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门外,弘历和弘昼终于拦住了宝钗和黛玉的轿子。
“拦轿的何人?可知这是荣国公府上的家眷。”贾府的管家娘子呵斥。
“荣国府?”荣国府的人胆子还真不小。
弘历冷哼一声,从怀里摸出一块金牌来。
“原来是四阿哥。”众仆人都是见过世面的,这牌子他们并不陌生,连忙跪了一地,心中诧异,这小爷要做什么?
“即知我的身份,还不出来见礼?”弘历解恨地看着轿子。
轿子里的宝钗和黛玉对视了一眼,戴上面巾。
“掀帘。”宝钗一声吩咐,早有下人掀开帘子。
黛玉皱皱眉,端坐不动。
弘历瞪着那缓缓伸出的嫩白的手,心跳不知不觉加快。
只见一个雍容华贵的蒙面女子出来深深一福。
“拜见阿哥。”
弘历一呆,这一会的功夫,她怎么就胖成了这样。
而宝钗也在稀罕,这两个小娃娃拦住他们做什么?
“四哥,里面还有一个,是那个。”弘昼眼睛尖,帘子一撩一放的时候,他就看见了坐在里面的黛玉,那身形体态,绝对错不了。
“轿子里的是谁?怎么不出来拜见?”弘历直视着轿子。
轿子里传来一声低语,跪在轿子一侧的紫鹃听了,朗声道:“我大清开国皇帝曾提倡满汉一家,学习汉民文化,而汉文化中,首要一点就是,男女有别,阿哥身为皇亲贵胄,岂能学那登徒浪子般,求见未嫁之女?”
弘历为之一窒,这话说的句句在理,可是,要说移风易俗,谈何容易,尤其对他们这样的皇亲贵胄而言,一切规矩还不是他们说的算?再说了,这位姑娘也太能装了,刚才还和他们有着亲密接触呢,这一会就义正言辞说他们是登徒浪子,这也太太太太过分了。
他哪里知道这个黛玉人前人后两重天?
荣国府的人也面面相觑,这两个应该还是小孩子呢,这就大防,这也太草木皆兵了。
“哦,是么?我怎么记得刚刚还见过姑娘一面?”弘历瞪视着轿帘,眼神如刀子般,恨不能把帘子拽下来。
“阿哥请注意身份,你这般污蔑与我,我失节是小,阿哥堂堂三尺男儿品行不端,传到皇上耳里,就是奴家的罪过了。”黛玉听了,冷笑一声开口道,声音不大,吐字清晰,字字暗含刀锋。
“我……”弘历结舌,他原本想羞辱她一番的,叫她莫要这般张狂,可是,他以身份压人,这女子都不肯出来见一面,竟然还骂他登徒浪子品行不端,这口气如何咽得下,他现在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平日里被人阿谀奉承惯了的,何曾受过这般羞辱?偏偏对方字字珠玑,大义凛然,竟然让他无话可答。
弘昼听了,扬起无害的笑容,“这位姐姐说得有理,不过,刚刚在相国寺后院,姻缘树之下,我等见到美人,我四哥见了,惊为天人,刚刚问过,今日来上香的,是荣国府里的人,我四哥四哥痴情种子,对那女子一见钟情,所以大胆唐突,只为了确认一下,若是姑娘就是那女子,也好上门求亲。”
荣国府众人吐血,这小阿哥看样子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这么点就想要美人,实在是太太太风流了。
黛玉听了心惊,这弘昼看起来无害,不想却这般腹黑,这一番话说出来,不但把她说的那番话都反驳了,竟然还反讽她暗会男人,私定终身,黛玉听了,恨不得冲出去在揍这小子一顿,刚才真是揍的轻了。
“弘昼。”弘历听了心惊,这种事岂能信口雌黄?再说他们这些皇子的亲事,也不是自己说的算的。
“四哥,你听我的准没错。”弘昼冲着弘历眨眨眼,弘历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一向诡计多端,也就闭口不语。
丫的,臭小子,竟然敢算计姑奶奶我,黛玉冷笑,“阿哥真是好痴情种子,只是,我非那女子,若是出来见了两位,不知两位能否入赘贾府?”想骗我,黛玉狡黠地一笑,好呀,两个阿哥都嫁给我吧。
弘昼脸色一变,本来他只是想骗黛玉出来,然后故作失望的把她贬个一文不值,扬长而去,不想她根本不中计,竟然还要他们两个入赘?太太太太太荒唐了。
“两位是皇亲贵胄,婚姻大事自己是做不得主的,这样吧,你们先去请下圣旨,两位阿哥给奴家看到两位的诚意,大礼之后,奴家自然会满足阿哥的愿望。”
不止弘昼,弘历的脸色也变了,她这分明是讥讽他们两个以权压人,可是偏偏让人反驳不了她。
众位贾府下人听了也是胆颤心惊,这林姐胆子也太大了,这皇亲岂是能随便得罪的,见一面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看,二奶奶都出来了,不过,心中虽如此想,却也知道,林姐这么做是对的,有的人大着胆子抬头瞟了一眼两位阿哥,两个阿哥脸上变幻莫测,不知心里想着什么?
宝钗跪在青石上,只觉得苦不堪言,听了黛玉的话,脸色更差,还好她带着面纱,别人也看不到她的脸色,黛玉到底是书香门第,和薛家不同,薛家虽是皇商,可是再怎么也脱不了商人的市侩圆滑,权衡利弊,宝钗出来见礼,而如今黛玉和两位阿哥僵持,说的那番话句句占理,倒显得识大体的宝钗孟浪轻浮了。
弘历弘昼面面相觑,总不能硬把那人拉出来吧,可是,堂堂阿哥就这么让人揍了而只能忍气吞声也太没面子了。
两个人不动,贾府众人也不敢动,竟然僵持在那里,连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天空似乎飘来一层云,云越压越低,越来越厚,似乎就要压倒众人身上。
相国寺里忽然奔出一个知客僧,远远看见两位阿哥呼出一口气。
“两位阿哥请留步,方丈大师有要事请两位阿哥回去。”知客僧跑过来的有点急,竟然微微有些气喘。
弘历弘昼一愣,随即心有灵犀地同时对着知客僧一点头,“前面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