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15595000000007

第7章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1.知识真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记得一些关于“知识”的名言,例如:“知识就是力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等,但谈到知识,它真有那么重要吗?很多人往往对之存有疑惑。特别是看到一群离开传统学校教育,却又能自行创业成功的人,这不禁让他们产生怀疑:学习那么多的知识是否是在做“无用功”?

实际上人们都没有看到一个事实:这些人不过是从“一个知识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知识环境”罢了,能够让他们创造财富的,仍然只有知识。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知识,人要想通过进取之途达到自己确立的目标,更离不开知识的帮助。有了知识之后,我们便可以增强自己的才干,增加自己创业的资本。知识可以使人变得丰富而有所作为。

一个国家也同样需要知识。因为知识的多寡而使国运发生彻底改变的例子不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美国、日本以及我国战国时期的秦国。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由于世界大战的原因,众多有知识的外国人,纷纷投奔美国,这样,就为美国的富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9世纪中叶,日本实行了一个大胆的变法计划——“明治维新”。这一变革,使日本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一直能处于领先地位,这就是知识的作用。从此之后,日本摆脱了落后的困扰,将侏儒变成了巨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是一个位于偏远西部的落后国家,它大胆地实行了历史性的变革——变法运动。一举变成了统一全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这个使一个国家由弱变强的运动,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当时的秦国国君秦孝公,深深地明白国家的命运决定于人才和民众智力。于是,他通告各国民众,欢迎各种人才光临秦国,共同兴建一个强大的秦国。

商鞅颇具雄才,在魏国民众中很有影响力,可惜魏国的国君不能明白他的雄才大略,没有重用他。他响应了秦王的号召,几经艰辛来到秦国,并将自己的设想,深入浅出地讲解给了秦孝公。

商鞅说:国家要强盛,一定要认真地彻底地进行改革。在此过程中,如果你对一种学问怀疑,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你怀疑一种措施,也不可能成功。一个具有真知灼见的人,一定会受到世人的排斥。切不可对平凡的人讲述开拓进取的道理,他们只会计较眼前的得失罢了。世俗的人,是不会接受高深的见解和智慧的,成功的人只跟少数的人商量,决不会去征求大众的意见。

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收到了良好效果,秦孝公便全权委托商鞅,依照他自己的计划和步骤,进行彻底的改革。

秦国因运用知识变法而变得强大,日本也是一样。美国的富强,也是得力于它拥有大量的知识型人才,正是这样的一些人才,创造了数以亿万计的巨大财富。可见,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2.用知识垫起成功的双脚

一个人缺少了知识,就像鸟儿缺少了搏击长空的翅膀。相反,如果善于求知求学,就能垫起你成功的双脚,最终实现你做大事、成大事的梦想。

一个人学到的东西愈多,前景就愈光明。有一个年轻人,他出门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多,有时乘火车,有时坐轮船,但无论到什么地方,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书,以便随时阅读。这些书包括古文、历史、函授学校的功课等。一般人浪费的零碎时间,他都用来自修阅读。结果,他对于历史、文学、科学以及其他各国的重要学问,都有相当之见地,这使他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

我们决不能低估知识的价值。知识虽然是一种无形无声无色的东西,但是它对人类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如果你经常阅读各行业成功人士的传记或自传,并通过静心的思索,你就有可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来。而书籍则是知识的重要载体。

俄国著名的学者赫尔岑说过:“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形成;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生活宏大规模的自由,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

一些书之所以伟大,之所以灿然有光,是因为书籍蕴含着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与理性。书籍是一种工具,它能在黑暗的日子鼓励你,使你大胆地走入一个别开生面的境界,使你适应这种境界的需要。

金圣叹说过“天下才子必读书”。读书,是你事业的必由之路,是你走向成功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