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新梦:绝泪颦妃
1561200000037

第37章

贾赦贾政礼貌的把头转过去,看着那公子,对这事已经不抱希望了。

“学生此来,是因为前些时候碰到一和尚,叮嘱学生一定要把此物送还贵府。”那男子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

和尚?贾政心中一动,记得曾经有人说,宝玉的这块玉是在和尚手里的,目不错睛地看着那男子,接过他递过来的玉,贾政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贵客如何称呼?”

“罪臣之子,愧对祖先,姓氏不提也罢。”男子明明布衣长衫,一颦一笑却偏偏别具风流,见之忘俗。

“不知可否告知名号?”那边贾赦也忍不住。

男子眼眸一暗,“祖母溺爱,只有一小名,唤做宝玉。”

“宝玉。”贾赦贾政脸色一变,心神俱震,竟然都从座位上站起。

旁边传来茶盖盖碗的声音,两个人这才想起八王爷还在,不由得呐呐坐了下去。

“八王爷,府中因为这玉,可以说闹得人仰马翻的,我能否……”贾政赔笑告罪,毕竟,这人是八王领来的。

“政公请便。”八王微微探了一下身子。

“想必老夫人还有话要问公子,莫若叫公子一起去拜见一下老夫人,也省的两下传话不方便。”八王含笑看着那公子。

“理应如此。”那公子行了一礼。

“来人,好生戴了公子过去,把这玉拿进里面给老祖宗看看,别的,都不用说。”贾政收敛心神,叫过一个家丁把玉递给他,家丁连忙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干净帕子垫了。

贾政心里掂掇,这八王一向和府里没有深交情,原因无他,原本贾府是太子党的,现如今八王主动示好,他们不能不投桃报李,可是这事却不能操之过急,还是缓进的好,在押错宝,贾府可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彼时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宝玉夫妻都在贾母跟前,贾母听了小厮的话,随手拿起那玉递给宝玉,因为有人曾经做了假玉来蒙骗,所以只当是又有人拿个假的,也不是很在意,嘴里却不咸不淡的问着话,却见宝玉笑嘻嘻地把玉挂在胸前。

“宝玉,你可看真了,可是你的那块玉不是?”王夫人见宝玉如此,脸色一变,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这可不就是我的那块玉么。”宝玉抬起眼看了一眼母亲,规矩地答道,说话也不似往日疯癫颠倒。

“这玉,老爷是从何处得来的。”贾母见了,连忙传过小厮来仔细地问道,一室女眷,小厮也不敢抬头,只是把事情来龙去脉详细第一说。

“你说是八王爷带来的一个人,名字也叫宝玉?”贾母听了,忽然想起黛玉的话,心中一动,这段日子,因为黛玉得了那要命的天花,她有些日子没有见黛玉了。

“是,那公子现在就在外面等着呢。”小厮答道。

“快请。”贾母一叠声道,难道是甄府的那个宝玉不成?甄家已经被抄了,据闻,甄家的孙子因为年幼,到未成获罪,不知流落到何处,难道就是他么,若果真是他,又是如何得到宝玉的玉的?

这边贾母那里把送玉的人请去,宝玉自带上那玉,就觉得昏昏沉沉只想睡去,贾母吩咐了琥珀好生跟着上里间给宝玉安置好。

那边就通传人已经到了,宝钗王熙凤毕竟是年轻媳妇,都躲在了屏风后面,邢夫人王夫人倒也不用避讳,依旧坐在贾母下首。

从外面进来一青衣布裳的男子,王夫人猛地站起来,不由得看向里间。

恰巧这时,琥珀从里间出来禀告道:“二爷已经睡下了。”

王夫人压下心底惊骇,“老祖宗,我去看看玉儿睡得可安好。”

王夫人侧过头去,竟然不敢看那青衣男子。

贾母点点头。

王夫人离去的脚步有写匆忙。

“刚才听说,你的小名叫做宝玉。”邢夫人看了暗暗纳罕。

“是,夫人。”青衣男子稽首。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贾母笑道。

屏风后的王熙凤张望了一眼,也暗暗吃惊,连忙推了一下宝钗,“亏了是在这府里见了,不然我还以为宝玉淘气,故意打扮成穷小子呢。”

“人有相似,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宝钗端坐不动,竟然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王熙凤见了,眼珠一转,故作神秘地凑身过去,附耳道:“我们认错人到没有什么,倒是二奶奶你要是认错了,那可就坏了事了。”

她就不相信,那宝钗就一点好奇心没有?

“嫂子这话就差了。”宝钗心中暗恼,就算开玩笑也不能这么开吧,内府岂是什么人都进的来的,她竟然暗示……竟然暗示她苟且,虽然她是舅舅王子腾的女儿,可是这般说她,就莫怪她无情了。

宝钗故意向外看了一眼,心下暗惊,竟真有这般相像的人,又都同叫宝玉,嘴里却含笑道:“相貌虽有些相似,可是气质却迥异,实大不相同。”

“不知世兄可是姓甄?”贾母终究忍不住问道。

王熙凤听了脸色一变,难道是金陵甄家的人,她怎么忘了,甄家那孩子也叫宝玉,还有几箱子珠宝在贾府里,原本以为甄家没人了,正好用那些珠宝填补亏空……

那男子面目惨变,甄家获罪,罪不至子孙,他承认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没落子孙,无言提及姓氏。”那男子竟然摆明了不肯承认了。

贾母看了一眼甄宝玉,“可有什么营生?”他不愿意提,贾母也不好刨根问底,只好装聋作哑。

“学生想找个清静的地方,用功读书,开年大考,希望能金榜题名。”那男子道。

王熙凤听了不由得咂舌笑道:“只这句话就知道和宝玉不是一路的了。”

“年轻人有志向。”贾母点点头,她刚才一时激动,想要报答他的心愿经过了这么一缓冲,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说到底,他毕竟还是罪臣之子,还是保持点距离的好。

“鸳鸯,从我的账面拨出一万两银子答谢这位小哥。”贾母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