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委屈成就伟大:商界精英给年轻人的12个忠告
15575100000002

第2章 叫屈前先检讨自己的行为

委屈有时候就像是一道无解题,没有解决的方法,也没有明确的缘由,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委屈都没有原因,在很多故事里,人们之所以受到委屈完全是由自己的错误行为造成的。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要认识自己。”两位不同国度的圣人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对“认识自己”有如此相似的看法。从中不难发现,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静下心来审视并修正自己的不足,才能图以大志。

只可惜,在现实生活中,偏偏有不少人欠缺“自知之明”。这些人一遇到不称心的事,就哭天喊地地为自己叫屈,完全没有或者很少考虑过是不是自己的错误行为导致了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的发生。

在某知名企业任HR的于先生接到了一位好友的来电,好友说,他的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他被部门经理批评工作做得不踏实,故意给公司惹事。为此,他感到十分委屈,因为他觉得自己并不是存心把工作给弄砸的。

于先生听完后,并没有立刻安慰好友,而是建议他反思一下自己在公司里的行为,看看有没有做错或是触犯上司禁忌的地方,他还在谈话的最后告诉好友:在我们生活或工作的环境中,故意冤枉你的人存在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几天后,那位好友又给于先生打来了电话,他说自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他有爱喝酒的毛病,每当部门聚会,他都会喝很多酒,之后就会向同事大发牢骚,埋怨公司如何“剥削”他们,有时候趁部门经理不在,还会说点儿经理的坏话,当这些话传到经理耳朵里后,他自然就成了经理的眼中钉。

于先生劝告好友赶快去认错,这位好友依言去做,至于结果怎样,经理说还要看他以后的表现。

如果别人冤枉了你,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错的就一定是对方。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没有几个人会闲着没事做,故意去找我们的麻烦。如果别人对我们不友好,那么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在哪个方面出了问题。

如果别人对你出言不逊,肆意嘲笑你,你或许会感到十分委屈,并觉得对方太可恶、太缺乏教养了,但是很多时候,别人有这种做法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在别人嘲笑你时,先不要急着生气,静下心来检讨一下自己,看自己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一个人,如果在被嘲笑后,只知道用同样恶毒、不中听的语言还击对方,而不知道自我检讨,那么他很可能会遭到更多人的嘲笑。

一位女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然后问底下上课的孩子们:“你们说,这是什么呀?”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屁股。”女老师怔了片刻,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笑呵呵的脸蛋,哭着跑出教室,找校长告状:“这些孩子嘲笑人。”

校长走进教室,表情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这么淘气,把老师都气哭了?呀!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孩子们面面相觑,女老师倒不哭了,脸蔫得跟霜打的柿子似的。

故事中的女老师把苹果画成了屁股,还以为是学生们嘲笑自己,最后由校长一句无心的话指出了毛病,最终让她明白了错的到底是谁。

很多人在犯类似的错误后,总喜欢在别人身上找毛病,以为别人是居心不良地欺负自己,并且委屈得不得了,殊不知,当所有人都和自己的意见相左时,自己可能就是真的错了。如果从来不知道自我检讨,看到的就只会是别人的不公,而不是自己的缺点。

一位素来傲慢的大款去看望一位哲学家,哲学家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大款瞅瞅镜子里的人说:“只看见了我自己。”

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扇玻璃窗前,问:“你看到了什么?”

大款透过窗户瞅了瞅说:“看到了许多人。”

哲学家说:“玻璃窗和玻璃镜的区别就在于那一层薄薄的水银,就因为这层水银,就让有的人只看到了自己,而看不到别人。”

哲学家是想让那位大款明白,当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恶劣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抱怨委屈或者大骂对方,而是要审视自己的德行,检讨自己是不是真有被人所瞧不起的缺点。

在生活中,自我检讨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清楚地指出我们身上的不足。当我们为某件事感到委屈时,都应该及时地照照“自我检讨”这面镜子,有错误就改,没错误就让一切云淡风轻。如果不知道检讨自己,我们心中的委屈或许永远也得不到平息,我们的错误也很难被纠正。

可以说,在漫长的、充满挑战的人生路上,一个人能够充分地认识自己并不时地检讨自己,将会决定他以后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