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委屈成就伟大:商界精英给年轻人的12个忠告
15575100000051

第51章 被突然攻击,强辩不如以退为进

有时候,当我们突然遭到别人的指责,最有效的自保方法不是极力为自己辩解,而是后退一步、以退为进。

汉武帝时期,有一名刚直且敢于进谏的大臣名叫汲黯,有一名很有计谋的大臣名叫公孙弘。某日,汲黯突然向汉武帝告了公孙弘一状,对他的行为大肆指责。当汉武帝质问公孙弘时,公孙弘却轻而易举地利用计谋将自己解救了出来,他所用的计谋就是以退为进。

公孙弘居于高位,俸禄不菲,生活却十分简朴,每顿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一床粗布薄被。汲黯看不惯他那副矫揉造作的样子,就向汉武帝参了他一本,指责他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一床粗布被,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他是用计谋来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问公孙弘:“汲黯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平静地回答:“汲黯说的是事实。不过,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就如晏婴为齐国之相时,一顿饭从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妻妾也从不穿丝织品;而管仲为齐国之相时,有三归之台,其奢侈豪华超出了一般国君。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身为三公而盖布被,实在是有损汉官威仪。汲黯对我的指责很对,他真是个大忠臣,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哪能听到对我的批评呢?”

汉武帝听完公孙弘的一番话儿,愈发认为他谦恭礼让,对他更加尊重了,几年后还任命他为丞相,并封他为平寿侯。

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公孙弘一句也不为自己辩解,在一般人看来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意味,而事实上是一种极其睿智的应对策略。

公孙弘深知“使诈以沽名钓誉”这项指责根本无法用事实去反驳,而且越辩驳越会引起别人质疑。既然说不清楚,那就承认好了。不过,他在承认时也为自己留了后路,就是借晏婴和管仲的对比来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原则。

公孙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大力赞赏了指责自己的人,赞其为“忠心耿耿”,这就让汉武帝对他产生了“谦恭礼让”的好印象。对于这样一个宽容的臣子,皇帝自然不会再去计较他是否“沽名钓誉。”其实,所谓“沽名钓誉”并不是什么政治错误,就算公孙弘承认了,顶多就是名声受到影响,并不会有其他方面的损失。

生活中,我们难免也会受到上司的突然指责。当上司突然指责我们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如果上司对我们的批评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我们乖乖点头认错就是了,像公孙弘一样,用以退为进的方法让自己巧妙地解脱。

一天,经理气冲冲地把小王叫进了办公室。不一会儿,办公室里就传来经理气急败坏的责骂声,又过了一会儿,责骂声没有了,小王的声音响了起来,同事们面面相觑,都为小王捏了一把汗。

十几分钟后,经理办公室的门开了,小王面带微笑地出来了,经理却垂头丧气地蔫坐在沙发上。同事们都问小王到底是怎么回事,小王压低声音笑呵呵地说道:“经理说我工作做得不好,我就承认呗。我是新人,哪能不犯错误啊。我就工作的各个细节部分向经理道歉,如工作不认真、资历不够,没想到,我的自我总结还没说完,经理就打断了我的话,让我回来了。”

经理本想训斥小王一顿,没想到,他还没怎么训斥,小王就自己检讨个不停,看下属检讨得那么透彻,他也就没有必要再训斥他了,只有放人。

由于小王、小李和小陈这3人工作上的失误,公司损失了一笔大单子。为此,销售部经理大为恼火,把负责这笔大单子的小王、小李、小陈3人找来,质问到底是谁造成合作失败的。

小李和小陈都极力为自己辩解,把问题归结在那位大客户身上,只有小王主动进行了自我检讨,指出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疏忽。后来,经过仔细调查,3个人在工作中都有失误。鉴于小王能够主动承认错误,销售经理决定把他作为重点对象培养。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当我们遭遇指责时,要运用以退为进的方法,它不仅能帮我们解围,还能助我们取得胜利。

以退为进是一种大智慧,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处世哲学,我们就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