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平鲁旅游志
15608600000055

第55章 边口

七墩口位于平鲁境域最北端的长城口隘,明朝前曾称伏达,清雍正年间设镇,是西口故道,和境域白兰口齐名。西口文化和边塞军事文化使这个有着“款塞贡道、互市驿道、民族通道、军旅要道、礼佛圣道、茶马商道”之称的边镇,富有了边塞特有的文化内涵。村前流过的七墩河,沿河蜿几度烽烟带血飞,多少风雨染墩台。曾作屏障护边镇,携手长龙振国威。

商客不缘萧墙恨,期市尽释怼和怨。驼马流云嘶故土,财神福佑化祥瑞。

蜒远去出口路,隔岸巍峨的徐氏楼、箭牌楼,村头逶迤的长城,曾是繁华互市的遗址,晋商捐资修建的关帝庙、财神庙、刻满岁月沧桑的碑碣,都在诉说着这个边镇风云突变、金戈铁马的悲壮和商旅贸易,民族融洽的祥和,见证着这个边镇的历史辉煌。

七墩口历史上因北狄常从此犯境并南驱关内掳掠,从明朝始一直驻重兵守卫。镇沿边紧连九个屯军边墩,向西和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向北和内蒙古和林格尔、右玉十三边毗邻,“岗阜环绕,险与敌共,随在皆冲”(《读史方舆纪要》)。因此统治者在此高墙壁垒,军事设防尤为森严。沿边北上可直达“杀虎口”,而越七墩镇边口,即进入蒙古驻牧地界,向西经归绥六厅,可随古丝绸之路进发,向北经归化、绥远通过蒙古草原库伦,进入中俄边界的买卖城——恰克图。道咸年间,晋商从这里输出大量的茶叶、糖、棉花、丝织品等,从俄国换回大量的毛织品、皮革、精制的金属制品、毛皮和鸦片,买卖货物价值据晋商史料记载达1500万美元以上的巨额。七墩,因此成为北上绥蒙的通商要道,同时也是大量佛教信士和蒙古喇嘛捷径赴五台山和平鲁乌龙洞朝佛的圣道。这条商路由晋中——太原——忻州——雁门关——朔州——平鲁——七墩镇,过边口进入内蒙古地界分道,一路向西,一路向北,在明初就已十分活跃了。

平鲁商人内倚扼口靠边有利的地理条件,外借关南晋商日益崛起,货物进出口不断增加,内外商贸信息灵活,适应时宜的边贸月市、官市、贡市、互市、马市活动以七墩镇为中心沿边逐渐展开,外地贩运杂货的商客,往往就在七墩镇歇脚趸卖后贩货而归。

明代的七墩,在明廷为战需推行的“开中制”中,初为纳粮输边之仓,内地杂货随边储上仓米豆不断流入。即使在汉蒙关系剑拔弩张的情况下,客观自然地理形成的睦邻关系,无法使汉蒙民族间商品交流中断。蒙古人民十分需要用自己的马匹、牛羊来换取内地的铁锅、粮食、茶叶和布匹,以改变长期以来“炊无釜”的困难条件,而明廷亦需军马补充来源,这样七墩的通关边贸互市也就自在情理之中。特别是明嘉靖皇帝历经戡乱,平息了和北部少数民族的战争,为隆庆招抚俺答部落打下了基础。俺答封顺义王后,所辖地域人马不仅随便进出边关,俺答把行辕也长扎七墩镇。互市由战争期间隐蔽进行发展为公开贸易,汉蒙民族习俗、文化交流逐渐融合,民族关系缓解,内外边民和平共处,从而造就了平鲁商贸队伍的迅速发展。

明初税课务简约,黜宋元关市之征琐繁冗弊,“税及蔬果饮食畜牧诸物,定制嫁娶丧祭时节礼物,自织布帛家器,及乃既税之物俱免税”(《明史·食货志》)。七墩时其商税按惯例以年计征,遣人监榷。成化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平鲁卫、井坪守御千户所建立,时民族矛盾尖锐,七墩边禁森严,铁器更是严禁潜出边外,边市流通受阻,范围越来越小,商品除粮、盐、土产外,其它商品匮乏,开中折色上仓储边,本色入国库,贸易为单一的军需商供,且多由豪商大贾所左右渔利。到嘉靖期因战火最炽,除无市外,内外民族间交流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随着明王朝渐走下坡路,内忧外患,民穷财困,互市凋零,商旅罕至。七墩依旧斜阳外,边关苍茫月苍凉。

清朝定鼎,首除烦苛,边口开放,边市恢复,各地商贾辐辏北趋,七墩以其进出通衢日益繁华,街市客栈、商号日渐增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禁各蕃部落夹带硝磺军器出边,其进口税许从轻减免”,极大地刺激了三晋商民,平鲁晋商也随国运日隆逐渐崛起。

雍正年间置七墩镇后,规模肇建,面貌一新,边关僻隅气象为之改观,各类商帮首尾相接,从这里出口者昼夜不断。到乾隆元年(1736年),内地商民迁居在外者日多,清廷“……准山西口外听民携带日用铁器。开晋省沿边杀虎口一带关隘。除马枪、腰刀、铁块等可造军器者严禁外,余民间一切需铁之用什器听民携带出口,不许在该地方私行改造军器”(清·《献通考》)。平鲁商人偕同外地行商,大量贩运铁锅、铁锹等造成行市。

据《清军机处录副》档案记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缘归化城生聚日繁,商贾云集,蒙古地方品种烟叶、杂粮、油、酒等项已成行市,并口外土产之皮张、杂货俱有,向系杀虎口监督兼管征收税课。今在归化要路各设栅栏一座,派役稽查。于适中心地设局。凡由内地贩卖一切茶布杂货,零星发卖,概免重复征收。惟归化城土产烟、酒、皮张等物及由内地贩来茶布等货,如有出口打成驼状前往各处及后山蒙古地方贸易者,俱于出栅时按则纳税”。“对巧立名目扰累勒商,索民烟布钱文以日逐花用,计赃无多,均照蠹役索诈贫民一两以上例,杖一百,加枷号一个月”。从七墩镇出边后商路分道扬镳,始设局稽查。及至咸丰八年(1857),厘捐税局频增,边卡抽收货厘。翌年,山西成立筹饷局,设七总卡及各分卡,于各隘口收行商药税及百货厘捐,七墩镇始设局卡派驻专人征稽。咸丰十一年(1860年)改行商药厘为税,七墩镇设税厅和稽查队,直到民国四年(1915年),税厅被兵匪卢占魁纵火焚毁。这一时期是七墩镇历经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南大街为中心,店铺鳞次栉比,分别有万义恒、庆天福、万恒盛、万盛庄、万全当、棉布店、福元昌、侯家干货铺、广元庆、元胜永、福盛店、德全店、顺义店、更新店、元盛店、阎氏油坊、桥市场,其中本籍响水营郑家后裔郑维清、郑占元父子经营店铺除“万”字号外,还有棉布店、庆天福饼铺共6个商号,店铺房屋有40多间,商业资本达十万元(银元)之巨。经营项目有盐茶、粮油、米面、布匹、丝绸、日杂和旅店、餐饮,从中可以看出郑家在当初是何等富有和气派。阎氏街和周家巷东西对称,布局严整,和南大街纵横交接,构成了边镇、边口、边市商贸网络格局。税厅和稽查队驻镇西边口附近,镇东南关帝庙山水环抱,独占一隅,拾阶而上,曲径通幽处,钟楼、鼓楼对出,大殿戏台雕梁画栋、庄严宏伟。祭关圣、财神碑刻矗立,流光溢彩。整个庙宇气象恢宏,和逶迤盘桓的长城,巍峨的箭楼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大气磅礴的画卷,既展示了古代边塞军事文化的深厚渊源和边关通衢特有的神韵,又为探寻边镇历史商贸和旅游考察提供了真实依据。

民国后期,抗日战火中的七墩镇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下屡遭涂炭,满目疮痍,大部分商店关门,坐地边商歇业或流落他乡,市场萧条。昔日熙熙攘攘的商课,浩浩荡荡的晋商马帮不见了踪影,再不闻优雅悦耳的驼铃丁冬,边贸重镇圮废的庄园人去屋空,荒芜的边关古道尘封湮灭,诉不尽无限悲哀。

白兰口位于平鲁西北部长城脚下,是沟通晋蒙的重要隘口,从这里跨过边墙直接进入内蒙古清水河、和林格尔和归绥六厅,直抵包头、土默川,顺便便捷。明时称镇川口,又称酸刺楼,今称白兰沟。因嘉靖中到成化间战事不断,曾派重兵把守。偶有开放以方便边民互市贸易。而有更多的商民越过此口举家迁徙内蒙古包头一带定居;俗称“走西口”。明清时期,特别是从晋中、晋南北上“走西口”的商人,多走此口。今为109国道晋蒙分界地。平鲁大山旅游,白兰口作为北上绥蒙的西口古道,值得一游。

一、亲临实地体验“出口”滋味。在社会生产力原始落后的封建时代,因平鲁大地人烟稀少,沿途大山叠嶂,坎坷崎岖,到处萧瑟荒凉,饱经荒旱雨涝灾害袭击的劳苦人民,迫于生计走口外做买卖,可谓“哭哭啼啼到忻县,出了雁门泪不干”。所过之地“黄沙蔽日月,缺树少人烟,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叫人目击心酸。由于农业生产凋敝,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命运悲惨。民歌《走西口》凄婉的韵调揭示了背井离乡人们的真实心境,也客观反映了本籍和外地商人艰难跋涉的创业历程。

亲临感受回味,虽时过境迁,但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晋蒙分界处白兰口生态园区,当你以高大的晋商驼队雕塑为背景留个影,重回到“走西口”岁月的感慨油然而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记忆和纪念。再当你跨过晋蒙分界的界碑,或一只脚在口里,一只脚在口外时,遥望关山,心头更是一波不平,一波又起。而今的旅游出口虽和旧时走西口的出口有天壤之别,但仍可激起无限留恋和莫名怆然的涟漪,人随境迁,心随物移,很有意思。

二、探寻边口商贸文化,感受晋商兴衰荣苦,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到清代,白兰口居民日渐增多形成村落。除荒旱年份有饥民走过,商帮驼马从这里过往取代昔日流民逃难的身影。乾隆年间就有董家、侯家、高家、张家和杨家开店,接待过往商客,生意兴隆。到晚清,董家传人董博、董德文、董德厚父子,祖籍定襄的侯家后裔侯喜娃、侯连山兄弟脱颖而出,家业大振,成为靠开店发迹的大户。董家走出封闭的边口,把买卖做到了内蒙古清水河,资金达百万两白银,其商号铺面从东门到花园巷占了半条大街。商号有:德盛泉(掌柜段氏)、德盛源(掌柜王喜祥)、德润泉(掌柜黄润堂)、永盛恒(掌柜李珍春,店员30多人)、德生义(掌柜乔玉明)、福和成、德金恒(掌柜杨世祥)、广济成(掌柜任安)、永盛昌(掌柜曹枝)、永盛美、厚记等。董家大掌柜董万贵。还有郑家山货铺日升光,掌柜为郑前考。侯家以其留英博士侯应华为代表,远上绥远包头经商,成就斐然,举家迁往,成为晋商帮的重要一员。包括张家、杨家、高家在内,这些殷实大户当年的宅院仍在,虽历经战火兵燹和风侵雨剥,不见了原来的富贵景象,但从残破而不失高贵的门楼,雕刻精美的上下马石、几重几进院落的严整布局和巨型条石台阶等实物遗存,完全可以想见当年主人的身份。

今日白兰口村,依边靠山,绿树成荫,房舍整洁靓丽,一派祥和气氛。109国道从村前绕过,通阻虎乡各堡和名山乌龙洞、凤凰城,井坪公路畅通无阻,旅游观光交通十分便利。就是这个边塞西口,记载着昔日“出口”人的悲欢离合,本地商人和关南晋商艰辛创业、发迹到衰败的历史经验;反映着一种时代崇尚和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折射着现代文明给人民带来的幸福前景。

三、调查研究从明清到民国期间边口商贸管理。白兰口到底什么时候闻名遐迩,和右玉的杀虎口齐名,叫人一提起来就和“走西口”、做买卖紧密联系在一起,考证可上溯到宋元时期甚至还要更早。明“隆庆议和”后,曾在败虎堡、迎恩堡设市。自古以来,中原汉民族生产和生活使用牛马:

(一)

山一程,水一程。雄关漫道壮君行,霜晨半天星。

风一更,雪一更。梦断故园泪痕新,万籁锁启明。

(二)

思一路,想一路。围城野戍辛和苦,长歌喘吴牛。

年一岁,人一岁。世事沧桑兴与衰,天边无尽头。

(三)

生一土,亲一土。汗渍咸忆慈母乳,出塞几多愁。

闯一世,创一世。悲欢离合走西口,魂绕故国楼。

驴、骡、皮毛,特别是战争中使用的军马,主要取之于蒙古草原。而北方少数民族的衣、食、日用品则主要依赖于内地汉民族的农业和手工业。平鲁的地理位置和边口白兰沟自然成了这种南北物资交流的要冲,虽然北方游牧民族的贵族统治和中原汉民族的地主政权间矛盾不断,因而战乱无常,亦时有缓和,但不管是在战还是和,民族间物资贸易交流不论公开合法进行,还是隐蔽地进行,始终未能停止。白兰口、边口商民及平鲁商人自然担当起这种南北物资贸易的中介人。宋元沿边官办榷场及其它种种干扰,筑高墙靖边制夷,也没有阻隔了边市贸易的进行。在白兰口往往商贾云集,茶布杂货,各种贸易物资堆满客栈,因此边市因口隘日繁,边口也因边市繁荣而日显其重要。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平鲁卫为平鲁县后,历朝为加强边口贸易管理,在白兰口设税厅和稽查队。《大清会典》载:口外“归化城为蒙古商民辐辏之处,所有烟、油、酒三项及皮张杂货等物,皆归入落地税内照例征收,其驼马牛羊除非口外,若绕道赶往他省售卖者,亦应一律征税,以防偷漏。至于例禁森严之铁器不许出口,原指军器及可以置造器之铁而言,若种地农具及平常日用器皿,给票验放,毋许守口官弁刁难勒索。到乾隆四十年(1775),沿边商民目栅外绥远城向不收税,遂心怀偷漏,逐渐迁移。各色行户渐次移入绥远城开设,而商货冀期避归化城纳税之费,亦多赴绥远等处囤积。该处奸行复四出邀截,以致赴归化城者日少,而趋绥远城者日多”。“附近土产烟酒及草地羊毛、毛绒等类,多不上税,俱经边口赴和林格尔囤积,运转他处售卖。至南来油、绸缎、布茶、杂货亦由和林格尔经赴托克托、萨拉齐、包头等处。……原定在归化上税之货,因栅外例不稽查,均绕道巧避,偷漏日多,课额日缺”(《查明归化城税务情形》)。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归绥道属丰、宁两厅所产土货,以四项牲畜及绒张、马尾等项为大宗,商贩来往售运,数额颇巨。白兰口商旅不绝,门庭若市。为整饬税课,扩商务以疏财源、增税收,清政府派驻边口稽查人员不少于30人,一直到民国年间,昼夜巡视、征税和稽查不法行为。奈何江河日下,国运不支,西口古道白兰口日渐萧疏荒凉,成为见证历史商贸的一块化石了。

四、品验边塞特色,回归大山自然,享受山间拾珍趣味。登白兰口边墙,看白兰口大山,拣白兰口地皮菜是白兰口之游既赏心悦目,又其乐无穷的项目。边口因边墙而闻名,边墙因边口冲要而重要,这已是过去的事了。从考古角度看,这里的边墙保存完好,攀上边口墩台,信步北上或西进,十里不断,完全可以纵马,感受昔日战争金戈铁马,长城联防,烽烟滚滚的厮杀场面,顿觉有一种严阵以待的威严,或冲锋陷阵的畅快淋漓,不由想喊想叫。不能不说这是战争文化的一种潜在影响。站在墙上望白兰口四周青山,蓝天白云,晴岚紫气飘缈,梯田层层,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山间空气异常新鲜,让人荡气回肠。夏秋两季一片苍绿中间杂着其它缤纷的色彩,冬天又一片洁白,银妆玉琢。因是极边山地,春天虽来得晚,然而却是山中拾珍的好季节。特别是沿边墙内的向阳地,山珍地皮菜到处皆是,又大又多。许多游客到此拣地皮菜流连忘归。不信,你到此一试,肯定拾起来就忘了吃饭,根本顾不上日近亭午还是日傍西山。满载的游客最是惬意。

口子上从下乃河堡开始,顺着关河与平万公路一直向西,行5公里便到了平鲁区的最西端和偏关县交界的口子上村。该口南北双峰夹峙,雄关漫道,关河与平万线二级公路并行通过隘口一路向西,入忻州偏关境。

口子上为平鲁地区的西大门,自古为交通大道。东距乃河古堡(明代驻军设防)5公里,西距偏关贾家堡(明代驻军设防)3公里,是古代要隘冲口。其地形走势呈丁字型,顺着沟壑迤东通往平鲁区域井坪,迤西直达偏关境内黄河,北通东昌峪泉盛庄、乌龙洞和双碾交通主干线。明代鞑靼常犯边寇晋,隘口屡破。嘉靖十六年(1537年)、十九年(1540年)蒙古右翼土默特俺答汗率部大肆入掠,破老营,攻城掠地,冲口蹈藉。嘉靖末年,为应援边口防务之警,修筑乃河堡,常驻守备1员,守兵341名,马79匹。该口自此戍卫强势凭险而居,进有贾堡兵备以应,退有乃河堡坚垒为援。察边口冲繁,张弛效应益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