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15601300000067

第67章 海中拓疆的“鲜花之国”

——荷兰人围海造田

1953年1月31日,一场风向为西北、时速达203千米的猛烈风暴,席卷了英国与欧洲大陆西部之间的北海。灾难突然来临,人们来不及逃离。成千上万个家庭无家可归。许多动物被海水淹死。咸水使土地在此后数年中不能种植庄稼。

对于荷兰人来说,这样的灾难不是第一次,而与水患的抗争也由来已久。荷兰的正式国名叫尼德兰王国。“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意指地方或国家。所以尼德兰即是低地之国。它的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低洼的平原。

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勇敢的荷兰人民奋起拼搏,在荷兰许多古迹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图案——一头怒吼的雄狮,脚踏滚滚波涛,旁边刻着拉丁文格言:“我奋斗,我奋身而出!”象征着荷兰人民治海斗水的雄心壮志。至今,荷兰人中仍流传着一句谚语:“上帝造海,荷兰人造岸。”

早在13世纪,荷兰人便开始了围海造田工程。由于技术的限制,当时主要用低矮的土堤围田。到16世纪,荷兰人发明了风车,于是便以风车为主要工具进行排水圩田。至18世纪时,风车达到一万多座,处处风车林立,蔚为壮观。所以荷兰亦有“风车之国”之称。19世纪以来,蒸汽机以及电力的应用,为大规模的治海造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世纪初,荷兰政府实施了几项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须德海工程和三角洲工程。

须德海是一个伸入内陆的北海浅水湾,1918年政府批准了须德海围海造田计划,于是荷兰人开始了这一长期而艰巨的水利工程建设。到1932年,著名的巴里尔拉海大坝落成。大坝全长32公里,宽90米,它像横卧在北海上的一条巨龙,蔚为壮观。这一史无前例的工程,把须德海北口截断,使荷兰的海岸线缩短了300公里,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淡水湖——伊色尔湖。通过对伊色尔湖60%的面积进行围垦,荷兰人获得了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围垦区,荷兰政府建立了许多城镇,种上作物,建立了完善的排灌系统和道路桥梁。湖滨河畔绿树成荫。站在大坝上举目眺望,西北是波涛万顷的大海,东南则是一碧如浩的湖面。湖边沃野千里,绿茵如毯,湖中船帆点点,波光鳞鳞,风景十分优美。

1958年,政府批准了另一大型水利工程计划——三角洲计划。这一工程在荷兰西南部海岸,海口水深30至40米,工程极为艰巨浩大。到80年代中期,建成了总长度为29公里的海堤。4个海湾变成了内湖,海岸线也因此缩短了700多公里。众多的拦河坝的建成使西南地区的交通网得到改善,并设立了许多新的水上运动场所和旅游景点。

荷兰人成功的围海造田工程造就了该国独特的农业经济。由于围垦的海滩适于牧草与花果的生长,使畜牧业和园艺业很快发展起来。荷兰的奶牛和郁金香世界闻名,因此,荷兰也有“鲜花之国”之称。

自13世纪至今的700多年时间里,荷兰人民共修筑围海堤达3000多公里,相当于该国海岸线长度的两倍以上。围垦土地7000多平方公里,使国土从原来的3万多平方公里增至4万多平方公里。如此伟大的业绩,在世界围海造田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荷兰人的水工建筑经验与造陆效益,对世界各国影响颇大。后来,许多国家仿效它的经验进行围海造田工程,欧美许多国家依照它的填海筑城方法,新建了许多沿海城区。

如果说电话的发明给人类装上了“顺风耳”,那么它的诞生则好比为人类安上了“千里眼”。天边仿佛近在眼前,世界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