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不去冒险,哪能发现新大陆?

三、具备一定的财商知识

(一)经济学知识

1.什么是经济学

凯恩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超级富凯恩斯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早期,就预感到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存在着天生的缺陷。于是他决定开始寻找弥补这一缺陷的良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市场经济制度更加完善。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他的研究已经触及到当时英国某些利益集团的痛处,必将遭到他们利用政府行政力量进行的“封杀”,以自己一个教书匠的身份是无法逃脱这种“封杀”的。凯恩斯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己必须要有足够的收入,实现经济独立,这样才能避免受制于政府和那些利益集团。

1919年8月,凯恩斯舍弃了他那份教书匠的工作,开始从事一项他自信能够带来高收入的新事业--投机。他向别人借来数千英镑,开始从事外币期货买卖。按他自己的说法,进行外汇投机是希望能够从中获取巨额利润,而他也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知识和判断能力。起初,凯恩斯从外汇投机中获利颇丰,到1920年2月,他的法朗交易已获约22万英镑的红利,抵消美元交易中的8000英镑的亏损后,仍赚了不少。1.4万英镑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数字,要知道,此前他在剑桥大学教书的年薪也不过100多英镑。

然而,投机市场所固有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其他种类的市场。因而,即便像凯恩斯这样一位实践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家,也逃脱不了这种不确定性中隐藏的绊脚石。在以后的3个月中,凯恩斯在美元交易和马克交易中栽了一个大跟头。仅四五月份,他就亏损了1.3万多英镑,以前的投机收入一扫而光,凯恩斯濒临破产的境地。

这次挫折并没有击垮凯恩斯,他对自己的分析能力深信不疑。除了继续介入投机市场之外,凯恩斯又开始进行期货买卖,最后拓展到证券市场。所有这些交易都是建立在对左右各种市场的一般力量的研究基础上的。这一回,凯恩斯的理性终于把握住不确定性的奥秘,并大获成功。据估计,到1924年底,在扣除其大量透支之后,他的资产总值超过5.7万英镑。

在这一时期,凯恩斯还参与其他经营活动。他在多家公司任职,为这些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性投资政策。他不仅利用其理财能力给自己赚到了丰厚的收入,也使这些公司和一些基金会以及学术机构增加了不少收入。

当然,凯恩斯本人的资本和受他操纵的那些机构的资本都遭受到1929年大危机的极大冲击,但其后都获得巨大的成功。到1937年初,他的个人资产总值已超过50万英镑。

凯恩斯似乎是很轻松地赚到这笔巨额财富的:每天早晨坐在床上,花约半个小时来研究金融时报上的信息,仔细地审察所买的证券的资产负债表,运用他在财务方面拥有的知识,反复推敲所获信息的含义,并作出自己的决策,如此而已。在每天的其他时间里,凯恩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从事他所热爱的事业――追求经济学的真理。

投机活动使凯恩斯达到了经济上的自由,实现了自己的初衷:不受约束地追求真理。同时,投机活动也使他得以切身体会到市场本身所固有的不确定性,并最终把这种体会升华为其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以预期、”动物精神“来解释企业家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的投资行为,受对市场上的乐观情绪或悲观情绪的影响,以流动性偏好来说明人们手头上持有现钞或活期存款是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使手头上持有可即刻用于交易的现钞成为必要。这些理论使凯恩斯得以最终否定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即自由市场经济能够实现一个完美的帕累托最优的社会。的确,凯恩斯之所以能够写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之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投机活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凯恩斯在经挤上的成功可以说是得益于他的经济学知识和财务知识。凯恩斯对经济学有极高的造诣,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深刻的了解,所以能够对投机市场的趋势有很准确的把握,并从中大赚一笔。

那么,经济学到底足什么东西呢?许多人认为经济学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事实上,它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小到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日常生活,安排投资计划,进行企业决策;大到可以济世安邦。可以说,经济学无处不在。

概括来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配置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学问。对于个人而言,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些资源包括我们的时间、精力、收入、财富等,但我们每天要做和想做的事情很多,我们想多花些时间来赚钱,又想多花些时间去学习,来给自己充电,同时又想多花些时间来娱乐或陪伴自己的情人或配偶,以增进双方的感情;我们想把钱用在买房子上,又想拿它去投资,还想把钱用于将来孩子上大学,同时又想花钱去度假。总之,我们有很多的愿望,而且随着一些愿望的实现,我们的愿望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那简直是太美妙了,虽然我们的愿望有无限多个,但可以一一去实现它们,因为我们的资源是无限的。但是,谁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寿命再长,也活不过150岁。即使将来科技发达了,人的寿命更长,但人的青春依然是有限的。科技再发达,我们也不可能永葆青春,因为我们身上的每一种细胞都会衰老,我们只能是延缓它,但绝不能让它们永远充满活力,除非我们都不再是人,不再属于生物的范畴了。与我们的愿望相比,我们的生命显得过于短暂,几乎是转瞬即逝。

其次,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年轻的时候,我们似乎觉得精力充沛,怎么也用不完。可是随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精力越来越不够用了。工作要用去大部分精力,家庭生活也要用去很大一部分精力,等我们希望有精力去做其他事情的时候,精力已经不够用了。年轻的时候还感觉不到这一些,除了学习花去了一部分精力之外,还有很多精力不知道该怎么用,所以年青的时候,我们都肆无忌惮地把精力用在剧烈而刺激的运动上和追女孩子上,我们相信,我们的精力是无限的。等到我们参加工作了,结婚了,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的精力并非是无限的,也有被用完的时候。到那时,我们就不再会肆无忌惮地浪费我们的精力了,有时,我们需要去补充一下精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责任越来越重,而我们身上的毛病也越来越多,精力越来越不够用。

当然,我们的金钱也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金钱的数量不一样,有时这种差距非常大。比尔·盖茨的个人资产有1000亿美元以上,也有很多人身无分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年收入都不超过10万元。但不管是钱多还是钱少,都不会觉得钱已经足够了,因为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愿望。即使再富有的人也不能毫无计划地随意用他的钱,否则,他很快就会发现钱不够用。我们要把钱用于衣食住行,要把钱用于投资,还要把钱用于娱乐、旅行等。等我们的金钱多得足够实现我们的一些愿望的时候,我们又有了许多新的愿望。比如,我们希望住更大的房子,希望有更豪华的汽车,希望能把子女送到国外去学习,希望有钱进行慈善活动来为自己树立一个好名声……与我们的愿望相比,我们的金钱永远也不够用。

看来,我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很有限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分配这些有限的资源去实现我们的愿望呢?对不同的人来说,每种愿望的实现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不同。有的人觉得有一个好妻子给他带来的满足感最大,有的人觉得事业上的辉煌给他的满足感最大,有的人觉得过着奢侈的生活给他的满足感最大。而且,实现多种愿望的满足感要比实现一种愿望的满足感要大得多。分配资源的方式不同,带给我们的满足感不同。我们希望寻找一种最佳的方式来实现最大的满足感。显然,每个人的最佳分配方式不一样,这个世界不存在惟一的最佳模式。经济学也不能给你一个最佳模式,但是经济学会给你一些方法,一种思维模式,这对于你如何实现自己最大的满足感是十分必要的。

既然经济学给我们的是一种分析方法,那么它不仅可以用于分析个人如何最佳地分配自己的资源,也可以用于企业如何分配资本、劳动等资源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一国而言,资本、土地、劳动等资源也是有限的,政府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市场力量和政策措施来实现资源的最佳分配,这同样也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经济学还要研究发展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它也是给我们提供一种分析方法。因此,运用这种方法,我们不仅可以研究一国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分析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

正如一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个人的发展则主要依赖于你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个人在经济上的发展取决于你的财商的提高。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我们将发现一个人的财商的提高在个人财富的增长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2.必知的经济学原理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书中列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是对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思想的一个通俗易懂的归纳。在这里,我们把它列出来以使大家先对经济学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十大原理是: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我们每个人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有限的,因而在某个方面使用资源较多,在其他方面必然减少,这使我们在分配这些资源时面临交替关系。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由于我们都面临着在资源分配上的交替关系,在我们选择把时间、精力和金钱这些资源分配到某件事上时,我们要考虑机会成本,以实现最大的满足感。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去实现最大的满足感。要实现最大的满足感,我们就必须考虑进行一些微小的调整带来的影响,比如减少一块钱的消费,把它用于投资会有什么影响。对于个人决策而言,不会对边际量作过细的考虑,但对于企业决策,边际量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理四:人们对激励会作出反应。我们都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来作出选择,如果采取某种激励措施,使成本和收益都发生变化,我们就会改变我们原来作出的选择。比如老板给工人增加工资,工人的努力程度会提高。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显然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要比一个与世隔绝的人过得更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千最擅长的活,然后用挣的钱与别人交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过得很舒服,但是在孤岛上的鲁宾逊先生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他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组织经济活动有两种方法:计划和市场。在社会中有无数个家庭和企业,每个家庭和企业通过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终能达到一个社会最优的结果,这便是自由市场的力量。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由于存在环境污染、市场垄断等问题,自由市场有时不能实现一个令人满足的结果,这时,就有必要要求政府干预经济,以期实现一个更好的结果。另外,自由市场不能做到平等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也要求政府进行干预,这是计划的优势。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所以一个国家正常情况下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本国经济,这样才能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要看到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与它的科技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