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反馈模式”,即上代人养下代和下代人反过来养上代人;西方发达国家是以社会养老为主的“接力模式”,即只有上代人养下代人。
中国的“反馈模式”主要指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而成年子女则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自古以来,子女赡养父母,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如果子女不赡养父母,不仅会被认为是“不孝之子”而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且要被当作“十恶不赦”的重罪之一受到严厉惩处。新中国建立以来,宪法和婚姻法、民法通则、继承法等法律中,都有子女应当赡养父母的规定。敬老、养老、子女赡养老年父母这一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家庭稳固、老年人能安度晚年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源泉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的“接力模式”主要指老年人养老实行社会养老的方法,子女不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老年型国家的法国和“老人王国”瑞典,以及英、德、美等国家,大都是以社会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法国的《人权宣言》提出:“凡人民由生到死,其一切需要应由社会予以保障,此种保障,乃法国全体人民之权利”。而享受这种社会保障的主体是老年人。而“老人王国”瑞典实行从生到死包到底的政策,对所有老年人一律发给养老金,退休人员还发给国民补充退休金,老年人在公立医院看病实行免费等等。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社会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是有“高福利”其整体国力为基础的,同时也造成人们的家庭观念淡漠,人们之间亲情疏离,家庭养老功能遭到破坏,不利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其实,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只是不同的养老方式而已,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不宜厚此薄彼,只是适合的人群不同罢了。社会养老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在我国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养老设施的建设发展速度不同,这种现状决定了我国的养老方式在很长时间内会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等多种方式共存,其中家庭养老将是主要的养老模式。
这些(儿子)才是我的珠宝。
——据称为公元前135年格拉古兄弟之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