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4排用轻机枪
T-74排用轻机枪是中国台湾陆军为了接续已经服役多年的57式轻机枪,由联勤205兵工厂参考比利时Fabrique Nationale生产的FNMAG自行研发生产的通用轻机枪,编号当中的“74”代表是在民国74年(1985年)完成预量产型而定名。
比利时的FNMAG于1958年推出,受到许多国家采用。联勤在设计T-74时,参考了FNMAG的优缺点,并考虑联勤自身的工艺能力与战术思想,再进行修改。T-74修改的部分,包括一些设计上的小细节,改进FNMAG的缺点,以及适合中国台湾军人的体型与用枪习惯,并沿用57式轻机枪的两脚架等特色。
与FNMAG相较之下主要的不同的是,T-74的准星座固定在枪管上,若为非固定式加工难度会较高,所以联勤205厂改为固定式,而照门并多了风偏调整钮。T-74的枪管可以快速拆卸,枪管上与FNMAG前期的设计一样,都有散热螺纹。
生产配发给陆军的T-74耐用度高,在部队中颇受欢迎,除了宪兵警卫部队以外,陆军、空军警卫部队、海军、海军陆战队皆大量采用。
相关数据
制造商:联勤205兵工厂
研发日期:1984年
生产日期:1985年
口径:7.62mm
弹药:7.62×51mm
总重量:12.06kg
枪管长度:546mm
全长:1260mm
发射速率:650发/分
有效射程:365.76m
枪机种类:导气式
枪口初速:259.08m/s
供弹方式:弹链T-75班用轻机枪
T-75班用轻机枪是中国台湾联勤205兵工厂参考比利时的FNMinimi,原型于1986年(民国75年)推出,但直到1992年才正式定型。T-75与FNMinimi在内部结构与外观皆有差异,反而与同期发展的T-74排用轻机枪有结构上的类似。
T-75班用轻机枪为了简化后勤,扳机组与握把,准星,照门等零组件与T-74排用轻机枪是共通的,也可沿用57式轻机枪或T-74的两脚架。
T-75的机匣比FNMinimi大,且与复进杆为一体,拉机柄也是使用T-74的简单构造,瓦斯钢管采用两段式套筒结构,方便拆卸保养。T-75的射速较慢,原因可能是射速过高容易造成枪管寿命降低,以及战术思想的问题,所以后座室延长30mm,以便降低射速。
T-75班用轻机枪有弹链、弹匣(STANAG弹匣,与T-65突击步枪的相容)两种供弹方式,分别是200发及30发,通用标准的5.56mm口径的步枪弹或是TC-74穿甲弹、TC-79曳光弹,全枪长1110mm,重7.5公斤,有效射程800公尺。
T-75班用轻机枪生不逢时,中国台湾陆军还是选择了FNMinimi,最后只采购一批十分小的数量,不过其它军种如中华民国空军、中国台湾海军陆战队、中国台湾宪兵也装备了T-75班用轻机枪。
T-75班用轻机枪亦有一款枪托可折的紧致型,估计是给特战部队与伞兵使用而开发,但未知是否有大量生产。
相关数据
制造商:联勤205兵工厂
研发日期:1986年
生产日期:1992年
口径:5.56mm
弹药:5.56×45mm
总重量:7.5kg
衍生型:紧致伞兵型
全长:1110mm
发射速率:700发/分
有效射程:243.84m
枪机种类:导气式
枪口初速:289.56m/s
供弹方式:30发STANAG弹匣,200发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