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理念
15595300000016

第16章 为达彼岸,独木小桥何足惧

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是对现在的不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因此,创新无视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当今社会充满竞争,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仅要不断地超越别人,而且应该无止境地超越自己。这种不甘示弱、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工作和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一个人没有创新精神,也就不会有向上的动力,不会有创造能力。这样的人往往安于平庸,甘于落后。这样的人除了被时代淘汰外,还会有其他的结果么?

只有创新,才能前进,若想前进,便要不畏挑战,敢于冒险。

1.变化引领创新

古代有个叫王质的樵夫,有一天在山上砍柴,为了避雨来到一个山洞里。洞中有两位老者在下棋,他便在一旁专心地观起棋局来。棋逢对手,两位老者下得难解难分,一直下了七天才分胜负。王质恍然大悟,想起回家,一看斧头的木柄都已经腐烂了。回到原居处,别人认不得他,他也认不得别人,一切都变得非常陌生,不知何朝何代。原来,“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个荒诞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你只要放松自己,过几天“神仙日子”,回过头来,这个世界立刻就让你“看不懂”,给你难堪。王质所处的悠闲的“农业时代”尚且如此,更何况如今的“信息时代”呢?

无论是商界巨擘洛克菲勒、昔日声名显赫的亨利·福特,抑或是其他世界级的石油大亨、钢铁大王、汽车大王等,可能也无法看懂今日的世界。就在20世纪末的某一天早晨,“大王”们一觉醒来,惊愕地发现,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的财富排行榜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以比尔·盖茨为首的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贸然闯了进来,并以令无数“大家”汗颜的速度,荣登全球富豪的金、银、铜宝座;微软公司的市值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百年积蓄也难与他匹敌,怎能让人想得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农业时代出现的无数大大小小的地主、财主,必然要被洛克菲勒、亨利·福特和卡耐基们替代;而工业时代的石油大亨、汽车大王、钢铁大王,又必然要让位于信息时代的财富霸主。

“变化太快了!”这是当代人的共同感受。

许多企业倒闭的速度正像许多企业发展的速度一样惊人,以至于在这“看不懂”的世界里流传着两句经修改的名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两三年!

还是那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不成功,不等于未来不成功;同样,过去成功,也不等于未来也成功。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

2.创新需要冒险

创造尤其是对新事物的创造,单靠着思维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想法具有无穷无尽的奥妙,但如果不将它投入到实际的应用当中,也不过是一种空谈而已。

在青少年的世界当中,精神上不缺少大胆的想像,实践中不缺少机遇与等待的耐心,可以说,青少年朋友具备着作为创造者的一切必要的条件,剩下的,就是将创造以及革新投入到实践当中了。

没有哪一种成功是唾手可得的,尤其在那些不曾为前人走过的道路上,更是困难重重。没有人知道会有怎样的困难,也没有人知道危险带来的将是怎样的后果,在种种的未知当中依然进行的探求,我们叫做冒险。

对于一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热情而安于现状的人来说,冒险是成功的开始,是惟一可以解救他的办法;对于一个小有成就的人来说,冒险会使他的投资获益匪浅。

一旦你明白冒险意味着充实地生活,它将带给你幸福和快乐,你就会愿意开始这次旅行。很多人得过且过,自我感觉良好,在他们看来,随波逐流地过一辈子是愉快的事,自我约束是世俗的观点,自我放纵即是自我表现。

确实,许多人都愿意选择比较简单的方式,过着平静的生活。每当问他们何不过一种更富有、更开阔的生活时,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这种“修养”引以为傲。其实这大谬不然!常人所说的“修养”仅仅是苟且偷安,无所作为,真正的修养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斗争!

每个人都面临着冒险,除非我们永远扎根在一个点上原地不动。然而,当冒险的结果不太令人满意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说:“还是躺在床上保险。”

有很多人似乎都习惯于“躺在床上”过一辈子,因为他们从来不愿去冒险,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但是,当你横穿马路时,当你在海里游泳时,当你乘坐飞机时,都存在和潜藏着危险。

事实上,我们总是处在这样或那样的冒险境地。“没有冒险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生活。”我们必须横穿马路才能走到另一边去;我们也必须依靠汽车、飞机或轮船之类的交通工具,才能从一个地方迅速到达另一个地方。

无论在学习或生活的哪个方面,我们都可能需要尝试恰当的冒险。在冒险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冒险,必须认真权衡得失——时间、金钱、精力以及其他牺牲或让步。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冒险,那么你的日子就像一潭死水,你永远无法激起波澜,永远无法取得成功。

冒险是创新思维转向实现的第一步,也是创新实现自己价值的第一步。因为害怕冒险而停下脚步,不敢前进的人,我们对之只有一种称呼——懦夫!

而年轻人的生命辞典中,又怎么能够出现这样的字眼?

人类文明的每一份成果,都是冒险者用冒险精神,或者说是牺牲精神打造出来的。人类需要进步,进步需要创新,创新需要冒险……而革新与变更,需要你们,青少年朋友们,去勇敢地挑战,勇敢地冒险吧。

3.冒险需要策略

不论何时,只要尝试做事的新办法,人们也就是把自己推向冒险之途。假如你想致力于改良事物的现状,就不得不冒险。套用罗斯福总统的夫人伊莲娜的话说就是:我们必须去做自以为办不到的事。

在敢于冒险的同时,还要精心运筹,避免危险结果的发生。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发挥分析判断能力。要选择最有希望的方案。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这就要求人们要有高超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把所有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做出正确的判断。

(2)切忌一个方案到底,要预备好必要的应变方案。在冒险过程中一些偶然性、随机性的影响因素的发生是难以预料和避免的。如果只有一个方案,“一锤子买卖”,这就要冒很大的风险。因此要预备好必要的应变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出现不测事变时,做到从容不迫,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断了前路有后路”。

(3)运用各种主客观条件,尽量化险为夷。冒险的风险性,实际上就是指未知因素的不确定性。要减少冒险的风险性,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试点实验收集有关信息资料,或者利用已有的历史资料,加上你可靠的分析与判断,把一些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转化为可以把握的确定因素,从而将冒险转化为安全的进取力。

(4)冒险要留有保险余地。既然冒险具有风险性,那么最后选择冒险方案谁也不能肯定它一定能够成功。因此,就必须给它加上有效的“保险设施”。一方面,要在实施方案的各个方面留有可调节的余地;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实施方案一旦失误可能带来的后果,因此,必须有善后处理措施。即使冒险失败,也可以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限度,并且可以安然地过渡到新的方案上去。

冒险时,需要有冷静的头脑、理智的决断,最忌利令智昏,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就像我们在高考时候填写的志愿表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填写一个充满希望的第一志愿,但也会为自己颇带风险的选择留下安全的底线——第二或者第三志愿。

4.创新需要尝试

一位伟大的火箭专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火箭,他经常动手做各种各样的火箭,但最“成功”的一次却让他进了警察局。

那是他13岁的时候,当时他用一辆由喇叭、座椅和四个轮子组成的旧木头车和几个大爆竹焰火筒做成了一辆“火箭车”。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把自己的“工厂”建在地下室的角落里。他把焰火筒绑在一起,塞在车子后面,这就是火箭车的动力来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把做好的火箭车推到了马路上。当时正是散步的好时候,马路上有很多人,人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孩子在做他的火箭车实验。

火箭车突然发动了,焰火筒燃烧了起来,推动车子飞快地向前冲去,车子的速度越来越快,它不停地加速。

这和他当初预想的完全一样,年幼的他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微笑。但是好景不长,火箭车改变了行驶方向,向人群冲了过去,当焰火筒燃尽的时候,车子终于停在了惊恐的人群中。

事情并没有结束,行人抓住了他并把他送到了警察局,这成了他人生中惟一的一次污点。幸亏没有人受伤,否则他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出来的了。

他对于火箭的热爱并没有因为这次挫折而改变,反而更热爱火箭了。平时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空闲的时间他就致力于火箭的实验。经过不断的努力,多年以后他终于成了伟大的火箭专家。

当他说起小时候“第一次尝试”的时候,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当时的那次实验,或许我就永远不会再去研究火箭了,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真要感谢那次实验!正是因为那次小小的尝试以及相随而至的小小的成功,才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研究火箭的道路。”

所谓尝试就是,抓住心中的某一念头,希望能让自己的成绩、生活变得更好。青少年朋友的成长道路正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尝试累积而成的。

第一次尝试观察颜色,第一次尝试触摸花草树木,第一次尝试品味酸甜苦辣,第一次在尝试中领略成功或是失败……

我们在尝试中成长,同时,我们也必须在尝试中让世界随我们成长。世界给了我们尝试的机会,我们便在尝试中用成就回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