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金融企业财务分析
15612300000031

第31章 审计报告的阅读

审计报告的阅读是指审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按照审计的目的,对审计报告的内容及结论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可借鉴性审阅的过程。随着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业务需求的扩大,各种形式的审计报告也大量涌现。与此同时,如何充分运用审计报告信息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一、审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政府监管部门、公司股东以及潜在的投资者。

信息使用者阅读审计报告的目的性不一,各有侧重。政府监管部门主要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是否存在违规经营,是否会影响体系的稳健运行;公司股东主要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情况是否真实;潜在投资者主要关心公司现在的财务状况和今后的盈利能力,所以,不仅关心目前状况的真实性,更关心公司预测性财务报表的审计结论。除此之外,委托人阅读审计报告,则更注重纠错和防弊。

审计报告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信息会对信息使用者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有共同的愿望,就是一致希望从审计报告中获得真实的信息。因为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报告能尽力披露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并提出信息的论证方法,所以,审计报告是各个信息使用者的必读文件之一。

二、审计报告的阅读要求

(一)准确把握审计目的

审计目的在委托人(通常是金融企业董事会或全体股东)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的“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加以说明,审计报告是否达到审计目的,既是对注册会计师是否切实完成委托审计业务的检验,也是阅读和利用审计报告的基本出发点。每一项审计业务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如会计报表审计、验资或盈利预测审核等。其中有的是按规定必须公开的,如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报告、社会公益基金审计报告等,有的则是不公开的,如验资或其他特定目的的审计报告。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期望使用一份审计报告解决许多问题,提供许多信息。通常依据约定的审计目的,审计报告都会有一个如何合理利用该审计报告的声明。对于不合理、不恰当使用该审计报告造成利益关系人的经济损失与注册会计师无关。

(二)正确区别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

会计责任是指金融企业管理当局(公司总裁、总经理或其会计部门)对其编制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这一责任由《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税法等财务法规规范。会计报表是企业或其他组织管理当局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各企业或组织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方面财务信息的手段。

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以第三者的身份,对金融企业或有关组织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负责,其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及结果受《注册会计师法》、《独立会计师审计准则》、《公司法》、《证券法》及有关金融机构法规的制约。审计报告只是注册会计师表述审计结论的手段,它本身不包括被审计企业或组织的财务信息或具体数据资料,不能用于代替会计报表。如果企业会计报表资料存在重大错漏,而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或已经发现但是没有提请当事人调整,或企业未调整而签发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由此给报表使用者造成损失,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应承担法律责任。

由上述可知,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是不同主体、不同规范和不同后果的责任,不能相互替代。有人认为,只要会计报表经过审计,会计就不再承担责任,所有责任就应该由审计承担,这是错误的。举例来说,假如企业以资产重组为名,将自身的优质资产低价换出,将差价列减年度利润。如果审计查证属实,注册会计师就应提请企业行政当局纠正,并调减该项重组受益。如果行政当局不予调整,在向董事会提交审计报告时,应就此事发表保留意见,这是审计的责任。但纠正、整顿却属于委托人管理当局的责任。

(三)认真分析审计报告所附的会计报表

由于审计报告所附的会计报表是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对发现的重大错弊事件已做了调整,所以,通常情况下可以用来进行各种分析,由于注册会计师素质与能力也有差别,因此,在阅读会计报表前,还要对报表的外观结构、平衡性、报表项目的余额方向、异常变动及相关项目之间的变化等予以关注。不可否认,由于审计市场尚不规范,一般性的审计技术和质量问题普遍存在。甚至出现虚假审计报告案例。因此,阅读者对于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及其附表,可予以充分信任。相反,则需要慎重,应有自己的分析判断。

(四)密切关注会计报表附注的审计结论

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对或有事项进行披露;对会计方法的变更进行说明。

1.重大的期后事项。即企业会计报告日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影响所审计事项及未来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事项。如金融企业报表上资产项目的较大升值,重大诉讼未决事项,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会计法的变更。会计制度对一些会计事项的处理,允许企业有自主选择会计方法的权利,而变更会计方法,必然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只要企业对变更会计方法及其影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了说明,注册会计师就无须保留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对会计报表附注中有关会计方法变更的事项更应该加以关注。会计方法的变更涉及资产评价、减值或损失准备的计提,收入的计价,递延资产的摊销等,对资产、负债和损益的影响很大。因此,审计部门要深入分析企业资产及利润的变动及其原因。

所以,通过对这一部分审计结论的阅读,可了解到金融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以及审计报告后的处理事项。

三、审计报告的阅读步骤

信息使用者阅读审计报告时,应按以下步骤完成:

第一步,概览审计报告,并注意审计报告的提供者。审计报告提供者的合法性、知名度、信誉度对其审计报告的可信度有重要影响。

第二步,根据审计报告结论,逐一阅读所附经审计以后的财务报表,按阅读目的获取信息。

第三步,作出审计报告阅读后的决策。若属于内部管理层,应根据审计报告的结论,采取救治措施;若属于小额投资者,可作出投资决策;若属于监管者,可以部署进一步监管的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