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15579500000021

第21章 奥地利的文学奥地利的文学简史(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哈布斯堡王朝崩溃,奥匈帝国解体,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在人们思想中引起巨大的震动。探讨哈布斯堡王朝由盛到衰的原因就成为战后文学的重要主题。约瑟夫·罗特(1894—1939)的《拉德茨基进行曲》(1932)和《先王墓室》(1938)是两部内容衔接的长篇小说,描写1859—1938年奥地利的历史变迁。穆齐尔(1880—1942)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1930—1943)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战前奥地利的社会画面,把奥地利社会看作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他不满足于表现社会的外貌,而通过精彩的对话、生动的议论和深刻的心理分析着重揭示人物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他的小说不仅内容深沉,而且写作手法也别具一格,是这个时期奥地利成就最大的作家。

另外,布罗赫(1886—1951)的三部曲《梦游者》(1931—1932)写德国从1888至1918年的发展,试图揭示德国帝国主义崩溃的过程。他对现存世界持否定态度,认为在这个专讲“实用”的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本来的价值。斯特凡·茨韦格(1881—1942)和霍瓦特(1901—1938)是这个时期深受人们欢迎的作家,他们分别在传记文学和戏剧创作方面有所建树。

1938年,希特勒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大部分作家投身反抗法西斯统治的斗争,或流亡国外,或保持沉默。1945年战争结束,奥地利文学在战前文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策兰(1920—1970)和巴赫曼是战后初期的两位著名诗人,他们继承了霍夫曼斯塔尔和特拉克尔的传统。他们渴望在一个虚幻的世界找到真正的“人性”,认为现实世界充满欺诈和谎言,甚至连与现实相联系的语言也说不出任何真实的东西。他们自造语言,用隐语和比喻来表达思想,让读者通过联想和猜测来体会他们最隐蔽的感受。

策兰和巴赫曼的诗在奥地利引起很大反响。维也纳的诗人结成了“维也纳派”进行所谓“语言革命”,他们认为诗歌不再是通过表现现实来激发人的感情,给人以娱乐和安慰,而是进行“语言革命”的试验场所。这些诗人是阿特曼、阿赫莱特纳、吕姆、维因纳和拜尔(1932—1964)等。1960年左右,“维也纳派”的活动达到了顶峰,1964年拜尔自杀以后,就自行解散。

1958年,格拉茨的画家和摄影师等在“城市公园”咖啡馆结成“城市公园论坛”俱乐部。1960年以后,一些作家也加入了这个俱乐部,因而在格拉茨出现了奥地利战后文学的第二个中心,它的成就主要在戏剧和小说方面。战后初年,奥地利戏剧继承了战前古典剧和民间戏剧的传统,西方出现的各种时髦戏对奥地利并无多大影响。1960年左右,“维也纳派”诗人在热衷于写所谓“具体诗”时,有人试图把这种诗的原则和手法运用于戏剧。“维也纳派”的试验并没有成功,而格拉茨中心的作家却完成了这一转变。他们彻底否定了传统的戏剧手法,采用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创作所谓“反戏剧”。这些剧作家标新立异,从事“语言革命”。其中最著名的是汉特克。此外,属于这一派的剧作家还有鲍尔。

战后,奥地利的小说也经历了类似戏剧的发展过程。多德勒尔(1896—1966)继承了战前的传统,探讨奥地利的历史发展。他的代表作《斯特鲁德霍夫梯道或梅尔策和深重的年代》(1951)和《恶魔》(1956)是两部内容呼应的小说,分别展现了奥地利从1911—1925年和1926—1927年的社会画面。战后登上文坛的艾兴格写作超现实主义的小说,贝恩哈特否定传统,从事“试验”。成就最大的是“城市公园论坛”的首领汉特克,他的“反小说”没有连贯的故事,层次错杂,时空混乱,语言含混。“城市公园论坛”的小说家还有弗里施穆特和盖哈尔特·罗特等。

20世纪70年代,萨尔茨堡两位青年小说家英纳霍夫和沃尔夫格鲁伯引起人们的重视。他们写自己的经历,反映下层人的命运,在写作手法上也有现实主义成分。有人认为萨尔茨堡是继维也纳和格拉茨之后奥地利的第三个文学中心,并可能代表奥地利文学今后的发展趋向。

二、奥地利的文学名人

(一)卡夫卡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卡夫卡父亲是百货批发商,“专横有如暴君”。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修法律,1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曾在保险公司任职。1923年迁往柏林。1924年6月3日在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病逝。

卡夫卡在中学时期对自然主义的戏剧和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人的著作发生兴趣。大学期间常与布拉格的一些作家来往,结交了马克斯·布罗德,并在布罗德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曾先后和布罗德夫妇游历意大利、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地。不久接触到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戈尔的哲学著作,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他对中国的老庄哲学也有浓厚兴趣,并在创作中有所反映。

卡夫卡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小说。有代表性的3部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城堡》(1922)均未写完。短篇小说有《乡村婚事》(1907)、《判决》(1912)、《变形记》(1912)、《司炉》(1913年,后成为《美国》的第1章)、《在苦役营》(1914)、《乡村医生》(1917)、《致科学院的报告》(1917)、《猎人格拉克斯》(1917)、《中国长城的建造》(1918—1919)、《饥饿艺术家》(1922)、《地洞》(1923—1924)等。此外,《致父亲的信》(1919)也为人所称道。

由马克斯·布罗德主编的《卡夫卡全集》(1950—1958)有9卷,作者生前发表过的作品只占一卷的篇幅。他临死时曾要求布罗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布罗德违背了他的遗愿,整理出版了他的所有著作,包括书信和日记。

卡夫卡的作品贯穿着社会批判的精神,3部长篇小说尤为突出。小说《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通过卡尔·罗斯曼在美国的遭遇,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劳资对立的现象和工人结社、罢工游行与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的场面,以及都市一隅社会渣滓的活动情景。作者没有到过美国,作品反映的是他虚构的带有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小说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作者自认是“对狄更斯的直接模仿”。

《审判》是卡夫卡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它写一个公民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揭露了带有封建专制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其中有些情节近于荒诞,但对于作者所生活的奥匈帝国的社会环境来说,它反映的却是真实。

《城堡》突出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主人公K踏雪去城堡(官府)要求批准在附近的村子里落户。城堡就在眼前,但历尽艰辛始终不能进入。小说没有写完,据布罗德回忆,卡夫卡原定的结局是K将“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他临终时,城堡才批准他的要求。这个城堡是整个国家的统治机器的缩影。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写中国的老百姓“并不知道现在哪个皇帝在当朝”,却被无形的权力驱使去建造并无实际防御作用的长城,它表现普通人民奴隶般的命运。

短篇小说《变形记》写一个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一只甲虫,因而失去职业,成为家庭的累赘,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地洞》的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动物,它造了一个又大又坚固的地洞,但仍时时担心外敌的侵袭。这部作品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小人物的恐惧心理,他们的生活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人普遍的情绪。卡夫卡塑造的人物往往有一种自怨自艾的情绪,或者表现为对一种强权统治(社会的、家庭的)的畏惧而又无力反抗的懊恼,或者表现为对某种义务不能完成的内疚,《判决》就表现了这一思想。

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是他们之中受欺压、受凌辱的弱者。这些小人物勤勤恳恳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报偿;他们对社会愤愤不平,但又无力反抗。他们孤独、苦闷、恐惧、自疚。这些变态心理是奥匈帝国窒息的政治空气和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更有所发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得到广泛的共鸣,被认为具有时代意义的杰作。

卡夫卡生活在西方现代文艺流派此起彼伏的时期,他的创作手法与这股思潮相呼应。他善于通过奇特的构思勾勒出夸张的画面,他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作品不点明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穿插的故事和场面游离于情节之外,有时记录瞬间的直觉和梦幻,使画面显得支离破碎,主题晦涩不明。这种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在不同程度上为现代派作家所仿效,甚至加以发展。从这一点来说,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对卡夫卡作品的评价和作品寓意的阐释,在研究者中曾有争议。

(二)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2004年,奥地利58岁的女作家、诗人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获得了200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耶利内克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颁奖的布告中说,授予耶利内克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她的小说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和她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以及它们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于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小镇穆尔祖什拉克。耶利内克的父亲是捷克籍犹太裔的化学家,二次大战期间因为参与重要战略工业而躲过屠杀,妈妈出身维也纳富有家庭。因此,耶利内克从小就学钢琴、管风琴等乐器,并学习作曲,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大学研读戏剧和艺术史,同时继续音乐学习生涯。

1967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出版了首部作品集《利莎的影子》,开始在文坛受到瞩目。随后,她参加了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爆发的学生运动,并出版了她的讽刺小说《我们都是囚鸟》。

身兼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的耶利内克,文体很难定义,始终游走在散文和诗体之间,时而赞美,时而咒骂、批判,也包含了剧场和电影般的场景章节。她在1974年推出的首部广播剧作品广受好评。另外,她还于1990年出版了《美好的、美好的时光》、1998年出版了《钢琴教师》等作品。

中国读者接触到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更多的是通过2001年奥地利与法国合拍的影片《钢琴教师》而认识她的。这部由迈克尔·哈尼克执导的影片改编自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1983年创作的半自传式小说。《钢琴教师》在坎城影展大放异彩,并曾竞争过第7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自1901年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只有9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最近一次是1996年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耶利内克获得了1 000万瑞典克郎(约合110万欧元)的奖金。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21岁时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莉萨·沙滕》,随即引起反响。随后,她又先后创作了《情欲》《女情人们》《钢琴教师》等文学作品,笔锋逐渐定格在女性话题上。由于她的作品时常抨击奥地利传统文学以及传统文化风俗,文学界关于耶利内克的争议不在少数。

在她文学创作30余年间,耶利内克着有各类作品近50部,荣获大小奖项共21个。

耶利内克获此殊荣,从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她的作品在欧洲颇具影响,在不少国家都受到普遍欢迎,特别是女性读者对她的著作情有独钟。而她在文笔和格式上又不拘一格,散文、诗歌、小说、剧作、影视脚本等文体的作品都曾在她笔下诞生。

此外,耶利内克本人还有“激进女性”之称,因为她的许多作品都以强烈批评男性的专制和暴力而著称。她的作品多描写妇女如何被毁掉的故事。

瑞典文学院在描述耶利内克的作品内容时说,她的文章常以妇女为主题,而最终都以妇女无能为力为悲剧结尾。文学奖的评委们认为,通过《钢琴教师》等一系列作品,耶利内克展示出了“一个充满暴力与屈从、捕猎与被猎的冷酷无情的世界”。

耶利内克的作品自有其可爱之处,她的小说《乐趣》和《遗孤》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

对于一名作家,或许没有什么会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感骄傲。但对于一名作品未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的作者来说,获奖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阅读他的作品。事实上,此前,耶利内克已经获得了不少国际文学界的大奖,其中以德国为最,因为那里有她的最大读者群。

1986年,为了表彰她对德语文学的贡献,耶利内克获得了联邦德国以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命名的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1998年,德国语言文学学院又授予她德国最重大的文学奖毕希纳文学奖。

与耶利内克的系列小说类似,《钢琴教师》依旧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受难的女性故事。在她笔下,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女钢琴教师艾丽卡年届四十,与性格独断专横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在这个封闭保守、几乎与世隔绝的残缺家庭中,艾丽卡感到压抑苦闷,这种畸形的环境导致了她不得不依靠偷窥和自我虐待来发泄自己的欲望。随后,她的人生因为一个学生的出现而改变了……

小说所要展现的并非病态的情色,也不是张扬性少数派、新女性主义的权力观。冷漠、孤僻,甚至残酷的女教师,因为嫉妒而把锋利的碎玻璃放入女学生的大衣口袋,从而毁掉一个钢琴天才。她对恋人的爱,转变成了强烈的虐待。

2001年,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带着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参加了戛纳电影节,一举获得了第54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最佳男、女主角三项大奖。

导演哈内克对耶利内克这部作品的评价是:“小说讲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女性自我毁灭的故事,它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社会思考与社会批判,能够给人带来很多思索和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