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15579600000019

第19章 瑞士的风俗(2)

3洗礼后的庆祝

小孩受洗后照例要庆祝一番。在瑞士这主要是家庭内部的事,人们一般并不为此大宴宾客。庆祝的方式可能是家宴,也可能是冷餐或茶会,并无一定之规。到场的人除本家成员外,当然少不了教父母。如果再有别人,也是少数的至近亲朋。

被邀请的人都要给小孩带一些礼物,一般是玩具、衣服之类,也可以给小孩买一件将来有用的东西,如儿童画册等等。教父母送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一些。过去,如果婴儿是女孩,教母有时送她一把银勺,并且其后每年再送同样的一把,直到送满20把为止。这样,等那女孩出嫁时她的嫁妆里便已经有一套银勺了。但这一风俗和在别的西方国家一样,可能因为太昂贵或太费心,已经逐渐消失了。在瑞士代之而起的是:教父母为婴儿在银行中存上第一笔钱、开立他一生中第一个银行账户,既有纪念意义又鼓励他养成储蓄的习惯。

三、瑞士的婚俗

1.择偶

今天瑞士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互相接触,从而在异性中寻找自己的伴侣。同学、同村、同事或经过亲友介绍,在跳舞、旅行、滑雪等文娱活动中互相结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和恋爱的过程后,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择偶的充分自由。这和其他现代国家没有两样。

这种自由在过去要受到一些限制:门第与财产的考虑、新旧宗教的异同、地域观念的影响,都可能影响青年们的终身大事。别的国家也多少经历过类似的发展阶段。

很多年前,那时瑞士还是一个农业国家,青年农牧民的劳动非常艰苦,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时间去追求配偶。但是当时每年总有几个星期日举行群众性的舞会,小伙子便趁此机会选择自己的对象并对她表示追求之意。据19世纪初一个瑞士学者介绍,当时在伯尔尼州以及其他一些农村地区有一种习俗:“此时小伙子便长途跋涉在夜间去少女家‘拜访’,有时结伙同行,有时只身前往。他来到对象的窗下,先与她隔窗密语。如果女孩子也有意,便叫小伙子跳窗而入,并且用樱桃酒款待他。以后的事,据说绝对无伤大雅。”作者接着写道:“我非常乐意接受这种说法。但一个身强力壮的农村小伙子,走三四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只是为了一夜的精神友情,我总觉得难以置信。事实上,以后往往出现一些迹象,显然与精神友情无关。但最后的结果,一般还是双双进了教堂,总算令人告慰。”作者还说,这一求偶习俗也有时难免因男子之间争风吃醋而发展到大打出手,引起警察的干预。但一般说来,大家还是“照章办事”,安安静静地各自去找自己的姑娘。

这一习俗也说明,瑞士一些农村,在很多年前,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还是相当自由的。

2.婚礼

瑞士的婚礼有两种。一是到市镇主管婚姻登记的机关去登记,负责官员为新婚夫妇举行“民政婚礼”;一是在自己所属的教堂由神甫或牧师主持举行传统的“教堂婚礼”。从法律上说,民政婚礼是完全必要的,只有经过民政登记婚姻才算有效。法律并不要求再举行一次“教堂婚礼”。但迄今为止,一般瑞士人,尤其是天主教地区的居民,在结婚时一定要举行教堂婚礼才算办得圆满。

两种婚礼都要在一定期限之前由市政厅或教堂预先公告。公告期内,社会上的人可对婚姻提出异议,以免发生重婚或其他情况。

“民政婚礼”可以不举行仪式,如有仪式也比较简单。法律规定至少要有两名证人在场,亲友们一般当然也要出席。负责的市镇官员先向新人讲解《婚姻法》的主要内容,并照例询问二人是否愿结为夫妇,二人分别回答“愿意”。接着,他为新人祝福,然后和证人等在结婚证书上签字,婚礼即告结束。教堂婚礼一般说来就比较隆重,这在西方各国不论新教旧教都基本一样。婚礼中的新娘和新郎婚礼开始时,新郎站在圣坛前等候新娘,他并不陪同新娘走进教堂。新娘则伴随着大风琴演奏的“结婚进行曲”,挽着她父亲或哥哥或家属中另一男性近亲的手臂,徐徐走向新郎。在面向圣坛及神甫(牧师)时,新郎站在新娘的右边(而不是左边)。新人可能分别有男女嫔相陪同,也可能没有。

此时,神甫或牧师为新婚夫妇祝福,并分别问双方是否愿意以对方为夫(妻),“一直到死永不分离”。二人分别回答“愿意”。然后新婚夫妇交换戒指、接吻。主持人祷告,说“阿门”之后与新人及主要亲友进入耳堂签署登记簿。随后,新娘挽着新郎的右臂,伴着再度奏起的“结婚进行曲”,走出教堂,仪式遂告结束。

婚礼时,新娘一般穿白色纱衣,新郎穿黑色礼服。但也可以不穿这么正式的服装。

3.婚礼的庆祝

在瑞士,平常车辆不准无故鸣喇叭,而结婚车队却一反常规,嘟嘟之声不绝于耳,车上的人嬉闹欢笑,还不时向街上行人投掷奶糖。其中有的车会拉出车上的天线,天线头上拴着一朵白纸花,在风中不住飘晃。在我国习惯于把白色和丧礼联系在一起,但在瑞士是相反的意思,这是刚结了婚的新郎新娘和参加他们婚礼的亲友们,刚从教堂或登记处出来,正在前往婚宴的路上。他们故意招摇过市,违反交通规则乱鸣喇叭,但此时没有人会过问。他们投出糖果,和我国新婚夫妇请人吃糖的含义一样。此外,瑞士人还相信,谁要捡到吃了便会“情场得意”。这样一次招摇过市的“游行”,也可不用汽车而组成一个自行车队,也飘扬着白花穿过市区。

婚后的聚会可繁可简,一般还是以宴会为主,也可以举行冷餐会或较丰盛的茶会。

4.结婚礼品

亲友结婚总不免要送礼,这在我国有时很伤脑筋。送礼的不知送什么好,新婚夫妇往往想要的得不到,而不缺的东西却一下得到好几件。在这方面,讲求实际的瑞士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

预备结婚的人照例会购买一本礼品册。这册子每页都是一式两份。新人(主要是新娘)把他们建立新家需要的东西,譬如一个盘子、一只锅、两个玻璃杯……每页一项写在册子里。预备送礼的亲友们先来找新娘要这个本子,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其中一页撕下,并在存根上注上自己的名字,表明这是他预备送的礼品。

这样就避免了“送非所需”或送礼重样的情况。长期以来大家都这样办,所以新人自己开单要礼也不感到有什么“不好意思”。事实上一般开列的礼品大都是家中实用而又不过分昂贵的物品。如有人觉得和新人关系特殊,当然不受此限,可以馈赠比较贵重的礼品。瑞士一般亲友间不兴用现金代替新婚礼品的作法。

四、瑞士的丧俗

婚丧嫁娶是人生旅途中的大事。一个人可能不嫁不娶,独身终生,但有生就有死,死后要发丧,瑞士自不例外。

1.丧礼

瑞士人家如果有人去世,便和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

过去,把死者从家中移往教堂要列队而行,在教堂举行丧仪后还要组成出殡的行列,绕道走近墓地安葬。近年来因为瑞士路上汽车流量大增,丧葬行列有碍交通,在城乡各地都已陆续取消了。

现在瑞士的殡葬仪式,新旧两教都主张在教堂内举行。有些地方除了主要教堂外,还另有一个小点儿的教堂,专供这类事情使用。届时,死者的棺木已经停放在教堂外的门廊下,教堂在半小时以前敲起丧钟,提醒死者的亲友们追悼时间到了。各亲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就在门外献给死者。此时家属向来者致谢,把花圈摆在棺材四周,零散的鲜花则铺在棺材上面。

追思的宗教仪式由神甫或牧师主持在教堂内举行,除了读经、讲道外,还宣读由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平。

在仪式进行的同时,原来停放在教堂门口的灵枢便被拉走,由掘墓人在教堂后面的公墓处指定穴位安葬。如果是火葬,也在此时拉到火化场,但骨灰要过两三天才能领回入土。

仪式完毕,众人到墓地转一圈,看看死者安息的地方。然后死者家属请参加仪式的亲友到饭馆用饭。参加丧礼的人可多可少。一般说来老年人交往较少,死后被邀观礼者可能只有二三十人。死者如果正在青壮年或亲友较多,一般要请五六十人。名门望族愿意大办者,当然人数更多。

2.送礼、吊唁、墓地

应邀参加亲友家的丧礼,唯一可送的礼物就是鲜花。在瑞士,可以送成束的鲜花,也可以送鲜花做成的花圈(瑞士人不兴用纸花做花圈)。如果送花圈,饰带上要写上死者及吊唁者的名字,题词大都是“安息吧”“永别了”之类的词句。

在瑞士(以至整个西方),出席丧礼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服装,要穿黑色的丧服,起码也要颜色深沉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领带,以示哀悼之意。丧礼上忌讳艳丽的服装,但并不忌艳丽的鲜花。瑞士的公墓在和暖的季节里更是百花齐放、群芳吐艳。每一块墓碑前都种着不同的鲜花,红的、黄的、白的……在阳光中献媚,在微风中摇曳。这花的世界既是对死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慰藉。

瑞士的公墓都在教堂主要建筑的后面或旁边,目前也有“人”满之患。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一般规定只能埋葬10—20年。到了期限,家属要移走自行处理,好给后来者腾出穴位。对本地有突出贡献而令人怀念的人士不受此限。

老朋友如多年不见,其间难免有人作古。如果朋友丧失的亲人生前曾与你相识,再相逢时最好能到墓地一去,这样礼貌才算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