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15603000000059

第59章 孩子抑郁就会意气消沉

当人们遇到不开心的事,会感到情绪低落,长时间的压抑会使人处于抑郁不安的状态。抑郁是一种消极的心境状态,通常的表现是沮丧、悲观、忧郁。美国心理健康协会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抑郁症通常被认为是困扰成年人的问题,但事实上,这种心理疾病却影响着美国2.5%的儿童以及高达8.3%的青少年。

抑郁的显著特点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无精打采,对原来喜欢的事物也会失去兴趣,不愿和人交往,甚至故意回避熟人;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自己没有信心;经常为一点细小的过失或缺点后悔不已。从表面上看,这些人疲乏倦怠、表情冷漠,整个生活弥漫着灰暗的气氛。

造成孩子抑郁的原因很多,主要与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同学关系紧张和家长们不恰当的管教方式有关。中小学生只能整天埋头学习,每天睡眠时间普遍低于6小时;还有的孩子本身就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和别人交流,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而家长、老师又没能加以引导;很多家长每天忙于工作,半夜才回家,与孩子交流不够,更没有时间教导孩子,却对孩子要求很苛刻,不允许孩子在执行自己的要求时有任何偏差,这种种情况都会造成孩子出现抑郁心理。

另外,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孤僻、多疑、执拗、依赖性强的儿童,常注意事物消极面很容易产生抑郁。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如父母离异、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良等负面生活事件,均可能诱发抑郁情绪。当然,家族遗传性因素对儿童抑郁也起一定的作用,据统计,有50%抑郁儿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有抑郁的倾向。

对于儿童而言,当抑郁出现时通常表现为身体不舒服,常见为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部不适、厌食等;还有一些孩子表现为惊恐、绝望、伤心流泪、不进食、失眠、夜惊、多噩梦等。一般情况下,抑郁的孩子情感脆弱、动作迟缓,回答别人问话总是含糊其辞,显得拘谨不安。

一对夫妻离异了,结果对他们的独生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这个孩子现在与他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可他非常想念他的父亲。在学校,老师注意到,他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变得越来越孤僻;作业中错误也在增多,而过去他成绩十分优秀。他的母亲尽管对此很担心,但没有采取措施,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儿子要上吊自杀,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怎样预防孩子的抑郁心理呢?心理学家提出了这样几条建议:

一、尊重和平等对待孩子

有的孩子做错了事或者经历了几次失败,就会出现精神不振的状态,尤其是具有抑郁倾向的孩子在这一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过失和失败,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耐心地启发诱导;绝不能盲目指责,甚至挖苦打击,否则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压抑。当孩子不愿意参加某类活动时,父母的任务不是催逼他去做或吓唬他,而是要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经历不幸和伤害。对孩子所担心的事情,父母要加以科学的解释,争取尽早地消除孩子的顾虑。

二、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不仅能真正地了解人,而且对于倾诉者来说,也会释放内心的压抑,从而消除顾虑。作为父母,在孩子紧张、不安或者苦闷的时候,不妨试试耐心地倾听,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能理解他,在内心产生欣慰之感,进而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在平时,父母也要注意让家里形成一种轻松的气氛,父母可以经常讲讲笑话,说点有趣的事。当然,父母也可以有意地运用一些排除苦恼的技巧,比如当孩子自己不快的时候,可以让他听听优美的音乐,走到室外散散步,向别人说说自己的顾虑等,这些都可以消除郁闷。如果家长在生活中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来排除苦恼,那么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他也会模仿父母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缓解不良的情绪。

三、鼓励孩子参加各类活动

家长应当尽量让孩子经常同与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和交谈,特别要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与他人的交往变得积极主动,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家长可以把孩子的特点告诉老师,让老师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可以建议老师在课堂上有意向孩子提出他能答得上来的问题,然后在其他同学面前大大地表扬他,树立他的自信心,克服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的羞怯和自卑感。当然,父母和老师谈话时,一定不能让孩子看见。抑郁的孩子一般都很敏感,如果孩子看到了,可能还会有不良的影响。

另外,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胆量,有可能的话,可以让他离开父母或者离开家,独自在亲朋好友家住一段时间,以锻炼他独立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