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素质
15595200000021

第21章 特长精深独一无二

1.发展特长做到最好

当你的特长成为很多人的需要,而你又变得不可替代时,你往往就成为了一个重要人物。那么如何变得不可替代呢?那就是说,你要培养自己的特长。

你的特长就是你的与众不同之处。这种特长可以是一种手艺、一种技能、一门学问、一种特殊的能力或者只是直觉。你可以学习好,也可以足球踢得好,篮球打得好,读过许多课外书,会弹钢琴,能下围棋或会画画等等。但如果你想成功的话,你不能什么都突出。成功者的普遍特征之一就是,他们由于具有出色的特长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不可缺少的人物。

大家都知道:福特的特长是制造汽车,爱迪生的特长是发明各种令人激动的“小玩意儿”,皮尔·卡丹的特长是服装的设计与制作,曾宪梓的特长是做质量最好的领带,阿迪·达斯的特长是制鞋,迪斯尼的特长是画动画,盖茨的特长是编写软件与管理,巴菲特的专长是对华尔街的历史与现状了如指掌。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人一开始都不能算是重要人物,但由于他们特长的不断发展,加上其他条件的配合,他们获得了成功。

所以从现在开始,如果你还没有特长,你就要确定方向,然后加以学习上的投资,你要花费时间、精力与汗水,持之以恒,努力使自己成为这一领域最出色的人;如果你已经有了一种技能但还不能说精于此道,那么你也同样要进行投资。要全力以赴,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为了发展你的专长,从今天开始你要做到两点:

(1)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自己专门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你要努力写更漂亮的文章,你要努力看更多的好书,你要努力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2)一定要精益求精。如果你长期这样做,不仅你的技艺在不断增进,而且你还会在这一领域建立起自己的信誉。而信誉一旦建立,就会为你带来周围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

通过对很多成功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成功者一开始都只是在某个方面有所特长,后来由于其他条件的配合,这些人才从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成为完整的成功人士。在白手起家的成功者中,这种情况尤为多见。

2.发展特长从兴趣开始

人的文化素质,是指人们所受的正规教育和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由此造成的心态。它反映了人的文化层次。而人的特长技能,却体现了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和开展某项活动的能力,它所反映的是人的文化类别。

意大利哲学家柯罗齐曾根据特长技能的不同,将人分为直觉的美的天才(如文学家、艺术家),推理的真的天才(如哲学家、科学家),伦理的善的天才(如圣人、教主),经济的利的天才(如政治家、资本家)。

三国时,诸葛亮则根据将才的不同才能和作用,将其分为十夫之将、百夫之将、千夫之将、万夫之将、十万夫之将、天下之将等六个不同的层次。并根据将才的不同特点,将他们分为仁将、义将、礼将、智将、信将、步将、骑将、猛将、大将九个类别。这是历史上对人的专业素质从纵向(层次)到横向(类别)上的第一次分类。

如果把人的文化素质比作山峦起伏的大地的话,人的特长技能就像一簇簇喷蕾怒放的山花,姹紫嫣红,点染着大地,表现出各自独到的风采,构成了各自的特征。这种特征和人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的特长技能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由此,人的能力也开始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一般能力是指适用于较广的范围、从事多种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判断力。特殊能力是指适用于较小范围、为特定的活动领域所需要的能力,如画家的颜色辨别能力与空间想像能力,数学家的计算能力,文学家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它是在某些特定专业和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一般能力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而特殊能力则是一般能力在某些方面的独特发展。特殊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促使一般能力的发展。

这种特殊能力与知识结构,构成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当然,人的素质还有其他内容,如对某项活动的爱好、兴趣、情感,在参加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意志特征和技能、技巧等等。

各种具有特长技能的人,构成了人类社会洋洋大观,他们如花团锦簇,为人类社会增添了奇葩异彩。

人的特长技能是由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和文化素质等多种因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人的特长技能越是优良,其能力发挥的作用就越显著,创造力就越强。那么,怎么才能造就和形成自己在特长技能上的最佳素质呢?

将自己的主体特质、兴趣、爱好和社会上客观的需要紧密结合,是塑造自己专业素质的前提。

人的素质千差万别,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准确地了解和分析自己,做出正确的估价,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优势,建立独具一格的智能结构,使自己的长处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才是最根本的。因此,最佳智能结构必须是因人而异的,决不能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特质,避其所长,扬其所短,就有可能事倍功半,欲速而不达,无端地消磨掉许多年华岁月。

另外,对自己所具有的某项技能要有一种出奇的迷劲儿。入迷能使人调动起全部的能量,全神贯注地研究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迸发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发掘出以前曾蕴藏在体内的全部潜能。日本著名教育家木村一说:“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当你在从事自己所迷恋的活动时,往往会全力以赴,其需要情感、动机、注意力、意志和智能等项品质专注于一个目标,容易产生“聚焦”作用,常常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这些对成果的取得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蒲松龄所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正,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也。”

我们这里所说的“迷劲儿”就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充满活力的表现。生活本身应该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多色调的。有兴趣爱好的人,生活才有七色阳光,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可爱。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培育自己的兴趣爱好,能调适心情,使自己得到放松。

有益健康的兴趣,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生活的馈赠,接受文明的陶冶,培育良好的性格、毅力、意志等优秀心理气质。

兴趣爱好还能促进人际交往,增进友谊,使人扩大视野,开阔知识面;使人心境愉快,促进身体健康,给你的生活带来幸福、宁静。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不少文坛俊杰、科学巨擘、商界行家、政坛精英,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丰富的事业和生活的兴趣爱好。他们既是执著创造的事业中人,又是富于生活情趣的性情中人。事业是他们的不朽生命,生活则是他们纵横捭阖的广阔天地。他们在享受立业之欢愉的同时,又以自己斑斓多彩、瑰美奇绝的闲情雅趣装点着生活的艺术,拓展着独特的才华。

许多文人、学者、画师钟情于大自然,他们或是拨动山水之韵,或是追寻绿的踪迹,或是醉赏风花雪月,或是独享月色的清幽。他们栉风沐雨,江海踏浪,遨游天下,贪婪地阅读着浩浩宇宙之书。大自然的神韵带给他们创造的灵感,助他们在事业的海洋中自由地游弋。不少名家在休闲时刻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爱好,他们或喜情系花香,或是醉恋草木,或是宠爱生灵,或是迷于音乐,或是欣赏艺术,或是闲读诗书,或是博藏珍玩,或是强身养性……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享受人生之趣,使自己的身心都得到和谐、均衡、健康地发展。

如何培养自身的兴趣呢?每个人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气质、性格等情况来确定自我兴趣的志向。

(1)用心体会美,发现兴趣

神妙的大自然,科学、艺术的内在美,最能焕发人的兴趣。有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敏捷地捕捉到兴趣所在。

科学家对这种美有特别的感受。“大自然是和谐、简洁和美妙的,是能够被人的智慧所发现和欣赏的。”“科学家们之所以研究自然是因为他能从中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从中得到乐趣是因为大自然的美。如果大自然不美,就不值得去研究它,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大自然的奥秘像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探索真理的人们,激起了他们浓烈的美感和兴趣。爱因斯坦倾心地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有一部分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于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

(2)永葆一颗好奇的心灵

好奇是人的天性的一种流露,好奇是人类的特权,它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泉水,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它能使思维永远翻滚、奔腾、跳跃。好奇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消除好奇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坦率地流露出好奇,表示自己对这一方面是无知的,同时也表示自己对求得真知的追求和探究,这无疑是一种可嘉的勇气。好奇在熟悉中渐渐淡化,才干在惊奇中逐步成长。好奇是真情实感的火花,它蕴含着奋进的活力。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对事物的质疑和惊讶,正是求索未知、探究真理的起跑线。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惊异是推动人去进行哲学思维的动力,人首先惊异他所遇到的陌生事物,然后才渐渐去探索月亮、太阳、星星的变化和事物的起源。”

有一句格言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看你有没有质疑的脑袋,进而进行思考创造。

作为年轻人,你正处在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你一定要好好利用好奇心来培养兴趣,提高特长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