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5623800000105

第105章 黄芩汤

“治法”

疏肝和胃,敛阴止痛。

“组成”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方义分析”

黄芩汤功效为疏肝和胃,清热止利,和中止痛。该方药味虽少,但组方精当。其中黄芩苦寒,清热止利为主药;芍药酸寒,敛阴和营,缓急止痛;甘草、大枣益气和中,健脾止泻。四药合用,清热坚阴止利。本方多用于治疗腹痛下重,大便不爽的热痢、泄泻等证。后世治疗痢疾之方,多都由此方化裁而来。故汪昂在《医方集解》称黄芩汤为“万世治痢之祖”。

“方歌”

黄芩汤治太少利,腹痛急迫脉弦细;

黄芩白芍甘草枣,清热和阴平肝逆。

“历代论述”

柯琴曰《伤寒来苏集》:“太阳少阳合病,是热邪陷入少阳之里,胆火肆逆,移热于脾,故自下利,此阳盛阴虚,与黄芩汤苦甘相淆以存阴也。凡太少合病,邪在半表者,法当从柴胡、桂枝加减,此则热淫于内,不须更顾表邪故用黄芩以泄大肠之热,配芍药以补太阴之虚、用甘,枣以调中州之气,虽非胃实亦非胃虚,故不必人参以补中也。”“两阳合病,阳盛阴虚,阳气下陷阴中,故自下利。太阳与阳明合病,是邪初入阳明之里,与葛根汤辛甘发散,以从阳也,又下者举之之法。太阳与少阳合病,是邪已入少阳之里,与黄芩汤酸苦涌泄,以为阴也,又通因通用之法。”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是者,甘以补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弱。”

周扬俊《伤寒论三注》:“黄芩涤热且厚肠胃,故为温利主药,以黄芩能泄热也。然用芍药者,为其性酸寒,深入阴分,一泄一收,热去而利止耳。取甘、枣者,以和中也。膀胱与胆二腑既病,胃无独安之理。至有呕者,非姜、半之辛,不能除也。”

“现代研究”

1.实验研究

(1)黄芩汤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等6种肠道菌株有中敏感度或低敏感度抑菌作用,但对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说明该方在临床中长期服用,亦不会产生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副作用,是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方剂。另有研究,黄芩汤对实验性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IL-10及Foxp3的表达,活化并增强Tr细胞的功能而减轻肠道黏膜的免疫反应,发挥修复黏膜、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

(2)黄芩汤具有抑菌、抗炎及免疫调节、解痉止痛、保肝降酶、抗促癌,以及抗病毒、退热和镇静的药效学作用。原方或其加减方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阿米巴痢疾等胃肠道疾病。

2.临床研究

治疗湿热痢疾:门诊130例病例,病程均为1~7天。以黄芩汤加减治疗66例,对照组64例行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好转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5%,平均治疗时间3.1天;对照组治愈50例,好转5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85.9%,平均治疗时间4.8天。

“病案分析”

孙某,女,68岁,下利黏液脓血便4天,伴恶心呕吐,口干口苦,无里急后重。舌暗红,苔白腻,脉左弦。证属湿热蕴结肠中,上逆犯胃。已经在外院静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4天,效不显。《伤寒论》谓:“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汤主之;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遂处方如下:黄芩12g,白芍12g,赤芍12g,炙甘草6g,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木香10g,槟榔10g,生姜4片,大枣4枚,4剂,水煎服。3天后随访,诉服第一剂后就不再腹泻,也无恶心呕吐,仍胃口不开,乃以香连丸善后。随访3月余,诉大便皆正常。

按语:此为痢疾,吐利交作,舌暗红,苔白腻,脉左弦,为饮食不洁,感受时邪,湿热之邪,壅塞肠中,气血与之搏结,肠道传导失司,故利下赤白。兼见口苦咽干等少阳证表现,符合黄芩汤证特点,故三剂而呕利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