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15594900000041

第41章 宽容是福

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懂得了宽容自己。

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都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会使他想反击,但绝不会使他改变心意。即使你搬出所有的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看法,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所以,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证明给你看。”这句话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这是一种挑战,会挑起事端,在你尚未开始之前,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温和的情况下,要改变别人的主意也不容易。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即使你知道是错的也应保持虚心接受,然后,用探讨的语气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会产生奇特的效果。

我们多数人都有武断、偏见的毛病。我们多数人都有固执、嫉妒、猜忌、恐惧和傲慢的缺点。因此,如果你很想指出别人犯的错误时,请读一读下面摘自詹姆士·哈维·罗宾森的《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的一段话:“我们有时会在毫无抗拒或被热情淹没的情形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于对方,更固执己见。我们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反而会全心全意维护自己的想法。显然不是那些想法对我们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我们想想,自己在说“不”、心里同时想着的也是“不”时,身体是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那大概会是整个的身体组织,从内分泌到神经再到肌肉,全部收缩、凝聚成一种抗拒状态,一种拒绝接受的状态。当然,情况若是相反,说着“是”,心里的本意也确为“是”时,就没有这种收缩现象发生,身体组织呈现的也是前进、接受和开放的状态。当我们犯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而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率直而自豪。

换句话说,不要跟你的同伴争辩。别说他错了,也不要刺激他,而要运用一点手腕。因此,如果你要使别人同意你,切记:“尊重别人的意见。切勿指出对方错了。”

有一个国外案例说的是,一位名叫卡尔的卖砖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陷入困境。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卡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其生意也面临即将歇业的境地。

卡尔对别人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作为发泄”。“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卡尔说,“牧师布道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跟你为难的人。我把每一个字都吸收下来。就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失去了一份25万块砖的订单。但是,牧师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我的一位顾客,正因为盖一间办公大楼而需要一批砖,而所指定的砖的型号却不是我们公司制造供应的,但与我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这使卡尔感到为难,是需要遵从牧师的忠告,告诉对手这项生意,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

那么到底该怎样做呢?

卡尔的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盘踞在他心里。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

接电话的人正是那个对手本人,当时他拿着电话,难堪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卡尔还是礼貌地直接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结果,那个对手很是感激卡尔。

卡尔说:“我得到了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谎言,而且甚至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

卡尔的心情比以前好多了,他与对手之间的阴霾也获得了澄清。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这就是迎战那些终日想要让你感到没面子的人所能采用的最上策。让人一步天地宽成大事者善让,即遇事不与人无谓地争高论低,而是通过忍让的办法,去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大事,其中要害之一就是无谓地好争而不好让。

君子坦荡荡,这是千百年来留传下来的一种品德。做人要胸襟豁达,要有平和忍让之心,这不仅是一种魅力,更是青少年将来成大事的必备个性。

所谓忍让,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交往时,保持一种谦和、克己、委曲求全的态度和行为。这里忍让的是那些非原则性的小事,如与朋友或同事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就不要斤斤计较,应该豁达一点,吃点小亏算了。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破坏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同事之间的团结。而对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和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坏人坏事,则不但不能忍让,反而应挺身而出,坚决斗争。

所以,我们所说的忍让,并不是不辨是非、放弃原则、毫无限度地对一切事物的忍让,该忍时忍,不该忍时则寸步不让。应该做到“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才是成功者具有的度量。

1.容忍别人的过失

要做到忍让,就必须具有豁达的胸怀,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不能对他人要求过于苛刻。应学会宽容,谅解别人的缺点和过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气量,不能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度。特别是在小事上,如果宽大为怀,尽量表现得“糊涂”一些,便容易使人感到你通达世事人情。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颜回是孔子的一个得意门生。有一次颜回看到一个买布的和卖布的在吵架,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人答:“我把脑袋给你。你错了怎么办?”颜回答:“我把帽子输给你。”两人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颜回心想,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但只好把帽子摘下,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后来孔子告诉颜回:“说你输了,只是输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

这种宽厚与容忍绝对不是争斗的小人所能够做到的,明知对方错了,却不争不斗反而认输,虽然自己吃点小亏,但使别人不受损。不重表面形式的输赢,而重思想境界和做人水准的高低,这样的人其实活得很潇洒。

有这样一个女人,总在喋喋不休地向人们说邻家污秽不堪。有一回她故意将一位朋友领到家里,指着窗外说:“您看那家绳上晾的衣服多脏!”可那位朋友却悄悄地对她说:“如果你看仔细点儿,我想你能弄明白,脏的不是人家的衣服,而是你自家的窗子。”是啊,我们在同一蓝天下生活,为什么不学着去宽厚待人,而是去轻易地指责呢?即使脏的真是邻家的衣服,我们为什么不能表示理解和容忍呢?要知道,这样做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损失。

2.容忍误会和委屈

要做到忍让还表现为能忍辱负重,经得起误会和委屈,对那些曾与自己结下仇怨的人,能雍容雅量,宽容待之。这将有助于你广泛地结交知心朋友。齐桓公不记私仇,任用射了他一流的管仲为相,成就了霸业;韩信“以德报怨”,成名后封赏了曾使他受过“胯下之辱”的人,使其成为舍命保护他的勇士。古时的帝王将相基于各种目的尚能宽容待人,我们又何尝不能待人豁达一些、宽容一些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说得好:“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我们能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抛开自己的私利,就能具备宽大的胸怀,就能养成谦和的性格。

3.凡事礼让三分

要做到忍让,还要学会克制自己,凡事礼让三分,不要时时、事事争强。

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使邻居也觉得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也许有人认为克制忍让是卑怯懦弱的表现,其实,这正是把问题看反了。古人说得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头脑简单的无能之辈,才会为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各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而能放手时则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才正是现代青少年所应具备的高贵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