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学妙用博弈论:最奇妙的19个博弈策略
15593300000011

第11章 蜈蚣博弈:理性人的逆向思维

逻辑是一切演绎推理的基础。也许最有趣的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通过严格推理发现事情的真相,而是运用无懈可击的推理和论证把自己送进死胡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推理过程出现了纰漏,还是逻辑本身存有潜伏性的致命缺陷?

任何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逻辑思维是很理性的,也是很有趣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它时时刻刻都让我们放心。一般人是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的,但是,同时也应该谨记,逻辑思维弄不好也会把自己套住。

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有其双面性,理性与非理性同等重要,关键就看你如何甄别与运用。

理性思维VS非理性思维

在特定情况下,"非理性"似乎是一个贬义词。可事实上,很多事情运用理性思维是无法解决的,只有运用"非理性"的思想和行为才能使事情顺利解决。而且,从策略角度上讲,这种拒绝合作的"非理性"行为也是可取的。

事实上,聪明人都不会将事情做绝,而会恰当地把握火候,古代的"明君"轻徭薄赋,也正是这个道理。只有那些昏君、暴君才会横征暴敛,因为他们把百姓看得太"理性"了,认为人民只要能够活下去,就不会拼死造反,这种推断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他们无法拿捏好理性"临界点"的确切位置,结果一不小心,就造成官逼民反、玉石俱焚的结局,这个结果当然不能说老百姓不够"理性"。

有这样一则广告:"一辆宝马车以一美元出售。"初看广告,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虚假广告或是广告登错了,再不然这个卖车人就是疯了,否则,谁会做这样亏本儿的买卖呢?更何况一美元连广告费都不够。但是,有一个年轻人却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广告,于是,他就按着地址寄去了一美元。果真,他得到了那辆宝马车,而且几乎是辆新车。原来,卖车的妇人刚刚失去了丈夫,在丈夫的遗嘱中,这辆车的继承人却是他的情妇,这彻底激怒了妇人,于是,这位妇人便以一美元的价格卖掉它,然后按照遗嘱吩咐将一美元转交给丈夫的情人,以发泄心中的怨气和醋意。

博弈思维者是不会相信这则广告的,因为他们想问题的原则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将对方看成理性的人。但是,生活中无奇不有,没有任何规定要求人们的思维必须是理性的,这就说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并不完全是理性的,这就证明博弈思维并不总是有效的。

进行博弈思维的基础是人具有理性思维,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理性思维并不能使我们的利益最大化,甚至还会阻碍我们获取利益,而非理性的思维则能够使我们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是一个"分100元"的博弈:两人分100元钱,规则为一个人提出分钱方案,另一个人表决。如果表决人同意,那么,就按提出的方案来分;如果表决人不同意,两人都将一无所获。例如,如果甲提出方案,乙来表决,如果甲的方案为:我60,你40,即甲得60元,乙得40元。如果乙接受这个方案,那么,甲将获得60元钱,乙获得40元钱;反之如果乙不同意这样的分法,那么两人都将一无所获。

甲在提出方案时,就已经猜出了乙的反应,甲会这样想:根据"理性人"的假设,无论我提出哪种方案,乙都会同意的,除非出现这样极端的情况:自己独自占有100元,不给乙分一点。因为乙同意了还有一点所得,而不同意则一无所获--当然,此时甲也将一无所获。所以,甲得出结论:分给自己9999元,留1分给乙,即方案为甲9999元,乙001元。乙同意了还有1分钱,如果不同意将会是零回报。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乙,对方将你看成是"理性"人,他可能就会给你留下1分钱,因为他认为你会接受这个方案。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非理性"的人,分配的方案就会是另一番情景。

当对方考虑分配方案时,如果你是一个"非理性"的人,你就会认为这是一个不合理的分配方案,从而不接受这个方案。如果对方事先就知道你是一个"非理性"的人,那么,他就担心你会拒绝,为了不让你拒绝,他是不会提出只给你1分钱的方案的。此时,你所得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你的胃口,或者说是你非理性的程度。

通常来讲,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是,你是一个极度理性的人,如果对方知道你的这个特点,就会毫不犹豫地提出9999∶001的方案。对这样的方案,如果你不接受将会一无所获;如果你接受还能得到1分钱。作为极端理性的你来讲,一定会接受这种方案的。二是,你是一个极端非理性的人,想必这种方案你一定不会接受的,你会明确表示自己要得到全部,否则将坚决否决任何方案,如果对方是一个理性的人,那么,他会无奈地提出001∶9999的方案,即自己得一分钱,将其余的9999元留下来给你。

在实际游戏中,人们均会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思维,这也是常识性知识,即为什么在实际分配当中不存在9999∶001或是001∶9999的分配结果。

由此可见,"非理性"思维有时候在博弈当中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这个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有其可以利用的好处。在最后通牒博弈中,你的"非理性"资源与最终判定权会一并构成博弈的基础。

毋庸置疑,博弈思维有其局限性,善于运用博弈思维的人都是精于算计的人,但是,有时候博弈思维并不能真正达到目的。就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博弈思维在何时无效,它的限度又体现在哪方面?当对方不存有理性思维或是不完全理性时,博弈思维就有其局限性。当我们作为策划家进行博弈时要时刻牢记,虽然对方与我们具有一样的目标,而且都是理性人,但是有些时候人们的思维不总是理性的,此时,博弈思维的基础就不成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博弈思维反而有害。

因此,在某些时候,博弈论很难解释或者分析人在情感领域内的行为。

有人说:"恋爱中女人的智商为零。"在情感领域内,人的某些行为是非理性的,此时,人的博弈思维也是无法正常施展的,如果一个人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也采取博弈思维,那倒是很可怕的行为。

适度的非理性思维能够带来某些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一点在谈判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谈判其实就是一个合作性的博弈。通常来讲,合作比不合作带来的效益要大许多,但是,如何分配这个合作所带来的效益就需要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是对方的最佳选择,那么,这个谈判结果往往就取决于双方的"非理性"程度,当然,这个"非理性"程度要成为双方的"公共知识"。

知晓5年后,便知今天时

一位犹太商人用价值50万美元的股票和债券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1美元的贷款。乍一看,这位犹太商人的做法不合常理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但是,当你明白其中的缘由后就会为这个犹太人的聪明所折服。

以50万美元换取1美元的贷款,其真正目的是:让银行替他保存巨额的股票和债券。按照常理来讲,如果将有价证券等贵重物品交由银行来保存,则需支付必要的费用,但是,犹太商人却有悖于常理,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节省了昂贵的保险柜租金,而且一年只需支付6美分的贷款利息,就可以将贵重物品安心地存于银行中,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逆向思维在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例如:很多人在择业的过程中都会深深陷入迷惘之中,不知道今后该何去何从,但是,生活还需继续,它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更不会因为你的迷惘而向你敞开通向成功的大门,相反,它还会为你设置重重障碍,使你更加焦头烂额,更加不知所措。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理想也不是凭想象就能够实现的,所以,当你用正向思维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时,不妨使用逆向思维,开始新一番的思考。

他是唯一获得格莱美音乐大奖提名的华裔流行歌手,也是"Billboard"上第一位亚洲歌手,他就是曾经响彻一时的台湾歌手李恕权。在他的《挑战你的信仰》一书中,讲述了自己成功历程中所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

1976年冬天,19岁的李恕权在休斯顿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里工作,同时,还在太空总署的旁边--休斯顿大学里主修电脑。那时,他一天24小时几乎全部用在工作、学习、吃饭、睡觉上,但是,只要有1分钟空闲,他就会将精力放在音乐创作上。

李恕权自知写歌词不是他的专长,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他四处寻求一位善于写歌词的搭档与自己一起合作。就这样,他结识了一位叫凡内芮(ValerieJohnson)的好朋友。

在他创业之初,凡内芮给了他很多帮助和鼓励。在德州的诗词比赛中,凡内芮获得了无数次大奖。李恕权在与凡内芮合作时,创作了许多好作品,一直到今天,李恕权还认为这些作品中充满了无限的特色与创意,令他爱不释手。

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凡内芮热情地邀请李恕权到她家的牧场中烤肉。凡内芮的家族拥有庞大的牧场,虽然她有殷实的家庭背景,但为人却十分谦和有礼,这一下子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更让李恕权打心眼里佩服她。

因为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凡内芮更了解李恕权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然而,面对那个遥不可及的音乐界以及强大的美国唱片市场,两人都束手无策,一点门路都没有。

两人坐在草坪上闲聊时,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突然间,凡内芮冒出了这样句话:"Visualize,Whatareyoudoingin5years?"﹙想象一下5年以后你在做什么?)

李恕权愣了一下,这时,凡内芮转过身来,用手指着他,说道:"嘿!你现在告诉我,你心目中'最希望'自己5年以后在做什么,你那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

李恕权还没来得及回答,凡内芮又抢着说:"別着急回答,你先仔细想一想,等完全想好了再回答我。

沉思几分钟后的李恕权说道:"第一,我希望自己的唱片能够在市场上销售,而且很受欢迎,并且得到众人的肯定。第二,我希望住在一个拥有很多很多音乐的地方,而且还能够与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内芮说:"你确定是这样吗?"

李恕权十分坚定地回答道:"Yes!"

凡内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这个目标,我们不妨将目标倒着推算,如果第五年,你想你的唱片在市场上销售,那么,你第四年就一定要与一家唱片公司签约。那么,你第三年就一定要有一部完整的作品,这样才能够将作品给众多唱片公司试听,对不对?那么,你第二年就一定要有一部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至于第一年,就一定要将准备录制的作品全部编曲并排练就位。至于你第六个月,就要将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润色好,然后自己逐一筛选。到了你第一个月,就要把目前的几首曲子抓紧时间完工。那么,你第一个礼拜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整理出一个清单,计划哪些曲子需要整改,哪些曲子需要完工。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工作了。"凡内芮笑着说道。

"哦,对了,你刚才不是说,你想生活在一个拥有很多音乐的地方吗?然后与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是吧?"凡内芮急切地补充道,"如果按照计划发展下去,第五年你已经与这些人一起工作了,那么,按计划,第四年就应该有自己的工作室或是录音室;第三年就要能与圈内人士一起工作;第二年应该住在纽约或是洛杉矶,而不是德州。"

转年就到了1977年,那时,李恕权辞掉了令许多人羨慕不已的太空总署的工作,只身离开了休斯顿来到了洛杉矶。

真是无巧不成书,说来也奇怪,不是恰好的第五年,准确地说应该是第六年,那是1983年,李恕权的唱片开始在亚洲销售,而且他一天24小时几乎都在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一起工作。

李恕权的第一张唱片专辑《回》首次在台湾由宝丽金和滚石联合发行,而且连续两年蝉联排行榜的第一名。

这就是一个成功人士5年的逆向推理过程,实际上,时间可以延续或是缩短,但整体思路却是一样的。

从此以后,每当你困惑时,首先要冷静下来问自己:5年后"最希望"看到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自己都无法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又有什么权利要求上帝或是其余人为你选择或是帮你开路呢?别忘了,在任何人的生命中,上帝都已经将所有的"选择"权转交到我们的手上了。

如果,你还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我的生命会是这样?""为什么我的生命不是那样呢?"此时,你不妨反问一下自己,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连目标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么,你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上帝或是他人为你安排呢?如果没有目标,即使身边的所有人都热心地为你摇旗呐喊或是敲锣打鼓,爱你的上帝也顶多会施舍一些慈悲的安慰给你。

有这样一则调查:美国哈佛大学一批优秀的学生毕业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论能力、智商、学历等他们都相差无几,在临走出学校时,哈佛大学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通过总结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60%的人--目标含糊;

27%的人--没有目标;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长远的目标。

一晃25年过去了,在这25年内,他们各显神通。25年后的某天,哈佛大学再次对当年那批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3%具有长期目标的人,他们在25年间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行业领袖或精英人才。

10%具有短期目标的人,他们在25年间不断地实现着各自的目标,都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一般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目标含糊的人,生活和工作都比较安稳,但是没有什么大的业绩,他们一般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至于27%没有目标的人,生活得很不如意,而且常常怨天尤人,抱怨世界、社会、他人,他们总是说"没有人给他们机会"。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情况呢?其实,他们之间的差距仅仅在于25年前是否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有些人很清楚,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目的同等重要,凡事如果确定了目的,若是正向思维无法推理,那么,我们就不妨使用逆向思维,这样一来,就可知道我们今天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坐着发呆,不知如何是好。

没有目标的人,生活就会诅咒你一辈子,让你一辈子为那些有目标的人工作,事实就是如此,其实,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人生博弈,如果想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那么,先写出4~10个目标,然后找到一个核心目标,并且依次排出重要性,然后制定出一些详细的计划,最后只剩下一件事情,那就是依照计划行事。反之,如果没有计划,生活将会变得杂乱无章,人生也不会有多大成就。

狡猾的"萝卜加大棒"

一家大型公司,虽然已经是上市公司,但却依旧保留着过去家族式的管理模式,5名董事会成员全部听命于创办人的10名孙辈。智者就是智者,创办人早就意识到孙子和孙女之间会发生冲突,同时,还预见到公司可能会受到外来者的威胁。于是,为了防止家族内讧和外来者的进攻,创办人要求董事会的董事任职时间必须错开。这就意味着即使你在短时间内得到公司的全部股份,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董事会的位置,相反,你只能取代那些任期即将届满的董事。5名董事各有5年任期,但是,届满的时间不一,外来者至多能够一年夺得一个位置。

从公司的制度来看,如果你想完全掌控董事会,那么,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夺得多数席位,从而掌控这家公司。当然,常人能够从表面看到的,创办人自然也会想到,于是,他又担心如果劲敌夺取了全部股份,这个任期错开制度将会马上被篡改,因此,创办者又附加了这样一个条款:董事会的选举条例只能由董事会成员修改,当然,5位董事会成员可以提交一份建议,而不需要得到另一位成员的支持。

条款规定,投票次序必须沿着董事会会议的圆桌按顺时针进行,同时要求一份提议必须获得董事会至少半数的选票,即50%的支持才能通过,缺席者按照反对票计算。董事会成员只有5名,这就意味着一份建议至少要得到3人以上的支持。

最为关键的是,条款同时还规定董事会成员提交的建议,如果没有被通过,无论建议的内容是什么,此人都将失去董事会的席位和股份,他的股份将被其余四人平分,与此同时,任何向这份建议投赞同票的董事,也将失去他在董事会的席位和股份。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十分苛刻的条款还是十分奏效的,将内讧者和敌意收购者统统排除在外。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如今,海岸公司的海贝壳先生通过一个敌意收购策划成功地购买了这家公司51%的股份,而且海贝壳先生在年终选举时投了自己一票,顺利地成为该家公司董事会的成员。

不过,乍一看,即使海贝壳先生当上了董事,也不能威胁到董事会的地位,毕竟海贝壳先生要以一敌四,而且个个都是强敌,但是,奇迹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

在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上,海贝壳先生提议修改董事资格,这是董事会首次就这样一份建议进行表决,出人意料的是海贝壳先生的建议不仅得以通过,而且还是全票通过!就这样,海贝壳先生最终取代了董事会。

是什么原因让董事会其余四位成员全部认可这份建议呢?原来董事会其余4位成员为了得到一份被称为"降落伞"的微薄补偿,被悉数扫地出门。在他们看来,这不是想不想得到的问题,而是"要"和"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不要,他们最终将一无所获。

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海贝壳先生是怎么做到的呢?博弈论的逆向思维,正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海贝壳先生为了确保自己的提议被认可,就从圆桌的尾部开始盘算,确保最后两位董事能够赞同这份提议,只要最后两位能够投赞成票,那么,海贝壳先生的提议就足以获得通过,因为海贝壳先生将以一张赞同票拉开整个投票表决的序幕。

为什么其余四位董事一定能够同意此提议呢?原来,海贝壳先生的修改方案是一份狡猾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提案,"胡萝卜"只是他设置的诱饵,结果上钩的四位对手全部尝试到了"大棒"的滋味。海贝壳先生的提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假如这份提议全票通过,那么,意味着海贝壳先生可以重新组建一个董事会,此时,每位被取代的董事都将得到一份微薄的补偿。假如通不过,投反对票的董事就要离开。

第二,如果提议以4∶1通过,那么,唯一反对者将会被踢出董事会,而且不会得到任何补偿。

第三,如果提议以3∶2通过,海贝壳先生则会将自己51%的股份平均分给两名投赞同票的董事,此时,持反对票的董事也要被踢出董事会,而且同样不能得到任何补偿。

到这里,这个博弈论的逆向思维就可以划上圆满的句号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缘由。

假设投票出现2∶2平局的话,就要看最后一位投票者如何投票了,如果他投了赞成票,那么,他本人就会获得25%的股份;反之,如果他投反对票,海贝壳先生的财产以及另外一名投赞成票的董事,他们的股份将被其余3名董事平分,这样投票者将得到(51%+125%)/3=211%的股份。设想,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股份,他当然会选择投赞成票!

说到这里,大家自然就能够运用逆向思维推出最后的结果,即预知出如果出现2∶2平局时,最后一位投票者自然会选择投赞同票。

前面说的是最后一位投票者,现在我们来说一下第四位投票者面对的两难境地,轮到他投票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第一,海贝壳先生自己投了一张赞同票;

第二,有两张赞同票;

第三,有三张赞同票。

假如只有1张赞成票,第四个人自然能够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不会捞到任何好处;相反,如果他投了一张赞成票,就会出现2∶2的局面,如同以上分析的一样,最后这个提议一定会通过。他站在了胜利一方,不仅保住了自己的位置,而且还能够获得额外的股份,本着利益最大化的想法,任何人都会选择投一张赞成票,以换取胜利的局面。

现在来说最后一种情况,如果已经有了3张赞成票,那么,这个提议已经被通过了,第四位以及第五位董事手中的票将毫无意义,因为这两张票将不会影响结局。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会做出"弃暗投明"的选择,大方地投一张赞成票,这样不仅能够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且还会获得额外的好处。

预测完了第四位和第五位董事,现在来看看海贝壳先生身后的两位董事,即第二位和第三位董事,这样一来,他们可真陷入了两难境地,因为他们无从预计第四位和第五位董事会作出怎样的选择,于是,他们预知即使自己投了两张反对票,如果第四位和第五位投了赞成票,那么,这份决议一样会被通过。既然两张反对票无法阻碍这份提议的通过,那还不如"随大流"保住自己的位置,换取一些补偿呢!

就这样,海贝壳先生运用狡猾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获取了成功。这个案例较好地证明了逆向思维反推的巨大威力。

事实上,我们的确可以想象海贝壳先生的提议有不能获得通过的可能,即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族的忠诚度较高--这是非理性思维的结果;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其余四位董事比较笨,没能领会到海贝壳先生的"诱饵"。

很显然,在董事会内海贝壳先生是一个弱势群体,面对其余四位精明的董事,他无法用正面思维驳倒他们,但是运用逆向思维的倒推法,却可以把他们的心机各个击破。这是因为海贝壳先生抓住了他们精于为自己的私利算计并且总会理性地想问题的特点,所以海贝壳先生的计谋才最终能够实现。

逆向思维开创新眼界

他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穷小子,在十几岁的时候便产生了一个伟大的志向:长大之后能够成为美国总统。但这个孩子由于长期缺乏营养,体质非常羸弱,在众人看来,他的雄心大志似乎离他的生活太远了,但是,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他,经历了几天几夜的思索后,最终制定出了一份详尽的计划。

基于目前的环境无法实现这个理想,于是,他便开始倒推做美国总统的条件:

首先,必须当选美国州长,这就要求具有雄厚的财力,所以,必须先获取财团的支持。但想要获取财团的支持,就必须先融入一个财团,只是碍于他目前的实力,这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情,但是,凡事都有捷径可走,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娶一位豪门千金"。

要想娶一位豪门千金,就必须先成为名人,而成为名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做电影明星,但是,想做电影明星就必须具备阳刚之气,这样才能博得广大观众的认可。

按照这个思路,这名男孩开始行动了。一天,这名男孩意外地看到了著名体操运动主席库尔,这时,他发现自己可以练习健美,因为这是强身健体的最好办法,从此,这名男孩便开始持之以恒地练习健美,他一直渴望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从第一天踏上练习之路算起一直坚持了三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之后,他终于成了健美先生,拥有了雕塑般的体型。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男孩四处奔波,先后取得了欧洲、世界、全球、奥林匹克健美先生的称号。男孩22岁那年踏入了美国好莱坞,接下来的十年时间,他成功地刻画出了心目中硬汉的形象,即坚强不屈、百折不挠。毫无悬念,他成功了,事业如日中天的他在与女友相恋9年之后终于被对方的家庭接受,两人正式结婚,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

修成正果的他,婚后与妻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并且孕育了4个孩子,他们是一个地地道道地"五好"家庭,2003年,时年57岁的他退出了影视娱乐圈,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通过竞选,他成功地当上了美国加州州长,实现了他距离总统梦最近的目标。此人便是阿诺德·施瓦辛格。

人们总是习惯沿着事物发展的正常方向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对一些特殊问题,如果正常思维行不通,不妨换一种方式,从结论倒着往回推理,把结果当成已知条件反过来思考问题,这样会使问题简单化,不仅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在研究问题时还会有新的发现,甚至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的魅力所在。

有这样一道趣味题:桌子上摆放着4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有些人琢磨了很长时间也无法找到答案,但是问题依旧需要解决,办法从何而来?聪明人无处不在,原来,可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把第四个瓶子倒置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这样答案自然就出现了。

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这是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逆向思维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

某时装店老板在抽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圆洞,本来毫无瑕疵的毛呢就因为这一个洞,其价值一落千丈,补救的办法不是没有,但是,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能起到蒙混过关的作用,弄不好还会因为欺骗客户砸了自己的牌子。这可如何是好呢?

于是,这位老板左思右想,最后突发奇想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相同的小洞,并且精心修饰一番,最终命名为"凤尾裙"。这种"凤尾裙"一上市,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一时间,时装店名声大振,顾客络绎不绝。

逆向思维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商场、职场以及其他领域,都能够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尤其在商场中,逆向思维能够为广大商家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无独有偶,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的出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袜子很容易被磨破,而且一破就很可能毁了一双袜子,商家正是运用了逆向思维,成功地尝试制作出了无跟袜,并创造出了良好的效益。

有人说,逆向思维可以使人变得年轻,任何人都要从今年走向明年,毋庸置疑,明年一定会比今年大一岁,所以今年就会比明年年轻一岁;对老人而言,如果运用这样的逆向思维想问题,那么,就可以使自己越活越年轻;对青年人而言,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努力奋进;此外,逆向思维对改善人们的心境也很有帮助。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家是开染坊的,小儿子家是做雨伞生意的,两个儿子生活得都不错,但是这位母亲却整日愁眉苦脸,邻居以为是两个儿子不孝顺,仔细询问才知道她的心情与天气有关。下雨天,这位老母亲怕大儿子家的染布无处晾晒;大晴天,她又愁小儿子家的雨伞卖不出去,于是邻居就开导她说:"你不妨反过来想想,晴天,大儿子家的染布干得快;雨天,小儿子家雨伞卖得好。"这样,逆向思维使得这位老妈妈顿时间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在创造发明的道路上,逆向思维可谓功不可没,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创造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

洗衣机的产生节省了人力,而且脱水缸又加快了衣服干的速度,但是,谁又能想到,小小的脱水缸在静止时,只要用手轻轻一推,就会东倒西歪。可是它在高速旋转时,却能够异常平稳,而且脱水效果很好。

当初设计脱水缸时,为了解决它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是加粗转轴,但很快便宣布无效;然后又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研究人员来了个逆向思维,以柔克刚,用软轴代替硬轴,一举解决了颤抖和噪声这两大难题。

逆向思维最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因此在想问题、处理事情时,我们要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很多难题,甚至还能创造出许多奇迹。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