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园艺学教授里斯,带领着学生用切碎的苜蓿叶作基肥,把它施在番茄地里,要求每公顷施117千克。有一位学生把117看成了11.7,这样在一块一公顷的地里只施了11.7千克苜蓿叶。
事后,这位学生才告诉了老师,但已无法补救。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收获的季节,仅施了11.7千克苜蓿叶的那一公顷番茄地,与每公顷施117千克苜蓿叶的番茄地一样,都增产了1吨多。
“真是怪事。”里斯陷入了沉思,“苜蓿是豆科植物,单靠它含的氮、磷、钾是不会有这样大的增产幅度的。或许它里面含有另一种能起高效作用的物质?”
于是,里斯教授着手试验、分析、研究苜蓿中的化学成分,发现了一种白色鳞片状的结晶物质,进行测定,终于揭开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它是42年前发现的三十烷醇,人们一度把它作为一种有机化学试剂使用。研究发现,三十烷醇是一种神奇的无毒植物生长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