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15616900000071

第71章 耐人寻味的中子

1921年,美国化学家哈金斯将卢瑟福1920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粒子命名为“中子”,并预言它的质量大约与质子的质量相等。

中子假说提出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中子,但都没有成功。德国物理学家博特也在潜心研究中子的问题。他用α粒子轰击铍、硼和其他元素,以探索中子的存在与否。在轰击时,他发现铍辐射出了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射线。这种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在穿透2厘米厚的铅板之后强度只减弱13%。据当时所知,被轰击物质产生的所有射线中,只有γ射线能够穿透厚铅板。遗憾的是,博特再也没有继续研究,就把这种射线当作γ射线做了报道。

时光到了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看了博特的报道,觉得很值得研究,经过实验,他终于找到了人们多年寻找未发现的中子,查德威克也因此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