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德国
15579700000018

第18章 汉堡

汉堡位于德国北部入海口120千米处,面积755平方千米,有170万人口,是德国最大的海港和外贸基地。汉堡距今已有1 000多年历史,是德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该市的造船、进口原料加工、炼油、航空航天、电子、精密仪器、光学及化工企业众多。汉堡既是新闻媒介及银行业的中心,又是著名的文化、艺术大都会。德国最重要的电视台、杂志社、新闻社都在汉堡。汉堡在811年前后卡尔大帝时期(称为哈玛堡)建立后于1189年上升为拥有关税和经济特权的贸易城市。作为“汉萨”最早的成员之一,汉堡是这个贸易同盟在北海最重要的转运地点。西吉斯蒙德和马克西米利安两位皇帝分别在1410年和1510年使其成为御属和自由城市。帝国皇家最高法院在1618年宣布汉堡为自由帝国城市,而丹麦在1768年才承认这个决定。

汉堡至今保持了它的主权国家的特点。国王和诸侯从未在汉堡统治过:在这个邦国进行治理的总是公民们自己。1842年的毁灭性火灾、不断实行现代化的决心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座建筑物鳞次栉比的古老贸易大都市的特征所剩无几。重要的建筑有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米歇尔”的晚期巴洛克式的米夏埃利斯教堂——其132米高的塔楼是城市的标志。一个特殊的文物建筑是上世纪末砖砌的港口老货栈区。如今单个的建筑并无特别的魅力,吸引人的是在城市中心被截成两座湖泊的阿尔斯特河畔蔚为大观的全景以及辽阔大川易北河畔港口和房舍的混杂景象。汉堡同时也是一座文化城市。1678年这里建立了德国第一座固定的歌剧院: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年)在汉堡将他的第一出歌剧(“阿尔米拉”)搬上了舞台。格奥尔格·菲利普·特勒曼和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曾在这里从事过创作。汉堡的一位名望的子弟是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1897年);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尔迪(1809年生于汉堡)也是和这座易北河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在英国和法国的影响下,汉堡曾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先行者。和戈特霍尔德·埃弗莱姆·莱辛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德国国家剧院(“汉堡戏剧学”1767—1769年)建于1767年,主要以演出莎士比亚剧本而获得声望。“明娜·冯·巴尔赫姆”(莱辛)和“堂·卡罗斯”(席勒)在这里首次演出。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普斯托克(1724—1803年)和马蒂亚斯·克劳迪乌斯(1740—1815年)是当时汉堡的文学“指导”。在19世纪的反动时代,汉堡人尤利乌斯·堪佩出版了海固里希·海涅以及“年轻的德国”其他“叛逆”作家的著作。

汉堡同时也是德国北部的银行中心和德国最大的保险业城市之一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领事馆城市,总领事馆和领事馆超过95个。位于市中心的“会议中心”交通便利,是欧洲最现代化和最受欢迎的会议场所之一。直接与之相连的博览会展馆更加提高了它在重要的专业展览会范围内的吸引力。汉堡也是德国的媒体经济中心。这个行业的大约6 000家企业雇用职工大约5万人,此外还有许多非固定工作人员。最近几年中,通讯部门是汉堡扩张最迅速的经济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