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圆内方的人,往往能克服人性的弱点,即使身居要职也不傲不妄,既谦逊又自尊。这是因为谦逊使人亲,自尊使人敬。
人性中,往往有种自高自大的倾向,人们总能找到自己的长处而自我欣赏,并喜欢将自己的优点与他人的缺点相比,以获得优越感所带来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好为人师,动不动就以智者的身份津津乐道地对人说教,则别人的自尊心便很容易产生对说教者的抗力,那么好为人师者必然为人所厌。
有时即使还有人愿意听好为人师者夸夸其谈,但他自以为高明的地方有时并非真的高明。如果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显然是事与愿违的,弄不好只能是贻笑大方。醉汉蹒跚地行于街头,目空一切且自得其乐。在这个世界上,醉汉般的自我陶醉者远多于虚心求教之人,好为人师者若不明白这个实情,动不动将有限的聪明在人前卖弄一番,那么在社交圈子里,也就很可能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某人的聪明才智令人羡慕,或学习成绩使人佩服,当人们出自内心地称赞他时,如果他态度谦虚,那么大家对他的敬佩之情更甚;如果他不仅坦然接受众人的赞美,而且还索性顺着杆子往上爬,竟沾沾自喜地自行夸耀一番,则大家原有的敬佩之心不仅大为冲淡,说不定还会心生反感。
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生怕别人对他的“过人之处”和“丰功伟绩”一无所知,便先绕个小弯儿,随即便切入正题,大言不惭地将自己着实吹嘘一番。此时,言者痛快淋漓,而听者则不仅是颇为反感,有时还令人深感恶心。即使有人顺着他的意思夸赞一番,也多半是面誉心非、言不由衷的。
这种人本意是想留给别人一个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使人听完以后对他肃然起敬,而实际上却是把自己虚荣、骄傲、无知的本性展露给了对方,从而给对方留下一个修养浅、品位低的坏印象。
生活中,主观上热衷于表扬和表现自己的人,在客观上却往往是极大地贬低和丑化了自己。遗憾的是,这一恰恰相反的结果往往出乎当事人的意料之外,不容易被当事人所认识。况且,有些修养差的人,即使认识到了也不一定忍得住。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只要我们坚存“周而不比”之心,同学之间要化异求同、搞好团结总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