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富爸爸财商培养-认识财商
15573100000004

第4章 财商观念(2)

“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的。”母亲平静地回答儿子。

不久,儿子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这个家庭,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父亲一盒雪茄。

直到儿子成年之后,儿子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的那句“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格言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儿子终于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他们家最富的时刻。

2.金钱并非真实的资产

富人都有自己对金钱的理解,他们的金钱观与传统的金钱观完全不一样。

在富人、企业家眼里,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现代社会我们所能见到的金钱都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只是国家规定它为法定货币,充当交换媒介而已。富人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从不把过多的现金放在身边,持有很多金钱,并不表示你一定很富有。相反,他们会把金钱变成真实的资产,只有真实资产多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中产阶级和穷人虽然也知道金钱是纸做的,却不一定明白钱是没有价值的,在他们固有的观念中,金钱就是真实的资产,所以要拼命工作去赚那些并不多的薪水。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新闻报道,说一个老太太把辛苦多年挣来的钱藏在墙壁之中,几年之后她把钱取出来,发现钱都烂掉了。在老太太眼中,钱是真实的资产,是很神圣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才会把它藏起来。因为富人认为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他们也不会把钱存在银行里。所以你会发现,富人虽然住着豪华别墅,开着高级轿车,却并不是很有钱,甚至比大多数中产阶级还要“穷”。既然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那么手头的钱只要够日常开销就行了,他们拥有更多的是真实的资产,比如公司的股份、房地产等。

地产奇才李兆基就是因不迷信金钱,而走上了辉煌的创业路。

李兆基,1928年1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顺德,自幼在家乡私塾受教育。其父在广州开设银庄,李兆基7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耳濡目染。小学毕业后,开始到父亲的银庄工作,由养成工干起。时局动荡,令他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会随着政治的变迁而一夜之间变为废纸,一文不名。由此,他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真实的价值,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

1949年,李兆基随身只带着1000元,只身来到香港。最初,他曾在文咸东街荣昌金号等几家金铺找换买卖外汇及黄金,其后又经营过五金及其他生意。

1956年,李兆基开始经营地产,他与郭得胜、冯景禧等8位股东组成永业公司,购入沙田酒店经营。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组新鸿基企业公司,被誉为地产“三剑侠”。由于李兆基的年龄最小,被称为“地产小侠”。到1972年,新鸿基地产将股票上市,“三剑侠”亦分道扬镳。其后,李兆基成立永泰建业,并于1973年趁香港物业及土地价格大跌,不断收购。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恒基兆业公司,初时股本15亿元,只拥有20个地盘,到1993年,恒基兆业在港九新界共拥有近600个地盘。如今,李兆基已成为香港超级富豪,是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旗下的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美丽华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上市公司,拥有市值超过700亿港元的庞大资产。特别是近二三年来,李兆基更是异军突起,业务窜升,越飙越高,其财富总额估计已超85亿美元,足以和李嘉诚相抗衡。

既然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所以金钱本身不能给你带来安全。我知道许多人都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将来退休后生活有着落。传统的观念是“养儿防老”,但这一招现在显然是不灵了。中国人口过多,所以很早就实行了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孩子长大结婚以后,一个家庭就要赡养4个老人,还要抚养1个孩子,这显然是做不到的。现代社会抚养孩子的成本是极高的,从孩子出生到供他读完大学,开始工作为止,至少要花费22万元,这还只是抚养一个孩子的直接货币支出,如果把机会成本也算进去,那就更高了。而且中国实行住房改革后,房子不再由单位提供,而是要自己掏钱买,这样,一个家庭的支出就更高了。这迫使大家改变“养儿防老”的观念。大多数人转而求助于将钱投入到退休账户或养老保险中去。但他们仍感到不安全,中国的保险业很不完善,花钱买了保险,可要从保险公司那儿要钱却不容易,一道道的手续会让你十分厌烦。对于未来的物价水平是不能预见的,而保险公司和银行给你的利息并不按通货膨胀率来变动,谁也不敢保证未来中国不会产生很高的通货膨胀,几十年后,你可能会发现,你辛辛苦苦赚下来的钱却很不值钱,这还不包括一些不确定事件的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感到,金钱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的原因。古语说,“坐吃山空”。银行里存的钱终有被花光的时候,那时你已经不能工作了,你该怎么办呢?

但是,要人们摆脱这种对金钱的依赖却是很困难的。一旦我们沉溺于为金钱而工作,我们可能会发现金钱就像毒品一样,一上瘾就很难摆脱它。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人们在有钱时很高兴,没钱时就烦躁不安或心情诅丧。这种症状很像吸毒者。吸毒者在注射毒品时会变得很兴奋,如果毒瘾发作时没有毒品,就会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这种钱瘾有时还表现在一旦钱到手,就原封不动地把它存到银行里去,绝不肯拿出一分钱来投资。就像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一样,每得到一个金币就要把它存到小金库中去,一分也不舍得拿出来。

人们不能摆脱对金钱的依赖还源于人们的惰性。一旦你习惯于为金钱而工作,你的惰性就会使你无法脱离这种方式。如果你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你就不愿改变它。比如说,如果你作为雇员,为别人工作来挣钱,那么你就倾向于这种获得钱的方式;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如医生、律师、评估师,就会习惯以这种方式挣钱;如果你习惯于他人施舍,那么这也是一个难以打破的方式。

资本家是用钱赚钱的人,他们不必去工作,但他们的钱在不停的为他们工作,因为他们的金钱观与雇员的金钱观截然不同,一个认为钱是静止的死的东西,一个认为钱是不断变化的活的东西;一个认为钱是外生的,工作是金钱的惟一来源,一个认为钱是内生的,钱本身就能产生钱。资本家可以不工作,他们的工作就是选择回报率高的项目进行投资。

富人从来不对金钱产生依赖感,因为在他们看来,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只是一种虚拟的符号。富人不为钱而工作。他们认为金钱仅仅是一纸协议而已。或者说,富人在运作资本时,金钱只是协议书上的符号,并不存在实际意义,而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是金钱代表的资产。所以富人能通过这些协议创造出成百上千万元的财富。穷人之所以穷,就是没有看透这一点,如果他们一直拼命为金钱而工作,他们就永远看不透。

尽管金钱只是没有价值的符号,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就要鄙视金钱,视之为“阿堵物”。金钱的出现是人类的巨大进步,没有价值的纸币的出现也是人类的巨大进步,它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繁荣。没有金钱,人类会回到原始社会。富人认为,花费一生为金钱工作的人是愚蠢的人,但认为钱不重要的人也同样是蠢人。生活本身比钱更重要,但是钱对于维持生计也是很重要的。富人决不会将自己所有的钱都变成资产,他会留下一部分钱用于日常所需。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人,他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到股市上去孤注一掷,这种人是愚蠢的赌徒。如果你还没有完全掌握金钱的运动规律,就不要将过多的钱用于资本运作。对于外行的人来说,资本运作的风险是很大的。此外,我强调不要为金钱而工作,也并不意味着不要工作,如果你还不是富人的话,工作挣钱对于维持生计是很重要的。只是不要以挣钱作为工作的目的,而要以生活作为工作的目的,并在工作之余学习金钱的运动规律,让钱为你工作,富人可以少工作或不工作,因为他们掌握了金钱的运动规律,可以让钱为他们工作。

在富人眼里,金钱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不是静止的死的东西。他们认为金钱可以创造金钱,就像生物繁殖下一代一样。如同一粒种子,你把它种在土壤中,并给它适当的阳光、水分和养料,它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会开花结果。富人在深入分析市场后,把金钱投人到好的市场中去,然后加以适当的运作,这样,金钱也会开花结果,等这株金钱之树变得越来越粗壮、越来越枝繁叶茂时,它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金钱。相反,如果市场环境变得恶劣或经营不善时,金钱之树也会凋零。

金钱还是一种思想,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钱,那就需要改变你的思想。许多富人都是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白手起家,从小生意做起,然后不断做大。戴尔的思想就是“直销模式”,他在1984年以1000美元创建“戴尔个人电脑有限公司”时,就是采取直销模式直接将公司组装的电脑卖给顾客,而不是通过零售商。直销模式的成功使戴尔公司由最早资产只有1000美元的小公司,成长为总资产为18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的个人电脑生产及销售商。投资也是这样,起初只需要投入很少的钱,最后会越做越大,成为伟大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思想是“以适宜的价格网罗优秀企业”。孙正义的思想是“想扩大事业的时候总是与这一领域的王牌企业合作”。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思想,让他们从白手起家,最终成为世界的领袖。如果你有志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也必须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

(三)正确看待金钱

1.金钱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对钱应有正确的态度,有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但有钱绝对不是为了积累钱,即不是为有钱而有钱,而是为了花钱而有钱,那种葛朗台式的有钱有可能带来负面作用。一个人一旦成为金钱的奴隶,也将会在人际关系中遭受挫折,因为与他在一起的人大多都会鄙视他。

金钱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很多人觉得金钱除了可以买东西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用途。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金钱,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显然,富翁和穷人对金钱的思考模式有极大的观念差异。

理财专家认为,金钱世界是由人类学、心理学、历史、政治和财经智商等主要成分共同组合而成。他们认为金钱不单是经济和商业构想或利益的产物,更是能满足个人与大众情感,思想与行为的动力。金钱不仅仅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构成了精神、文化的一部分。金钱令人爱也令人恨。金钱能够满足人的物质上的需要,同时也能使人变得贪婪。一个人也许在其他方面能够保持理智,可是在面对金钱时却往往把持不住,迷失方向。在金钱面前,人们会变得目光短浅,看不到长远的利益。由此,我们应重新建立一套新观念来衡量个人财经智商,对于货币交易,无论是买一份报纸,还是做一笔上亿元的买卖,都应该考虑人的价值观,在进行每一项交易的时候,应牢记自己的交易对象是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而不是与没有感情、没有生命的物体进行的交易。同时,应对每一个交易做出评判,该交易是否使人获得了良好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对该项交易还应有一个综合的认识,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判断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或有其他收获。

罗伯特书中的“富爸爸”认为,钱来了又去,但如果你了解钱是如何运转的,你就有了驾驭它的力量,并开始积累财富。光想不干的原因是绝大部分人接受学校教育后,却没有掌握金钱真正的运转规律,所以他们终生都在为金钱而工作。在他眼中,观念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他的穷爸爸爱说:“我可付不起”这样的话,而富爸爸则禁止用这类话,他会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呢?”。这两句话,一个是陈述句,另一个是疑问旬,一个是放弃,而另一个则促使你去想办法。这里强调的是要不停地锻炼你的思维--实际上人的大脑是世界上最棒的“计算机”。富爸爸说:“脑袋越用越活,脑袋越活,挣钱就越多”。在他看来,轻易就说“我负担不起”这类话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惰。“为你的财务负起责任或一生只听从别人的命令,你要么是金钱的主人,要么是金钱的奴隶”。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巨富,他们并没有被钱所控制,相反,他们运用自如,真正的成了钱的主人。比尔·盖茨已经宣布,他将留给女儿詹妮英和她未来的弟妹们每人1000万美元,剩下的全捐给慈善机构。目前,盖茨拥有的股票价值185亿,给子女的还不足零头。几个月前,在回答一个15岁孩子的网络咨询时,盖茨答:“有一件是肯定的,我不会留给继承人多少钱,那对他们没什么好处。”美国第二富翁巴菲特虽然没有明确提到给孩子们多少钱,但也曾多次暗示不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