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印度
15579100000010

第10章 首都——新德里

印度首都新德里位于印度北部,东依亚穆纳河(又译:朱木拿河),东北紧连德里旧城(沙贾汉纳巴德),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新德里连同老德里人口共1 280万。新德里原是一片荒凉的坡地。1911年开始动工兴建城市,1929年初具规模,1931年起成为首府,1947年印度独立后成为首都。

城市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城市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伟的建筑群大多集中于市中心。政府主要机构集中在市区从总统府到印度门之间绵延几千米的宽阔大道两旁,白色、淡黄色和浅绿色的小楼,错落有致地掩映在浓荫绿树之中。国会大厦为大圆盘式建筑,四周绕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圆柱,是典型中亚细亚式的建筑,但屋檐和柱头的雕饰又全部为印度风格。总统府的屋顶是个巨大的半球形结构,鲜明地带有莫卧儿王朝的遗风。

城东部亚穆纳河畔,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甘地冢置放在凹形陵园中央,庄严肃穆。城南的尼赫鲁纪念博物馆和图书馆建于1930年,因庭院前有3个手持长矛的古代武士铜像而又称“三偶像公馆”。馆内展出有用各种文字出版的尼赫鲁言论集、著作以及遗嘱、通讯录和他个人的生活照片等。在国会大街的琴佗孟佗公园内,有建于1710年的古天文台,这座天文台共有4组形状奇特的建筑,分别用来测量日月星辰。

在新德里,寺院神庙随处可见,最有名的一座神庙是比拉财团出资修建的拉希米—纳拉因庙。城市西端的康瑙特市场建筑新巧,呈圆盘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业中心。

新德里还是全国交通的中心,有5条国家级公路,6条铁路与全国各地相通,还建有两座机场。

此外,还有艺术宫和博物馆等名胜以及著名的德里大学和不少科研机构。这里的象牙雕刻、工艺绘画、金银绣制、饰品和铜器等手工艺品也全国闻名。

与首都新德里相毗邻的德里旧城是印度有名的古都。早在公元1200年前,印度著名史诗《摩河婆罗多》记载,般度族的英雄们就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世纪,印度王公拉贾·迪里重建此城,德里因而得名。公元1648年,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曾把德里改名为沙贾汗纳巴德。

一、泰姬陵

泰姬陵位于印度新德里东南的阿格拉,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夏杰罕的王后穆莫泰姬·玛哈尔的陵墓。玛哈尔38岁死去,帝王悲痛欲绝,动用了几万工人,耗费巨资,花了16年时间,才在1648年建成泰姬陵。

初见泰姬陵,眼前仿佛一亮。因为泰姬陵完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泰姬陵进入陵园,就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池,洁白的泰姬陵就屹立在水池后面,池水中倒映出它的身影,显得妩媚动人。陵墓的底部是一座7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正方形台基,每边长约100米。台基上是穆莫泰姬·玛哈尔的寝宫。寝宫的顶部是一个巨大的穹形圆顶,直径约有17米。顶端还竖有一座金色的小尖塔,离地面约有80米高。大穹顶四周还有四座较小的凉亭式圆顶,台基四角又有四座高约40米的白色大理石宣礼塔,与中央的大圆顶遥相呼应。

二、甘地陵

甘地陵位于新德里东郊朱木拿河畔,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陵园呈凹形,在陵园正中,静卧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个普通的正方形平台的样子,高约1米,长宽约3米。墓后是盏长明灯,昼夜不熄,这是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陵墓正面刻有印度文:“嗨!罗摩!”这是甘地遇难倒地时喊出的最后两个字,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的英雄,被认为是印度教中保护之神毗湿奴的化身。

陵墓没有任何装饰,极其普通、简朴。然而,每逢节假日,便吸引无数身着白色民族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脱掉鞋子,赤脚走进陵园,深切地悼念陵园的主人。

三、红堡

这个气势宏伟的皇宫在新德里城内,是17世纪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帝王沙杰汗建造的。长约915米,宽518米,因为它的城墙和内部是用红砂石砌成,所以称为“红堡”。

今日的红堡尽管失去了昔日的华丽,拉合尔门的雄伟气势还在,巍巍的红色城墙还有,部分基本结构完好的宫殿似乎还可以窥探出昔日的辉煌气派。自1965年开始,红堡内每星期都有几天晚上举行声光表演。这种表演是利用现代光学原理和音响效果,再现1639年至1947年间印度历史的风风雨雨,值得让人细细欣赏和品味。

红堡的拉赫尔门正对着的路就是老德里著名的商业街,这里的店家和商品与帕哈拉甘地区不同,主要是以德里的当地人作为消费对象。

红堡

四、阿育王柱

阿育王柱

离红堡不远,在朱木拿河畔,一根光秃秃的石柱高高地矗立在一座古堡之顶,这就是有名的“阿育王柱”。公元前孔雀王朝的名君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晓喻子民,曾竖立此石柱。阿育王柱高12.97米,底部直径约1米,顶部直径约0.65米,重27吨。柱表原为镏金,现已脱落。

阿育王柱

石柱顶端则雕刻有不同的图案。在著名佛教圣地鹿野苑竖立的石柱,柱顶是四只相背而踞的雄狮。石狮昂首蹲踞在钟形的倒置莲花上,莲花四周分别雕有牛、马、象、狮四种动物,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种动物又以法轮隔开。

整个柱头以灰色大理石雕成,雕造精美,打磨细腻。雄狮象征着孔雀王朝大一统帝国的威严气势。莲花和法轮则是佛教的象征,表明阿育王以佛法治理天下,教化四方。

这一石柱于19世纪出土后,成为印度民族精神的象征。印度政府1950年决定将其作为国徽图案,以其体现印度悠久文化的自豪感和国家独立的民族感。

可惜的是这一精美的柱头已与石柱分离。该柱原立于朱木拿河东边的米鹿特,14世纪时,伊斯兰教的帝国王命人将其移于德里的王宫。

五、总统府

总统府建于1929年,原名维多利亚宫,印度独立后,改为总统府。总统府是一座气势雄宏的宫殿式建筑,有觐见厅、宴会厅、图书馆等华丽的厅堂,还有无数喷泉水池、亭榭长廊。小山东北的议会大厦和王子公园里的印度门,也都是壮丽的建筑。

总统府

总统府内有一处十分有名的花园,是仿照莫卧儿王朝时代的花园格调而建,故名“莫卧儿花园”。花园分为形态各异的方园、长园和圆园,种有成千上万种名花异草,每年开放期间,来此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走出总统府正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而笔直的“国家大道”,直通印度门。虽然大道只有几十米宽,但分布着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国防部等。另外还有几十座富丽堂皇的王宫。这里绿树葱茏,碧草如茵,清静幽雅。印度门看起来很像巴黎的凯旋门,高48.7米,拱门高42米、宽213米,巍巍雄壮。它是纪念一战中英国和印度的7万名阵亡战士所建。

六、中央公园

康诺特普莱斯是新德里最繁花的商业中心,中间有一个中央公园,公园外围有三层圆环,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圆盘。因而在德里的中国人都称这个地方为“大圆盘”。通过“大圆盘”有八条大道向八个方向散射而去。当年在圆环上设计的都是白色的二层楼建筑,不过现在也出现了高层楼房。

这里汇集了许许多多的店铺、银行、保险公司、旅行社等等。康诺特普莱斯是印度人民和外国游客购物最为集中的地方,这里的店铺多如牛毛。

七、胡马雍陵

胡马雍陵

胡马雍陵建于1556年,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陵墓,也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陵墓主体建筑由红色砂岩构筑,陵体呈方形,四面为门,陵顶呈半圆形。整个建筑庄严宏伟,为印度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精品。

八、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

位于总统府的东北面,外观采用圆盘形状,主体四周为白色大理石圆柱,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印度传统风格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特点。内部墙上是一幅幅记载印度历史的壁画,充满了庄严神圣的气氛。国会大厦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环绕着水池,周围宽阔的草坪上圆形的列柱成排,格调十分高雅,是新德里最美的地方。

九、莲花庙

莲花庙位于德里的东南部,又名灵曦堂,是一座风格别致的建筑,它建成于1986年,是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的教庙。

莲花庙的外貌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庙”。它高34.27米,底坐直径74米,由三层花瓣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边上有9个连环的清水池,拱托着这巨大的“莲花”。莲花庙的内部设置十分简单,只是一个高大空阔的圣殿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等装饰性物件。惟有的是光滑的地板上安放着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长椅。白色是该庙最主要的色调。进庙的教徙以及参观的人也不需进行什么特殊的仪式,只要脱鞋进殿,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后沉思默祷就行。

十、国立博物馆

国立博物馆位于贯穿新德里的王家大道中央南侧,并附有一分馆——亚洲古物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1960年12月建成新馆,虽然建馆时间很短,但其藏品不断丰富,很多稀世杰作珍藏其中,成为世界的著名博物馆之一。

新德里国立博物馆是一座三层楼建筑,雄伟挺拔,主要储存和展示印度史前时代的遗物,佛教与印度教艺术品以及染织品和大量古钱币等。此外,新德里博物馆还陈列有中国、尼泊尔等其他亚洲国家的物品。

十一、哈瑞奎师那神庙

哈瑞奎师那神庙位于新德里市中心。哈瑞奎师那山的哈瑞奎师那神庙,这里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们来朝拜全印度最美丽的神像之一的茹阿妲·奎师那神像;还有这里的博迦梵歌、摩哈帕拉达、博物馆,人们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可以深入地了解印度神秘悠久的历史和宗教。

十二、胜利塔(古都塔)

胜利塔(古都塔)融合印度教及回教色彩、高达73米的高塔,旁边有印度早期的清真寺遗迹。之所以被称为“胜利塔”是因为当年中亚穆斯林成功入侵占领印度后为了庆祝胜利而建成的纪念碑。之后印度进入常达几百年被穆斯林统治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