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15579500000023

第23章 奥地利的音乐(2)

音乐史书上称莫扎特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却留下了那么丰富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更进了一步。与格鲁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张“诗必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于歌唱性。不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鲜明而生动。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简练、个性化,在音乐的性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奥地利歌剧艺术的开拓史上立下了不朽业绩。其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

交响乐也是莫扎特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东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总的来说,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领域。它们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四)音乐家族——施特劳斯家族

施特劳斯家族是19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最著名的音乐世家。在浩如烟海的西方古典音乐历史长河中,从未有过一个家族辉煌得如此整齐、璀璨得如此划一。这个群星闪烁的家族,创造了古典音乐的神话,成就了维也纳的音乐传奇。每个新年的第一天,在盛产音乐巨匠的奥地利,在寂静的维也纳森林旁,在蓝色的多瑙河畔,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里,施特劳斯家族那华丽璀璨的乐音总能如时地响起。难免令人产生如此的联想:听啊!老约翰·施特劳斯带领他的三个儿子,在向全世界祝贺新年,道万福呢!

现在通常提到的作曲家施特劳斯父子,是指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和他的三个儿子,即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和爱德华·施特劳斯(1835—1916)。为了区别都叫约翰的施特劳斯父子,人们习惯在他们名字的前面分别加上“老”字和“小”字。

1.老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祖父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维也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1849年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150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在他们之前,圆舞曲比较慢,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是一样的;而维也纳圆舞曲,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速度一般用的是小快板。从结构上讲,维也纳圆舞曲比一般圆舞曲复杂一些,它由序奏、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而每首小圆舞曲又有两个旋律,它们还带反复,形成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乐曲表达内容也比较深刻,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写上了上百首圆舞曲,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莫过于《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这支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写成的,编为作品228号。小约翰·施特劳斯现在一般提到作曲家施特劳斯父子,是指老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三个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这里的“老”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因为父子俩人都叫约翰。为了区别他们,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老”“小”这么两个字。

2.小约翰·施特劳斯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大儿子,他的两位弟弟约瑟夫·斯特劳斯和爱德华·斯特劳斯也是著名的音乐家。不过小约翰是整个家族中成就最大,名望最高的一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并为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圆舞曲之王”的称号是由于他把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的一项高尚的娱乐形式。此外他的作品的艺术成就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们(例如约瑟夫·兰纳和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更为人所熟知。他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

1844年他组成了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

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安娜波尔卡》等120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作有《雷鸣电闪波尔卡》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他的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银行家而不是一个音乐家。尽管如此,他还是从小暗地里学习小提琴。有意思的是,他的小提琴老师正是他父亲的管弦乐队的首席小提琴师弗朗茨·阿蒙。然而,他的父亲还是在一天发现小约翰把时间“浪费”在了音乐上。据小约翰·施特劳斯本人回忆,接下来场面相当的可怕,而且他的父亲对他的音乐理想没有任何兴趣。然而老约翰并没有让家庭不和的意思,他只是认为作为音乐家的生活太严酷了,不希望儿子以后也与他一样过这样的生活。最后,在小约翰17岁那年,老约翰与他的情妇埃米莉·特兰布施离家出走。这样,小约翰能够专心从事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了。

之后,小约翰向开办私人音乐学校的约阿希姆·霍夫曼教授学习了对位法和和声技法。在与指挥家约瑟夫·德雷施勒学习和声时,他的天赋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同样,他在他的另外一位小提琴老师,维也纳宫廷剧院的芭蕾舞辅导教师安东·科尔曼那里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由于这些人士的高度评价,他成功地从权威人士处得到了公开演出的不成文许可。随后,他很快在“Zur Stadt Belgrad”酒馆(维也纳的音乐家们寻找职位的固定去处)招募了充足的人手以扩充他的乐团。然而由于他父亲的巨大影响和势力,几乎没有任何剧院提供给小约翰演出的合约。最终,小约翰终于说服了维也纳的一家剧院,提供给他一个初次亮相的机会。当地媒体疯狂地报道这场父子间的“施特劳斯家族内战”。老约翰本人对儿子不服从了他的对儿子的愿望极为恼怒,一怒之下他决定在有生之年永远不在这家剧院登台演出,尽管这家剧院是他早年多次演出的辉煌成功的见证。

3.约瑟夫·施特劳斯

约瑟夫·施特劳斯(Josef Strauss,1827—1870),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之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在苏格兰中学读书,1844年就读于综合技术学校。开始时他还专搞建筑绘画。1853年7月23日,约瑟夫在施佩尔娱乐场的花园里作为施特劳斯乐团的指挥首次登台。他的第一首圆舞曲的标题《最先和最后者》还表明,这可能只是一个为时不长的插曲。可是接着他就创作了富有个人特色的绝美的圆舞曲——《天体之声》《奥地利乡村的燕子》《我的一生是爱与乐》《谵妄》以及其他引人入胜的作品,如著名的波尔卡玛祖卡《女人的心》等。音乐学家常把约瑟夫·施特劳斯称作“小调作曲家”。他确实如此,可是他的作品大都是用大调写的,汉斯·魏格尔在其《奥地利的大调》一书中说,约瑟夫·施特劳斯的作品忧伤而又热情;霍夫曼斯塔尔也说,约瑟夫的作品“一半是欢愉,一半是忧伤”。

4.爱德华·施特劳斯

爱德华·施特劳斯(1835年3月15日—1916年12月28日),奥地利的轻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幼子,家中昵称为艾迪(Edi)。父亲去世时他才14岁,正在读文科中学,准备考“东方学院”,他想从事领事工作。他也十分喜爱音乐,他观看了燕妮·林德的客串演出之后,就成了歌剧院热情的常客,并开始学习作曲,学奏小提琴和竖琴。

1855年2月小约翰施特劳斯让他20岁的弟弟首次登台亮相。爱德华在苏菲游泳馆大厅演出的需由二台竖琴伴奏的圆舞曲《嘲讽》中担任首席竖琴手。作为指挥他是1859年2月5日首次在苏菲大厅同观众见面的。在这次“无尽头的一天”大型舞会中,爱德华引起了轰动。他长得眉清目秀,喜穿漂亮的黄色大衣,手戴白色手套,留着山羊胡须,酷似拿破仑三世,不久维也纳人就称他为“漂亮的艾迪”了。作为作曲家,他远不如两位天才的哥哥。

在施特劳斯父子的音乐作品中,奥地利的自然风光、社会生活以及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都能在乐曲中得以升华,人们不难体味出奥地利人热情、欢快、乐观、诙谐的性格。这些音乐作品虽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乐曲中欢快愉悦、浪漫典雅的情感却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的心灵之声。在辞旧迎新之际,将施氏家族的音乐作品作为新年音乐会的主旋律,的确是奥地利人献给全世界人民一份优雅的贺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