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5623800000025

第25章 半夏泻心汤

“治法”

和中、降逆、消痞。

“组成”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服用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义分析”

半夏泻心汤的主要功效为和胃降逆,开结消痞。本方治疗因寒热错杂之邪,痞塞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和,气聚而痞满。

本方以半夏为君,故名半夏泻心汤。半夏燥湿化痰,开结降逆,和胃消痞,为方中主药。痞因寒热错杂,气机痞塞而成,故既用苦寒之芩连以泄热和胃,又用辛温之姜、夏以驱寒而散结降逆止呕。更佐以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益脾胃,助其健运,以复其升降之职。诸药相合,为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阴阳并调、消补兼施之法,共奏降逆和中、畅达气机、消除痞满之功。

本方的药物组成,实为小柴胡汤去柴胡、加黄连,以干姜易生姜而成。因本方具有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的功用,故亦属和解之剂,是治痞之良方。方后云“去滓再煎”,其目的在于使药性和合,而利于和解。半夏泻心汤的衍生方很多,如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方歌”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

大枣和中治虚痞,法在调阳与和阴。

“历代论述”

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辨太阳病脉证下》:“柴胡是透膈膜而外达腠理;陷胸是攻膈膜而下通大肠;泻心等,则只和膈膜以运行之,皆主膈膜间病,而有内外虚实之分。”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里之时;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是为柴胡证具。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不罢者,不为逆,却与柴胡汤则愈。至于下后,邪气传里,亦有阴阳之异。阳邪传里者,则结于胸中为结胸,以胸中为阳受气之分,与陷胸汤以下其结;阴邪传里者,则留于心下为痞,以心下为阴受气之分,与半夏泻心汤以通其痞。经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此之谓也。”

钱天来《伤寒溯源集·结胸心下痞》曰:“半夏辛而散痞,滑能利膈,故以之为君;干姜温中,除阴气而消痞;人参,炙甘草,大补中气,以益误下之虚,三者补则气旺,热则流通,故以之为臣;黄芩、黄连,以泻心汤中之热因寒用,苦以开之之意,故黄连亦仅用三倍之一,以为之反佐,大枣和中濡润,以为倾痞之助云。”

“现代研究”

1.实验研究

(1)调节胃肠动力:半夏泻心汤对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疗效,提示该方对胃肠动力具有调节作用。张氏等研究表明,本方对新斯的明、胃复安、乙酞胆碱等引起的胃排空亢进和小肠推进加快具有明显拮抗作用,对芬氟拉明、多巴胺等所致的胃排空抑制和小肠推进减慢也具有明显拮抗作用,但对左旋麻黄碱、吗啡、肾上腺素等引起的胃肠抑制及正常动物的胃肠运动无明显影响或呈轻微抑制倾向。

(2)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脾虚证大鼠HP感染模型建立成功后,经本方治疗其脾虚及HP感染情况均有好转。体外药敏试验发现,本方对HP有一定的抑杀作用,其单味主药黄芩、黄连对HP亦具有明显药敏作用。

(3)胃黏膜保护作用:本方对大鼠幽门结扎型、醋酸性、水浸应激胃溃疡模型具明显保护和治疗作用,均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提示该方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胃黏膜保护剂。其机理可能与加强胃黏膜、黏液屏障作用,促进黏膜细胞再生修复,促进胃黏蛋白分泌,加强黏蛋白合成有关。

2.临床研究

(1)治疗HP相关性胃炎、十二指肠炎: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半夏泻心汤与西医三联疗法在总有效率、HP根除率、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组织的修复等几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副作用方面,中药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证明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HP相关胃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治疗癌胃前病变:姚保泰等以本方加减治疗CAG癌前病变80例,显效33例,有效40例,无效7例。有效率91%。HP阳性者由治疗前52例降至治疗后的20例,提示本方有抑制HP作用。

(3)治疗萎缩性胃炎:杨氏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156例,结果:62例治疗一个疗程显效,29例治疗2个疗程显效。经治1~3个疗程,156例中,显效107例(占68.5%),有效41例(占26.3%),无效8例(占5.2%),总有效率94.8%。王氏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结果近期治愈4例(10%),显效23例(57.5%),好转10例(25%),无效3例(2.5%),总有效率92.5%。

(4)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王氏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8例,15天为1个疗程本组88中,治愈25例,占28.4%;显效50例,占56.9%;好转10例,占11.3%,无效3例,占3.4%。总有效率96.6%。

(5)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刘氏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并与吗叮啉、奥克治疗40例对照观察,两组均治疗4周,停药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6)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张氏报道用本方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4例,其中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贲门黏膜糜烂并浅表性胃炎、胃癌等所导致的吐血、便血,用本方加大黄、白芨、三七(粉、冲服)。气虚者,加黄芪,加重人参用量;腹痛者,加延胡索、九香虫。水煎取汁300ml,待温后频服,6天为1疗程。配合对症治疗,如纠正休克,血红蛋白﹤60g/L者给予输血、输液等。结果痊愈22例,无效2例(1例胃溃疡穿孔,1例胃癌转手术治疗)。服药1个疗程大便转黄,大便隐血转阴22例,总有效率92%。

(7)治疗消化性溃疡:谢氏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5例。其中胃溃疡(GU)14例,十二指肠溃疡(DU)19例,复合性溃疡(CU)2例。结果:治愈(胃镜见溃疡消失或疤痕形成,疼痛及临床症状消失)12例,占34%;有效(胃镜见溃疡缩小50%以上或溃疡表面干净,仅有少量苔膜,疼痛及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1例,占60%;无效(胃镜溃疡缩小不足5%或与服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疼痛及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2例,占6%。

(8)治疗胃黏膜脱垂症:曹氏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黏膜脱垂症54例。治疗组以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用吗丁啉10mg,每日3次;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1个月后做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治疗结果:治疗组54例,治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60%;对照组38例,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3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9)治疗消化道肿瘤:花氏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消化系统肿瘤54例,病种包括有食管癌10例,胃癌16例,肝癌6例,胰腺癌5例,胆管癌5例,结肠癌5例,直肠癌7例。疗效结果:食管癌总有效率100%;胃癌总有效率75.0%;胰腺癌总有效率60.0%;肝癌总有效率66.7%;胆管癌总有效率60.0%;大肠癌总有效率83.3%;总计总有效率77.8%。

(10)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李氏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半夏泻心汤,对照组服用西沙比利。10天为1疗程,均服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刘文奇等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45例该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并与吗叮咛治疗的45例对照,治愈率88.9%,明显优于对照组55.6%。王定康等用本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5例,痊愈58例,占68.2%;好转21例,占24.7%;无效6例,占7.1%。总有效率92.9%。

“病案分析”

徐某,男,56岁,初诊日期1998年7月。慢性腹泻30余年,时轻时重,每日2~3次,甚至7~8次,腹部胀满疼痛,腹部怕冷,遇寒则泄,伴有胃脘不适,时有泛酸,近日腹泻2~3次,腹痛则泻,泻后痛减。以抗生素及中药治疗,其效不显。舌尖略红,苔淡黄,脉沉弦,证属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职,兼有肝木乘脾。治宜解郁健脾和胃,采用半夏泻心汤加炒白术、杭白芍、茯苓。7剂,水煎温服。诸证皆减,服药一月余,泻痛皆愈。

按语:本病的病机关键是寒热错杂,痞塞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和所致。故采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使中焦气机得以斡旋而诸症得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