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15598900000004

第4章 用仁爱之心去包容一切

仁爱是做人的一种大智慧。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没有太大的厉害冲突,偶尔发生一些小摩擦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只需要你用一颗仁爱之心去面对这些细小的矛盾,你才会受到众人的追捧。

仁爱之心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饶人并不是没有个限度,见到别人做了坏事,还要饶恕他替他掩藏几分,这就不能称之为饶恕,应该换个词叫做姑息,这似乎与人们惯用的处世原则相抵触了。

南宋的沈道虔为人仁爱厚道。他家的菜园里,种有萝卜。一天,沈道虔从外面回到家刚要推门,发现有一个人正在菜园里偷他家的萝卜,他没有像其它人那样大喊捉贼或上前与其厮打,而是连忙躲避起来,等偷萝卜的人走后他才出来。

还有一次,沈道虔发现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他命人告诉那偷笋人说:“这片笋还小,留着它们长大后可成竹林。如果你要竹笋我可以送你比这个更好、更大的。”他命人到集市上买了两个又新鲜又大的竹笋,给偷笋人送到了家里,那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沈道虔的家庭并不是非常富有,为了生活他经常带孩子们到田里去拾麦穗。一次,他在拾麦穗的过程中,遇到两个为麦穗而争吵的人。他二话没说,把自己拾到的所有麦穗都给了争抢人,二人见状顿时停止了争抢,惭愧得羞红了脸转身离开了。

仁爱是制止争吵的良药,同时也是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好方法。生活中的小事,如果不涉及原则问题就大度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吃点亏就吃点亏。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的仁厚在乡里广为流传。一次,邻居家的猪跑丢了,碰巧曹节家的猪与邻居家跑丢的那头猪长得几乎一样。邻居找到曹家,说曹节养的猪原本是他家的。曹节没有与邻居争吵一句,就把猪交给了邻居。

后来,邻居家的猪找到了,才知道搞错了,连忙将猪给曹节送了回去,并连连道歉,曹节宽厚地笑了笑,并没有责备邻居。

沈道虔和曹节这种饶人看起来似乎有点愚,对他人的坏毛病也照单全收,宽容忍让了事,在一些人眼里他们似乎显得有些窝囊懦弱。而事实上,这才真正说明了他们仁厚的为人。

偷萝卜、拔笋、争麦穗,虽然是错误的行为,但也是出于贫穷的无奈,有什么必要穷追不舍争吵不休呢?争吵甚至殴打可以替他纠正错误、一改常态吗?不能。

而吕坤的这种宽容却让偷盗之人自行感到自惭从而改过自新。邻居错认猪,虽然显得有些自私,但同样都是为了生计,一头猪对贫穷家庭来说相当于是全部家产,丢失了自然会情急,着急之下认错自家猪也是有情可原的。

古人一心为他人着想,宁愿自己吃亏,由此可见其高尚的人品与完美的处世方法。

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不采取极端的方式揭穿打击他人的坏处,而是本着包容的态度,让对方自觉惭愧岂不更好?他人还会感激你为他保留面子,维护他的尊严,还会发自内心地感激你。否则,只会搞得两败具伤,毁了自己的名誉也坏了双方感情。

做个受欢迎的人其实不难,只要你能做到用仁爱之心去包容一切,人生之路自然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