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典品牌故事全集
15594800000140

第140章 小护士多品牌延伸的得与失

2003年12月,著名的化妆品品牌“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可以说,小护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栽在了多品牌延伸战略上。

多品牌战略是指企业在同类产品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品牌的战略。宝洁公司的多品牌策略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令人瞠目的市场业绩,“飘柔”、“潘婷”和“海飞丝”三个品牌产品,在中国洗发水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达到了2/3.

几乎所有的日化企业都想学习“宝洁”和“欧莱雅”的多品牌策略,但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人成功。

知名化妆品牌“小护士”曾经是深圳丽斯达日化公司的主打品牌。自1989年创立以来,丽斯达一直是品牌大旗的高举者,它相继推出了“立得”、“邦氏”、“古方”、“小护士”、“兰歌”五大品牌。其中“小护士”凭借独特的“防晒”概念从1997年开始就杀入护肤品的三甲,称为深圳丽斯达的骄傲。

1999年,靠“小护士”站稳脚跟的丽斯达希望用新的品牌“兰歌”来进攻“大宝”。而那时“大宝”已经成为中低档护肤的第一品牌,分销已经深入到县一级城市。“兰歌”品牌一方面定位于“专业护理”,另一方面却是“低价”。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它在诞生之初就因低利润而缺乏足够的经费去推广产品。

“小护士”的成功是因为发现、培养并占据了防晒这个市场。而“兰歌”却是向市场的领先者发动全面的进攻,靠“小护士”的经验来推广“兰歌”,结果可想而知。

据说当年丽斯达在“兰歌”项目上亏损一个亿,这等于“小护士”白卖一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加上前几个品牌的挫折,丽斯达几乎没有了推广新品牌的勇气。

2000年的时候,如日中天的“小护士”还对欧莱雅的收购提议嗤之以鼻,但从那以后它的市场份额再也没有上升过。和第一名“玉兰油”的差距已经从2001年的2倍落后到现在的6倍,即使是和“大宝”也不在同一个竞争级别上。同时更多国际品牌“雅芳”、“欧莱雅”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几乎让“小护士”看不到未来。

多品牌是方法,不是目的。它来源于对消费者不同需求的洞察,需要不同的品牌思考方法,甚至用完全不同的渠道销售。这就要求企业有几个品牌就要建立几套独立运作的队伍。而靠成本领先的国内企业几乎不可能做到。

在多品牌之间用“完全计划”和“完全独立”的方法都是错误的。如何掌握竞争和协调之间的关系才是多品牌延伸真正的难题。

智慧分享

一般来说,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言,采用多品牌战略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但也不是说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就一定可以成功地实现多品牌延伸,多品牌战略的变量很多,要考虑到时机的把握和延伸产品的选择等诸多因素,其中有很大的风险。

所以很多人说,多品牌管理是“富人俱乐部”的游戏,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集中力量专攻一处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