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15598900000039

第39章 说话要掌握分寸,分场合和对象

年轻人在社会交往中,会在不同的场合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这时候就要懂得说话的分寸,在不同的场合,跟不同的对象打交道时,要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这对于提升个人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简直无处栖身。

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热爱真理,喜欢说实话的人”。于是,让他在修道院瑞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已经不中用的牲口,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这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怎么会把它们卖掉呢·”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个人的大实话在集市马上传开了,所以没有人前来问他这些牲口的价钱了。

于是,这人只好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听完这人讲述卖牲口的过程后,修道院长发着火对他说:“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

就这样,这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还有很多现实中的人物事例,比如,舞蹈家邓肯是19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热情浪漫外加叛逆的个性,使她成为反对传统婚姻和传统舞蹈的前卫人物。她小时候更是纯真,常坦率得令人发窘。

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大会,老师一边分糖果、蛋糕,一边说着:“看啊,小朋友们,圣诞老人替你们带来什么礼物·”

邓肯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说:

“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

老师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压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说:“相信圣诞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

“我才不稀罕糖果。”邓肯回答。

老师勃然大怒,处罚邓肯坐到前面的地板上。

无论身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任何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的确,工作很辛苦,能力虽然有大有小,但毕竟为工作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会办事的人,此时必然避其锋芒,即使觉得他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生性油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会阿谀奉承,拍拍马屁。那些耿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鲁莽。

换一个角度我们便会看到,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趋利而避害。可以设想,如果某甲对别人的优点总是直言不讳,人们因此认定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人,所以乐于与他深交,并在人前人后夸赞他,某甲也因此感到快乐和自豪。也就是说,某甲的直言为他赢得了报偿,带来了好处,那么他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情况与此大相径庭,对别人的缺点也直言不讳,结果就不会是人人称赞了。

比如某甲认为同事小敏的衣服难看,便马上对她说:“腿短而粗的人不适合穿这种裙子。”结果,小敏脸一沉,扭头便走,留下某甲发愣。或者某甲当着处长的面指点小张说:

“你的稿子里错别字很多,以后要仔细些。”

实话固然是实说了,但不久后却隐约有人传言,某甲惯于在上级面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倘若如此,某甲恐怕会意识到自己的真诚并不那么受人欢迎,既然这样,又何苦呢·所以,实话实说要因情况而定。

年轻人容易头脑发热,喜欢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殊不知在这样的任性中丢掉了很多机会和朋友,所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说话一定要掌握好分寸,说话前要分清场合和对象,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