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委屈成就伟大:商界精英给年轻人的12个忠告
15575100000074

第74章 谁说吃“眼前亏”的人不是好汉

世人总是崇拜有骨气、有志气的好汉,而看不起畏畏缩缩、不思进取的懦夫。然而,好汉的定义是什么呢?在某事上因害怕危险而退缩的人就不是好汉了吗?

实际上,所谓的好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不能说因害怕危险而后退的人就不是好汉。一个人如果只有蛮力而不知道保护自己,根本就不值得赞扬,因为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人根本没办法保护别人。

可以说,就算是铁骨铮铮的好汉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后退。后退,不是放弃前行,而是让自己走得更顺利。简单来说,就算是好汉也会吃眼前亏,他们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他们不会和自己不能克服的力量过不去,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条偏僻的路上和人发生了口角,对方一下子找来了四五个帮手,这个时候你是继续和对方争辩直至发生拳脚摩擦?还是把委屈吞进肚里,主动向对方道歉?

别再做无意义的英雄梦了,不想被几个人一起围攻,还是老老实实道歉吧,只需一句话,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不想因为受委屈而导致受伤甚至丧命,毕竟悲惨的不只是你,还有你的家人。

如果你还是为这种看似懦弱的行为嗤之以鼻,就想想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韩信惨遭胯下之辱,却仍为世人敬仰。如今的人没有谁指责过他的怯懦和退缩,反倒总称赞他审时度势、能屈能伸。

韩信为平民,在性格上有些散漫,在他成年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兵法的学习和研究上。因为既没被选为官员,又无经商之道,他只能靠家人养活,这导致很多人都看不起他。

在他的母亲过世后,他穷得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只好背上自己的祖传宝剑去过乞讨般的流浪生活,一次饿到两眼昏花时,他就做了一个鱼竿在城外钓鱼。一位从河边走过的老太太看到韩信面黄肌瘦的样子,就把自己的饭分出一点儿给他吃,这无异于真正的乞讨。

城中屠户中有个年轻人看不惯韩信这副穷酸迂腐的样子,就当众侮辱他说:“你虽然身材高大,又背着一把好剑,但你的内心却胆小如鼠。”见韩信不说话,他又变本加厉羞辱道,“你若不怕死,就用你的剑捅了我。要是怕死,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说着便叉开了双腿。

韩信仔细打量了那人一会儿,最后竟真的弯下腰,从他的裤裆底下钻了过去。街上看热闹的人见状全都大笑起来,嘲笑韩信是个胆小鬼。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众人眼中的胆小鬼,却在反对秦王朝的大起义以及楚汉争霸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长为一代战神,让每一个与之作战的将士闻风丧胆。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能审时度势的人,不会一直受委屈。如今,再没有人敢说韩信是胆小鬼,他的胯下之辱成了一段佳话,后人常用这段故事来阐述大丈夫当能屈能伸的道理。

试想,如果当初韩信因为委屈、因为面子,一剑杀死了那位狂妄无知的屠夫人,他就会被当时的法律处置,从而白白葬送自己的性命,同时也让自己的一身才华再无用武之地。所幸,韩信是理智的,他没有计较一时得失,为了自己远大的前程,为了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他选择了让自己委屈。

在审时度势方面,在明朝建立之初,一个名叫郭德成的人做得非常好。

郭德成有一个名声很响的哥哥,就是郭兴。他和郭兴一起跟随朱元璋打仗,立了赫赫战功。有人说他是个只知道喝酒玩乐的酒鬼,不像其他大将那样有远见、有气魄。然而,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那些曾立下战功的大将要么战死,要么被杀,最后只有郭德成好端端地活着。其实,他是非常机警、十分懂得审时度势的。

朱元璋刚刚登上皇帝宝座后,他对那些功臣还是颇为厚待的,无一不是加官晋爵。不过,当时的郭德成却只被封为一个小官。

朱元璋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便准备提拔他。可是,当朱元璋把他叫过来,告诉他想要封他个大官时,他却言辞恳切地拒绝了。他说:“我的脑筋一点儿都不灵活,整天只知道喝酒,不问政事,实在难当重任。”

朱元璋听完,不禁暗暗称赞,认为此人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于是就没有再提封官的事,而是赏了大量好酒和钱财给他。

其实,眼看着身边一同作战的人都升官了,郭德成的心里也是很委屈的,但是他懂得审时度势,他看出朱元璋并不是一个能容忍的君主,想要在他手下保全性命,就得把委屈全部咽进肚子里,决不能有任何非分之想。

因为郭德成的妹妹是朱元璋的宠妃宁妃,所以他常被邀请到皇家的后花园喝酒。一次,他又在后花园陪朱元璋喝酒,一不留神便喝多了,面红耳赤、头脑不清。朱元璋看他一副衣冠不整、发如杂草的狼狈样,嘲笑道:“看你这披头散发、语无伦次的样儿,还真是个醉鬼。”不料,烂醉如泥的郭德成马上接口道:“这头发确实够乱的,还是剃成光头好,那样就痛快了。”

这句话让曾经当过和尚、剃过光头的朱元璋很是不快,觉得自己被侮辱了,尽管他没有当场发火,但心中早已把郭德成当成重点整治的对象,一有不对劲便立刻整治他。

一向小心的郭德成酒醒后想起自己说的那句话,吓得冷汗连连,他清楚地意识到朱元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为了活命,他也不管自己委不委屈,心一横,就跑进寺庙剃了光头。披上了袈裟的他每天照样喝酒,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

朱元璋知道后,便向宁妃夸赞道:“你的兄长可真是个奇男子,我原来以为他并不是真的讨厌自己的头发,现在看来,他的确想当一个醉酒和尚。”

不久后,善猜忌的朱元璋就开始一一处置曾经帮自己打江山的臣子,而郭德成这个逍遥和尚却保全了性命。

郭德成是辅助朱元璋建立新朝的功臣,但他没有因此就要求朱元璋给他大官做,而是采取明哲保身的办法。在被朱元璋猜忌后,聪明的他用了一招破釜沉舟的方法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虽然会让人替他觉得委屈,但比起那些被杀掉的国之功臣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俗话说:“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只争一时之气而无视长远利益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好汉。一个真正的好汉势必是有勇有谋、能屈能伸,且不会为一时得失而斤斤计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