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瞪着黛玉的眼神里充满怨恨,她统共就这么一个儿子了,竟然被林黛玉祸害成这个样子,让她情何以堪?
宝玉犹自不觉,“宝姐姐说你死了,我就知道她是骗我的。”
宝玉欣喜的走到黛玉的面前,痴痴地看着黛玉。
在宝玉开口说话的时候,黛玉心中闪过无数的念头,如今已经有了计较,骗一个痴痴傻傻的宝玉的本事,她还是有的,何况,目前她还是要在贾府当米虫的,不能因为痴情的宝玉,而让自己无立足之地。
“宝玉,大家没有骗你,前我做了一个梦,说我是天上的花神转世,是不能在凡间成亲的,原本,仙人姐姐要接我回去的,可是因为你的玉丢了,仙人姐姐说,要我留在凡间帮你把玉找回来呢。”黛玉笑着说道,可是一番话却让在座的众人脸色变了几遍。
宝钗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样子,也算是婉转的给了她一个台阶。
王夫人听说她能帮助宝玉找回玉,看着黛玉的眼光就热切起来。
原本歪着的贾母一直默不作声,此时也不埋怨黛玉没有给自己请安了,猛地做了起来,看着黛玉说不出好话来。
李纨探春原本不怎么信这些鬼神之说,听了黛玉这番话再想起那天的情景,不由得就信了七八分。
凤姐一双眼睛笑嘻嘻地看着林黛玉,似乎看到她的心里去。
邢夫人从下人手里结果一盏茶,压下心中的惊惧。
“是了,那天天空响起一阵音乐声,果然不是人间的曲子。”李纨轻声道,众人听了,脸色又是一变。
唯独宝玉听了这话,正应了他的呆意,抓住黛玉的手一叠声道:“我不让妹妹走。”
“我不走。”黛玉不着痕迹的抽回自己的手。
“不知林姐姐是什么花神?”惜春歪着头问道。
众人听了,面露古怪,那晴雯一个小丫头,大家为了哄宝玉,说她是芙蓉花,黛玉自吹是花神,难道是牡丹么?不然怎么连一个丫鬟都比不上?
林黛玉又怎么会不知道众人的想法,她笑吟吟道,“天上有百位花神,专管司人间百花盛开,我却在百花之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绛珠草修炼成仙,只因欠下一位仙人的人情,下凡来还债而已。”
原来这故事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
“仙人也会欠债么?”探春忍不住开口。
“是呀。”黛玉含笑,其实,她已经发现了,任她心中在感怀,在伤感,她都没有一滴眼泪,看来,这林黛玉的眼泪是真真切切还完了。
“姐姐还完债了么?”惜春最愿意听这些因果报应的事了。
“应该是还完了。”黛玉低语。
宝玉惊恐的又拉住黛玉的手,“妹妹还完了债,是不是就要回去了?”
黛玉深深地看了一眼宝玉,他即使痴了傻了,也比一般人要明白,果然不愧是神瑛侍者。
“宝玉。”王夫人呵斥宝玉,他这个样子,让宝钗怎么想?
“黛玉,过来,坐在你宝姐姐的身边。”贾母到底是精于世故,伸手向黛玉招了招。
黛玉借机摆脱掉宝玉的手,走到老祖宗身前,规规矩矩的福了下去,“黛玉给老祖宗请安。”
老祖宗一把拉着黛玉坐下。
“黛玉呀,你刚刚说的是真的?要怎样找回宝玉丢失的玉。”老祖宗急切的问道。
黛玉心思一转,当然不能说是玉会被甄宝玉送回来,古代就将就打什么机锋,更何况,她还要借着这个机会出府呢。
黛玉未语先笑,“祖母,咱贾家是一个积福人家,神佛都要保佑的,所以黛玉才托生成你的外孙女,平日里无事还要斋僧敬道的,眼下怎么忘了?仙人姐姐说,心诚则灵,还劝我说,我还完了仙人的债,却欠了外祖母的新债,让我亲自去给祈福呢,说时候到了,宝玉自有宝玉送回。”
“宝玉自有宝玉送回?”这是什么话?
黛玉抬起手来挡住嘴唇,凑到贾母的耳边,“老祖宗,这是天机,我只说与你一个人听,这个宝玉或许是和宝玉哥哥一样,是一个人名,再或者,是天家封赏的什么。”她可不敢把话说死,事实证明,有很多历史都并不是人们想当然的样子。
“恩,传下话去,明天我们就去白马寺为宝玉祈福。”黛玉的这番话,句句打在贾母心坎上,贾母心中一动,被抄家的甄家的那个孩子可不就叫宝玉么,莫非会是他在机缘巧合下得到宝玉的这块玉么,这么一想,对黛玉的话更加信了个十成十。
“老祖宗,宝玉只是一个小辈,怎么能让你去给他祈福?儿媳愿意代母前往。”王夫人站起身来躬身道。
“是呀,老祖宗,上一回上清虚观打醮,听说老太太去了,那些世家就都送了里来,这回老祖宗再去,人家听说是为了宝玉祈福,背后还不知道该怎样讲究呢,不若就让孙媳妇去好了。”宝钗含笑道,说完还有意无意地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拍手笑道:“正是这个理,老祖宗难道忘了?那癞头和尚曾经说过,金玉良缘,如今宝姐姐和宝玉成为了一家,宝姐姐这个金自然会把宝玉这个玉招回来。”
黛玉说这话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她只想着自己能走出府去,能跟着的人越少越好行事,哪里会想到别的心思,可是听在宝钗的耳里,分明是讥讽她故意矫情,明明早就存了心思,一张脸不由得憋得通红,心中暗自恼恨黛玉,可是却无法当着人和她分辨。
宝钗越想越不是滋味,半饷忽然笑道:“我们比不得妹妹,是天上的仙子下凡,只是妹妹既是仙子,何不用了法术把宝玉的玉找回来,用何必用我这金锁?”
言外之意,你费尽心思,不还是没有嫁给宝玉么,又何必笑我?
黛玉眸子一凝,知道自己的话,挑战了宝钗的利益,这宝钗果然是个不吃亏的,只要不影响到她的切身利益,她乐得做完美的女子,当初年纪小,不懂得那些,还觉得宝钗为人真好,后来,大一些了,才明白,宝钗其实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不然又怎么能在偷听到小红的私情,用金蝉脱壳的计谋陷害林妹妹?又怎么在袭人说薛蟠不是的时候,数落袭人?唉,古代人说话也得注意,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