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理念
15595300000008

第8章 累积时间的厚度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冬去春来,日升日落,稍不留意,岁月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它不会给延误时间的人以任何宽恕,也不因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偶一回顾。它能使红花萎谢、绿叶凋零;会让红颜变成白发,让童稚变为老朽。时间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对于珍惜时间的人,它馈赠以无穷的智慧和财富。

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容不得半点浪费。莫要为昨天叹息,当你为虚度年华而叹息的时候,年华又在叹息中虚度。珍惜时间,请从眼前开始,从今天开始。今天是未来的地基,未来是今天的延续。走向美好的未来,必须争分夺秒地抓紧今天。向往辉煌的未来,必须更加热爱、珍惜宝贵的时间。

1.向“懒惰”索要时间

懒惰是时间的最大谋杀者之一。

懒惰是一种习惯,是人长期养成的恶习。这种恶习只有一种后果,那就是使人躺在原地而不是奋勇前进。因此,要想在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就要改掉这种恶习。

首先,要彻底认识懒惰的危害性。

真正认识到一件事情的可怕,便会不由自主地滋生出一份抗拒的力量。比如说对于嗜睡的态度。嗜睡,是人懒惰的基本特征,可是到一定程度,嗜睡的人就会发现经常睡觉会导致身体发胖。一个苗条健美的女孩子,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改掉嗜睡的毛病。同样,一个有惰性的人,认识到懒惰所导致的后果,就会自觉地想办法去避免和克服。

其次,合理安排日程表。

一天的时间如果排得满满的,工作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促使你尽最大努力投身到工作中去,你就会在无形忘我的工作中改掉懒惰。

人们问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呢?”“你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他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子呢?5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些什么事?”上午8点至11点,工作;中午12点至1点,阅读,吃午饭;下午2点至5点,工作;晚6点至9点,吃晚饭、谈话、娱乐、考查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事?”

朋友劝富兰克林说:“天天如此,是不是……”“你热爱生命吗?”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朋友的话,“那么不要懒惰,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2.向“浪费”要时间

俄国著名科学家奥勃鲁契夫把每个工作日分成“3天”。“第一天”是从早晨到下午2点,他认为这是最宝贵的时间,用来安排重要的工作。“第二天”是从下午2点到晚上6点,在这段时间里他认为做较轻松的工作为宜,如写书评或各种笔记等。“第三天”是从晚上6点到夜里12点,用来参加会议、看书。他说,这是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延长了。

美国夏威夷岛的学生们上课时,总是先背诵一段祈祷词: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3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3天。

这两种相同的时间度量方式向我们提示了一个共同的理念:时间不容浪费。

世界上有很多人埋头苦干,却成就一般。但是,如果他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绝对可以做出更有价值的事情来。

节俭的人不会浪费时间,他们把点点滴滴的时间都看成是浪费不起的珍贵财富,把人的脑力和体力看成是上苍赐予的珍贵礼物,绝不能胡乱地浪费掉。

阿兰·拉肯是美国时间问题研究专家,他在时间调度方面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位时间专家在运筹时间上,讲究科学、实效,在制订计划前,他把要处理的事情进行分类,最重要的定为A类,次要的定为B类,再次的定为C类;并将每天的工作也按重要程度分成三类,着力于A类工作,不为C类工作耗费过多时间。他认为,如果长期坚持下去,有可能在半年中干完几年的事。

他给自己总结了若干节省时间的经验,对青少年朋友很有参照价值。现摘录如下,读者朋友可结合自己的情况采纳:

从不把时间浪费在为失败而后悔上,也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懊悔没有去做哪件事上。把所有的时间都当作有用的时间,努力从每一分钟中得到满足。尽量去喜欢自己正在干的一切事情,永远做乐观主义者,相信自己会成功。时时提醒自己:“要干重要的事情总是会有足够的时间的。”先干重要的事,而且要尽量干得更机智而非干得更辛苦。特别要努力干A类事,而不是B类和C类事。对于大的项目,要从收益最大的部分开始,而后会常常发现没有必要再做其余的部分。要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投身于重要的工作。如果认为某件事情是重要的,就想法找时间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