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
15618800000009

第9章 多种文化交汇,兰州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

八方商贾汇金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兰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走向了改革开放,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八方商贾齐汇金城,掀起了兰州新一轮移民潮,呈现出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新的大流动、大融合,掀起了一个新的交流融合的高潮,并由此带来兰州经济的大流通大发展。

老一代的兰州移民和他们的后人们欣喜地看到20世纪90年代的兰州出现了这样一个个镜头————1992年,17岁的四川小伙罗红来兰创办了“好利来蛋糕店”,并一炮打响。两年后,好利来东进,相继占领了东三省和河北、山东等地市场,目前已在50个城市建立了300多家连锁店,相继成立了沈阳无菌食品工厂和北京无菌食品工业园,2004年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认可为食品行业首家“3·15”标志产品。成了继海尔、联好利来蛋糕店想巨型企业之后的第22家“3·15”标志企业。那以后,滚滚“川军”纷纷来到兰州淘金。

——有那么一天,兰州人忽然发现,满街满巷,出现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重庆火锅店和卖四川麻辣烫的摊位,漂亮的川妹子们红唇皓目地邀请路过的人们品尝来自山城、来自天府之国的美味,从此,火锅和麻辣烫让嘴馋的兰州姑娘大饱口福。

——“收家具了,家具收”。这悠长的吆喝声,喊出了来自临夏的东乡族农民兄弟在金城走出的致富路。遍布街市的广河青年,头戴号帽,推着自行车,驮着收购来的旧家具、旧家电,然后集中发往家乡,既帮城里人让家具得以更新换代,又让穷乡亲坐上了软沙发,享上了城里人的福。

——为兰州老百姓居室装修提供最佳服务的,应该是湖北、江苏一带的装修队伍。这些匠人个个心灵手巧,又能吃苦。他们肩背手提着电动工具,穿行于街巷院落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占领了兰州装修市场近一半的份额,在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挣去了兰州人大把的票子。

——河南人精明,能吃苦,什么挣钱干什么。兰州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垄断了兰州最大的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和遍布全市的大大小小的水产品市场,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还有,兰市遍布街巷的废品回收队伍皆由河南籍打工者领军,兰州市民的生活与这支“豫军”的辛勤付出紧紧相连,须臾不可分离。

——羊羔肉、牛肉面、清真大饼,这些兰州人最喜欢吃的家常饭菜,又养活了多少来兰州打工的外乡人?兰州人的生活里,离不开这些辛劳的回民兄弟……时光进入21世纪,兰州再次成为新一代移民投资的“热土”,这缘于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中东部商家有了政策上的吸引力;其次,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是交通、通讯、商贸的枢纽中心,便于物流运输,地理位置优势也成为吸引他们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兰州成为进藏的中转中心,潜在的商机更是引起了投资商的青睐。

21世纪,晋商又在传承中崛起,兰州人不再凭记忆,而是亲眼看到了新生的一代晋商在兰州怎样地作为。

2003年,年轻的晋商在兰州成立了“兰州晋商商会”,吸纳了二百多家会员企业。他们之间是老乡对老乡,互相帮忙,亲如一家,不是抢生意,而是互相提携,生财有道。更可贵的是他们还给第二故乡、他们的迁入地——兰州谋利益,为兰州的发展做贡献。

如今的兰州,晋商的业绩和成果已是有目共睹的了,对推进州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催化和促进作用,其中很多都是同行业中的“领头羊”。他们中间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有山西万荣县人、甘肃宁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杨锁;山西万荣县人、甘肃天庆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韩庆;山西万荣县人、甘肃万华企业集团董事长——牛新民;山西临猗县人、兰州奥林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王晋喜;山西左权县人、兰州兰雅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宋艾芳;山西曲沃人、陇大集团董事长——李海生等,这些商海弄潮儿,在州市场上或者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高科技业务;或者在房地产方面有所建树;或者经营汽车及零部件生意火爆;或者在印刷行业中信誉甚好;或者批发、零售金属材料及五金交电;或者创办“兰州市榆中街下岗职工再就业交易市场”……个个门面火爆,生意兴隆。与此同时,还有餐饮业的剑门豆腐庄、银鑫餐饮娱乐有限公司、长江海鲜大酒店、顺风肥牛、兰州大观楼旋转大酒店以及装饰行业中的兰州豪斯装饰有限公司等等。有的行业甚至由晋商垄断市场,如牛肉面健康碗基本由商会会员企业垄断销售,兰州的防水建材及防水工程90%以上由山西人完成。甘肃信和科工贸有限公司,仅种羊一个项目带动1至5万种羊养殖户,可使7.4万人脱贫致富,可直接或间接使10万户30万人就业。

晋商几代人苦心经营兰州,已经是资深的老字辈了,兰州人视晋商为一家人,晋商也把兰州看做是自己的老家。

据兰州晋商商会秘书长王永康介绍,今天,在兰的山西籍人士约有11万之多,有一大批晋籍来兰人士在兰投资兴业,晋商涉及的领域非常多,经济发展相当好。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末,兰州晋商外贸销售额近6亿元,地产销售近10亿元,汽车、化工销售近5亿元,餐饮营业额2亿元左右,其他综合销售达10亿元。

100多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在甘肃留下了“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佳话。如今,来自他的故乡的3万多名湖南籍商人在兰创业发展,每年为兰州带来了两个多亿的利税,解决了5000多人的就业,业务涉及房地产、商贸、餐饮、石化、建筑、装修、药业、箱包、眼镜、建材等多个行业,是兰州商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公”后人在兰州续写着新的诗篇。

在兰的湘籍商界精英们不但成立了商会,还在商会中建立了党的组织。据甘肃省工商联湖南商会党组书记、荣誉会长、左宗棠第五代后人左崇高先生介绍,在兰湘籍流动党员有300多名,他们之所以在商会中建立党组织,就是为了教育他们为第二故乡多做贡献。

今天,在兰创业发展的潇湘儿女的代表人物有:甘肃省温泉商务大酒店董事长、湖南商会会长钟建华,他的商务大酒店项目投资达2.5亿元,是2005年兰州市招商局重点项目;商会常务副会长、兰龙瑞公司总经理周庚玉女士在西固区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一座7000多平米的龙瑞大厦。另外还有甘肃保洁石油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亦民、总经理周亦农,甘肃众联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德鹏,兰州黄河磨具磨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录民等。

在兰的鄂商,则成为连接中西部共赢的纽带。他们成立了湖北商会,选举李俊、黄兆斌、龚少雄为荣誉会长,范顺才为会长,孙光秀为执行会长,孙中才、柳永刚、王秋未等为副会长,肖云龙、罗刘云为正、副秘书长,有会员6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响应祖国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先后有五万多荆楚儿女积极投身兰州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在兰州经商、务工。他们先后办起了五百多家企业,涉及房地产、工程装饰、洗涤化妆品、电子、商贸、餐饮、娱乐等十多个行业。如今在甘的鄂企资产上千万元的有二十多家,上亿元的有三家。

黄兆斌满怀豪情地说: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四周群山逶迤,莽莽无限,千年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连通五洲。甘肃历来商贾云集,英雄辈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精英,大批的湖北籍企业家和经营者在这里耕耘、开拓、发展、壮大,并为兰州经济的繁荣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史记》记载,中国最早的大商人,也就是后代商人的鼻祖“陶朱公”范蠡(前473年)就是战国时期越国的名臣。而南宋时期浙中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义利并举”的思想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8世纪,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与上海口岸的开放更是为浙江商人提供了历史舞台。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商群体对上海近代化的演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浙江许多地方都有着悠久的民间经商历史。在义乌,拨浪鼓化在清乾隆时就已经兴盛。而浙江人天生就有一种经商精神。在改革开放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人以木匠等小手工业者身份,在兰州开始了他们的资本原始积累。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一群一群的浙江木匠,身背斧锯,冒着风沙,深入城镇乡村,进入平常百姓家,为兰州人打制家具。兰州并不是没有木工,只因本土的木工大哥的手艺太古老,而浙江木匠所做的家具款式新颖,精工细做,服务热情,因此深受当地人的欢迎。浙江人为当地百姓打制家具被称作是“富人替穷人打工”。

曾经以手工业者身份和携带大量廉价的小商品抢滩兰州的浙江人,他们中间的一部分精英在发展中迅速实现了升级换代,投资州,以兰州为第二故乡,做起了实业家。四万多名浙商,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代兰州新移民——季中良先生是最早把目光瞄向兰州毛纺产品的浙商。改革开放之初,他就把兰州的毛纺产品发往浙江沿海,随后又把加工好的服装运回兰州。后来,精明的他索性承包了兰州三毛厂的一个车间全部产品的产供销,从而实现了滚动发展,再后来的1995年,西北地区唯一生产高档西装的中美合资“中良西服公司”诞生了……西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东部服装批发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建设以来,浙江商户占到了总商户的80%以上,多达5000多户,3万多人。可以说,没有浙江人就没有东部市场的今天。

与此同时,义乌小商品批发城也在兰州崛起。那是1997年,七八个义乌人,带着1亿元,来到商场林立的兰州,建成了兰州最大的室内批发市场,开业不足一年就创下了西北综合市场启动最快、效益最好的纪录。创造这一奇迹的人就是来自浙江义乌的儒商余汉平。

几年后,浙商钟国庆、朱爱娟与苏商顾月芬等3人集资7000余万元,倾其所有合力打造了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鱼池口小商品批发广场。该广场是西北第一家上规模的小商品的批发基地,集物流、仓储、工商、税务、金融、住宿、餐饮为一体。就是这样,浙江人在兰州着眼小商品,放眼大市场,将强烈的生产意识渗透到小商品之中,大眼光造就了大文章,大手笔写下了新篇章,他们全新的理义乌商贸城念和成功运作,不能不令兰州人刮目相看。

2003年10月,兰州的街巷里,人们传说着这样一条惊人的消息,浙江的红楼集团以每股1.6175元的价格受让了6738.9172万股的国家股,占民百集团总股本的28.75%,同时,向政府捐资3000万元,用于当年政府对民百的财政补贴。对这一大手笔,人们有惊惶,有不解,有伤痛,但最多的,是对浙商慧眼和胆识的钦佩和羡慕……二十多年过去了,移民兰州,在兰创业的4万多浙商,2千多家企业在为自己挣下了一份可观家业的同时,也为兰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林贤友、丁小福、胡定丰、蔡根泉、朱仁爱、江福民、金信存、王美中、戴青朋等企业家创办的国芳百盛工贸集团、甘肃大陆桥房地产开发公司、兰州亿嘉新型材料责任有限公司、兰州新世纪家具汇展中心等大型企业,每年销售额达100亿元。形成了“凡有市场处,皆有浙江人”的格局,他们是新时期来到兰州的最大的一支移民队伍。

那么,浙商究竟给兰州带来了什么呢?

在赚钱的同时,每年30亿元的利税、25万人的就业机会就是浙商对兰州最直接的贡献。还有,浙商带来的经营观、经营方式、竞争力等为兰州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活力。一部分发展起来的浙商还为兰的招商引资做起了大使……兰州日益发展的经济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他们的发展又为兰州的腾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更重要的是,通过浙江人在兰州的活动,强烈地冲击着兰州人的观念,启发了兰州人的经济头脑,另外,很多浙江人还在兰州安家落户,兰州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这对拉动兰州消费市场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浙商是在兰州创业的所有外来商家中最有组织性的商家,他们在兰州的成功有目共睹。浙江人不仅在兰州建起了一座座新商厦,更重要的是构筑了一种全新的理念。“浙江”二字已由地名转化成了一种品牌,一种信誉,甚至是一种无形资产和社会感召力。

我们不难想象,五里铺没有东部批发市场,雁滩没有家具和布料批发市场,东方红广场没有国芳百盛购物中心,小西湖没有义乌商贸城和温州城,兰州的商业格局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些能够左右兰百姓生活的经济实体都是浙江实业家的“作品”,并且这只是他们在兰州创造的财富的一部分。现在,一个浙商投资的新高潮正在掀起。

2005年下半年,众多的浙商突然在兰州掀起了一个购房热潮。

他们买房,是为了定居。而让他们更愿意做兰州新移民的理由是来自于7月份浙江企业联合会第二届年会上,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兰市委书记陈宝生的一句话:“我们要把浙商看高一点,看重一些!”

就因为这句话,除了更大的生意投资外,他们纷纷在兰州购房置业,迁移户口,争做兰州的新移民。他们感觉在兰州自己不再只是个行商,也不再只是旅居兰州的过客。今天,浙商们从兰州官员的态度中看到了兰州和兰州人的胸襟,看到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因为有此共识,大批浙商才决定购房,决定移居兰州。浙商不仅在兰买房,而且大多将户口也随房迁了过来。他们名正言顺地成了数量最大的新一代的兰州移民。因为他们已真正认识到兰州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要饮水思源,回报故乡。

浙江新移民为兰州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为兰州人带来了市场经济的经营方式,加速了兰州经济市场化的迈进速度;为兰州的市场经营带来了思想观念大转变的春风,带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路,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推动了兰州思想解放的进程。

兰州市工商联魏职勤会长介绍,异地来兰商家组成的行业、同业、地域业商会就有107个,会员8300多人,在兰州经商的外省籍人员总数有30多万人。

多民族和谐共处的乐章从古至今,金城就是培植中华民族多民族之花的沃野。早在西周时代,居住在青海的西羌民族,就经常到兰州一带游牧。秦末汉初,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民族不断南下攻扰,兰州的东北部一度为匈奴所有。汉武帝征匈奴、逐诸羌以后,为了隔断匈奴和西羌的联系,以巩固西北边防,开始从中原向河西大量移民,让他们在那里屯田戍边。羌人欣慕汉族文化,陆续加入汉籍,并迁居凉州一带,金城郡遂成汉、羌杂居的地方。而这些羌族人民也由游牧生活变为农业生活。

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兄弟友谊、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断地得到发展。历史上一些有远见的封建官吏,如西汉名将赵充国、曹魏金城太守苏则等,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对少数民族实行“剿抚兼施”的政策,对金城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古代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开发了兰州这块沃野,创造了金城灿烂的古代文化。时至今天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都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己任,他们愿把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物质遗产。

高速公路的修建,交通工具的快捷,大大缩短了地域空间的距离,兰州人的婚嫁不再局限于本乡本土,而是远远超越县界省界甚至国界,因而有不少外地女子因婚姻而迁入兰州,她们不是大规模的移民,但总体上来说是由远方迁徙而来。

除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嫁娶,外地和兰州的沟通之外,在民间,涉外的文化交流也有了潜移默化的势头。兰州大学在榆中成立分校之后,该校的一位英籍女教师,向当地一位农村青年妇女学中国书法的事,就被人们传为佳话。

榆中夏官营镇一位邴姓农家妇女爱好书法艺术,农闲时苦学苦练,功夫渐渐就上道了。有一天兰大外语系的一位英籍女讲师来找她。女教师说外国话,她听不懂,经在场学生翻译,这才知道,这位外籍讲师是英国人,名叫阿玛娅,她也想学写毛笔字,学中国书法。

该妇女便欣然收留了她。对阿玛娅来说,毛笔蘸墨汁,在纸上书写方块汉字,是件很新鲜的事,所以她随身带一支毛笔,在授课之余,便学写汉字的横、竖、点、撇、捺等笔法。阿玛娅虚心而认真,缓慢地小心翼翼地学习如何握毛笔,怎么蘸墨,又如何先横后竖,先外后内。当人们问她,你怎么对中国书法产生了兴趣呢?她说,万里海空来中国,业余时间想把中国特有的书法和太极拳学学,机会难得。就说汉字的“伞”字吧,在我们英文里是写作“umbrelar”的,而中“伞”字就是很形象的一把伞,好看。阿玛娅说一不二,很有恒劲,悟性亦好,所以进步较快,笔底下已很像那么回事了。

后来阿玛娅又结识了苑川古镇金家崖的一位金老先生,并希望到他家中游玩。金老先生的房子在镇上是属于陈旧的老式泥坯房,实在没看头,他就裁了巴掌宽的四条红纸,写对联两副欢迎外宾。

大门上的一副是:

走进农家小院落;观察底层大世界。

院内正房门口的一副是:

世界和平,有待各国维持;人类文化,不妨敞开交流。

2005年7月的灿烂阳光里,英籍女教师阿玛娅和美籍西北民族大学留学生凯文一起造访这户农家。金老先生把他们迎进农家院落。阿玛娅和凯文对有烟熏痕迹的炕洞门很惊奇,对当院正烧水的太阳灶也感到新鲜,一一问过。

金老先生用七彩太阳光烧的开水沏了茶,并拿出白兰瓜和桃子招呼他们。寒暄中,金老先生把自己出版的童话书给客人送了一本。

阿玛娅便拿中国毛笔在白净的宣纸上大书“天下为公”四字横幅赠老者,金老先生也书写“黄河母亲”的小条幅回赠,落款是“一个中国农民”。

随后,金老先生领他们去古镇中心参观一处古建筑的戏楼和献殿。现场对他俩讲解:中国古建筑与西方不同,就用这么四个石础支顶四根柱子,撑起这么大的殿顶,历时一百多年,在无数次地震中不偏斜分毫!他俩有点新奇。

交谈中,老先生还向客人讲述起桌上白兰瓜的来历。他对凯说,这瓜是上一世纪40年代,你们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兰州时,带来的美洲瓜子种出来的,按说你还是白兰瓜的娘家人哩。

中国人,外国人,在兰州的乡村里就这样互相了解,进行沟通。当晚金老先生用农家饭菜招待外国客人,尽欢而散,在农舍外互相挥手,拜拜告别。

进入21世纪,金城再一次掀起藏文化热。藏族源于西羌,在青藏高原建立吐蕃政权。吐蕃是唐代人对这一政权的称谓。兰州与青海毗邻,自古就有不少藏族人民生活在这里。其中以永登境内居多,清代时有人口十万余众,大都游牧于庄浪河沿岸、哈溪滩、不毛山、马雅雪山及祁连山一带,计有煞尔吉、色宜、旦暴、阿盖,阿谢等三十六族,加上连城土司管辖的赛什曾、叶加尔、阿目等八族,共有四十四族。同治五年(1867年),永登大旱,不少藏族人民或者死于灾荒,或者流亡他处,最后只剩下1000余人。直到民国末年,才恢复到8300多口。公元1950年1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根据党的民族自治政策,在藏族人民比较集中的永登县西北部成立了天祝藏族自治区。五年后又改为自治县。现今永登县的藏族同胞分别散居在金嘴、坪城、连城等乡。

自古以来,兰州就是汉藏文化的聚合与融会之地。2006年7月1日,随着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的开通试运行,兰州再次成为踏上青藏铁路的交通中转站,也成为来往客商休憩和寻觅别样感觉的生活中转站。

现在,以藏风情为主题的餐馆频现兰州街头,带来了集美味滋补,养生于一炉的藏域美食,使兰州人不再陌生烤全羊、牦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兰州人在逐渐接纳藏族文化的同时也说明藏族文化已经向时尚的都市文化渗透。藏吧的涌入,为他们的交流搭起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不仅如此,来自西藏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许多客人来兰公务、休息,也愿意将这里作为他们聚首欢歌的绝好去处。看见藏吧,走进藏吧,他们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陌生感顿时荡然无存……来到藏族酒吧,人们首先感到的是一种浓郁的异域风情,不但装饰全都是藏族风格,来自藏区的藏族少女,还会为你亲手制作糌耙,或端上一杯香喷喷、飘着酥油花的藏族奶茶。而一曲高亢的藏族民歌,则将你拉到那苍茫无际的雪域高原,蓝天、白云、草地尽在身边游走。

在这里,感受最深的就是藏、汉文化的和睦相处。每当华灯初上时,兰州的民族会馆、央金玛、扎西德勒、康定情歌等酒吧个个爆满,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们会聚在这里,聊天、听歌、跳锅庄、品奶茶、喝啤酒,兰州人在宁静安详的氛围中尽情享受着异域情调。

今天,这股“藏旋风”已经融入了都市人的生活,也吹进了都市人的心里。

兰州的藏吧西部风情与多民族色彩,“丝路花雨”洒世界兰州是产生边塞诗的地方,古代随军的中原文人岑参在他的诗作中,就有描绘兰州城池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化人,随着大军、跟着毛驴、乘坐汽车,迢迢千里,到西北兰州落户,在黄土高原上扎根,视这里为第二故乡,呕心沥血,披荆斩棘,使这片产生边塞诗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万紫千红的文艺百花园,在全国争得了一席之地。

由于全国众多颇有才气的文艺工作者云集兰州,在20世纪50年代里,兰州的戏剧、小说和诗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累累成果。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在兰州产生了美仑美奂的艺术佳作。

大文化——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新闻、绘画、摄影作品,也塑造着兰州的形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甘肃著名书画家陈伯希先生生于山东潍坊,17岁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深造,并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后来,先生随着解放战争的硝烟,从延安辗转来到兰州,他视兰州为故乡,终生为之奋斗,年近九旬仍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保持着艺术的青春与活力。

1979年10月,诞生于兰州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赴北京参加国庆献礼演出,极少在舞台上出现过的苍凉荒漠、烽火台、骆驼、飞天、节度使、胡商及印度、波斯等国的精美舞蹈立即倾倒了观众,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一等奖。从此,该剧一发不可收,走出国门,走进世界艺术之林,为中华民族争光添彩。《丝路花雨》的主要编剧赵之洵就是来自哈尔滨的支援兰州的文化建设者,一位回族作家。

1981年创刊于兰州地区的《读者》杂志,也是许多外来文化人心血的结晶。今天,《读者》已成为所有兰州人的光荣和骄傲。创办《读者》杂志的主旨是曹克己提出来的,他是陕西人。在该杂志的任主编和编委会主任中,郑元绪是山东人,彭长城是河南人,陈绍泉是四川人,傅保珠是陕西人。他们献身兰州,做出了主人翁才能做出的辉煌成果!经过多年的风雨历程,《读者》杂志成为刊物发行量居中国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排名第四的著名大刊,被称为中国期刊的第一品牌。

援兰的文化人中,兰州军旅作家叶赫拉那·兆谦的“满汉书法”,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满族书法家孙辑六、作家田季章的作品使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水乳交融,并因之闻名遐迩。

雕塑艺术家何鄂,江苏金山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她在州黄河之滨创作树立起了著名的城雕“黄河母亲”,为兰州地区的多民族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如今兰州城内还流行着河州的民族“花儿”。“花儿”会是“花儿”盛行地区各民族群众大规模演唱“花儿”的集合,是交流感情的一种民间定期活动,是西北各族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每个唱“花儿”的人都把“花儿”当作生命的颂歌。人们毫不遮掩地从唱“花儿”中表达自己的情怀,他们的憧憬,他们的期望,他们的追求,尽在一曲“花儿”中。每年农历六月前后,甘肃、青海的许多地方都要举办大大小小的“花儿”会。而兰州的“花儿”

会,也是在农历六月六期间举办,地点是兰州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已经举办了12届,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传唱于兰州的“花儿”,多是来自临夏的回族群众带来的。

开放、多元、融汇,兰州历史文化中闪光的亮点海纳百川才能成其大,山不择土方能成其高,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兰州,以其博大包容的精神换来了崭新的今天。

兰州,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必经的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西传东渐,兰州大地得以长时期地吸收各种文明成果来滋养自己,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历史上的兰州是屏蔽关中、中原的门户和中央王朝势力强盛之时向西拓展的重要根据地,或曰中原王朝向西伸出的右臂,汉、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把兰州作为整个西北地区的战略支撑点。昔人言“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因之代中央王朝大都十分重视对河陇的经营开拓:修长城,列亭障,筑关塞,屯兵戍守,徙民实边,广置屯田,大兴农牧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少数民族的茶马贸易,以致出现了“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的盛况。兰州因此而成为历史上祖国许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曾为中华民族各个民族间的交往、团结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历史上一直是生活在这些地域以至更大区域范围的各民族间往来、迁徙、交流、争斗、融合非常频繁的地区。多民族的共同开发,赋予兰州历史文化多元的内涵和民族浑融的斑斓色彩,至今依然保留着各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无论是汉族迁入少数民族地区或边远地区,还是少数民族移入汉族地区,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总是双向的。唐后期黄河以北地区深受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移民的影响而出现“胡化”,就是汉族同样会接受异族文化的明证。但由于汉族在人口数量和文化上的总体优势,特别是由于少数民族一旦脱离牧业迁入中原,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汉族文化无疑更适合他们新的需要,这就使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进入中原的军事征服者,毫不例外最后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当然,兰州也不例外。

由于兰州所处的独特位置,既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又是丝绸之路之要塞,因此,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兰州居民源流的复杂性和五方人士杂处的特点。从汉代驻军屯田到明肃王就藩,从山西大槐树下的移民西迁,再到清代湖湘子弟由东向西遗落金城,再到中亚、西域各民族由西向东加入到兰州的社会生活。两千多年来,兰州这个巨大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风尘弥漫、金戈铁马、民族迁徙、披荆斩棘、碰撞融合的故事。

在这骤然形成的庞大群体里,人与人之间纵横交叉的接触与交往,使天涯相隔的人们逐渐彼此熟悉而慢慢融为一体了。在兰州,你可以听到来自各地各民族的方言、腔调,你可以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

兰州地区在历史上是最大的人口流动地域,是移民城市,具有极强的“吸收力”,这个“吸收力”,就是包容与吸纳。天南地北的人汇集于此,必然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性格、气质、体质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特定的城市空间里互相融合、碰击,构成这座城市的新的个性。兰州是一个很宽容的城市,她能以博大的胸怀拥抱新的观念和新的风气,这就为兰州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人文环境。

尤其是建国后兰州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改革开放后的商贸活动,大量的移民和流动人口涌入兰州,兰州更显示出其博大的胸怀:包容、开放、吸取、融汇,并逐渐沉淀为一种历史心理。

这正是这个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所在。

21世纪的新兰州出世了,而远古移民的后裔早已变成了当地的土著,近代的移民也已融入兰州这个大家庭,20世纪50年代携家带口援兰的人们早已两鬓斑白。然而,他们却明白无误地宣称:我们是兰州人……日本人在永登钻通了15.73公里长的盘道岭隧洞,几天后,意大利人又钻通了11.65公里的30A隧洞,引得大通河水浇灌秦王川,于是,来自陇南宕昌、临夏东乡、武威天祝的最新一代移民来到这里开辟新的家园;酒钢在榆中苑川建起新的炼钢厂,走来了嘉峪关的产业工人;浙商的大项目又在安宁堡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是新技术和新的兰州人。仅2005年,就有三万多外地人落户兰州……多种金属元素的组合可以熔炼出优质的合金钢,赤橙黄绿青蓝紫能够幻化出绚丽的彩虹;只有多民族的大交流、大融合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长足进步,今日兰州的飞速发展正好印证了这一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

这就是移民城市兰州和多元化文化的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