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五)
15625300000009

第9章 福克纳

美国现代作家

(1897年—1962年)

小传

福克纳是美国现代作家,他出生于农场主家庭。

他一生创作的20部长篇和几十个短篇小说,虽各自独立,但情节和人物有一定联系,都以约克纳帕塔拉县为背景(实际写的是作者的故乡,美国南部密西西比州的拉法艾特县),写了那里几个家族的历史,因此,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这些作品反映了二百多年来美国南方社会的变迁,其中一些优秀作品,也揭露了某些社会矛盾,谴责了奴隶制度。

由于作者受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喜欢从人的本能、潜意识、性变态心理等方面,来解释他所描写的对象,作品中经常出现种种恐怖狂乱的场面和精神失常者。艺术手法上,多运用意识流,颠倒时序,多角度叙述,以及采用“对位式结构”,“象征隐喻”等等。

代表作品

《士兵的报酬》(长篇小说)

《沙多利斯》(长篇小说)

《八月之光》(长篇小说)

《村子、小镇、大宅》(斯诺普斯三部曲)

童年

center传奇世家的后代

威廉·福克纳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北部新阿尔巴尼镇上的一个庄园主后代的家庭里。他的曾祖父是当地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白手起家,当过律师,美西战争时是个中尉,南北战争时,组织并统领过南军的两支团队,战后他集资修铁路,还写过一本畅销小说,他在与仇家的争斗中,杀死过两个人,最后自己也被仇家所杀。

祖父被人称为“小上校”(曾祖父是老上校),他延长了曾祖父集资修过的铁路,当过州议员、银行的董事长。

父亲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出售了祖上传下的铁路,开了一家马车行和一家五金行,最后当上了密西西比大学的助理秘书长。这三代人的经历,标志了美国南方庄园主由盛到衰的变化。福克纳从中吸取了不少创作素材。

福克纳从小学六年级起,因爱好体育运动而不好好学习,上到11年级,就离开了学校。他愿意到父亲的马车行帮忙,并对打猎很感兴趣。

但他更喜欢绘画和写作,他家里有很多藏书,司各特、大仲马等人的小说,福克纳看了不少。1914年,他结识了一个比他大几岁的文学爱好者,从那里他初次接触了一些现代派作品。

创作准备

center飞行员之梦破灭

福克纳之所以走上文学之路,与他的好朋友菲尔·斯通有很大关系。

菲尔·斯通一家,本与福克纳家是世交,他比福克纳年长4岁,从事律师工作,但他酷爱文学,颇有分析鉴赏能力。

福克纳虽然不学习学校规定的功课,但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善于观察思考,并具有丰富的想像力。这都是成为一个文学家所必需的,斯通敏锐地看到了这一切,便有意识地引导他阅读和写作。

福克纳也爱好绘画,这与文学相得益彰,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乱了他的志向,他决心走上前线去大干一场。那时飞机刚刚投入战争,他朝思暮想地要成为一名飞行员。于是他离开家乡奥克斯福,跑到加拿大去,在多伦多接受飞行训练。不过由于战争结束,他没能实际参加战斗,而只是过了开飞机的瘾。

他回到家,开始上大学。这时他成了活跃分子,组织和参加学校的剧团,还办起了刊物;一会儿当导演,一会儿当编辑,要么就粉墨登场表演节目。他广泛地从前辈的诗歌中,汲取营养。1919年,他的第一本诗集《大理石牧神像》,在斯通的资助下出版,他的诗歌充满了现代气息,很有些法国象征主义的风格。

他也演讲也写小说,为当时流行的一本叫《双面人》的杂志投稿。1926年福克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出版,但只印了两千多册,销售情况并不好,但毕竟有了一个开头,他紧锣密鼓地又投入了第二部长篇的创作中,这部小说仍然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他把自己的失恋故事和所熟悉的朋友的故事都写了进去,但反响仍然不算热烈。这时,他结识了知名作家舍伍德·安德生。舍伍德对他说:“你是一个乡下小伙子,你所知道的一切,也就是你开始你的事业的密西西比州的那一小块地方。……虽然它那么小,不为人知,你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福克纳明白了,他必须写自己熟悉的南方人生活,于是他开始构思一篇以一个南方家族的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并获得了成功。

成名作的诞生

center百年美国社会的缩影

福克纳虚构了一个叫“约克纳帕塔法县”的南方社会,其中心叫做杰弗逊镇。作家精心设计了镇子的布局,有医院、学校、有邮局、教堂……如同一个真实的城镇。他从第三部小说,即《沙多利斯》开始,在以后30多年的创作中,都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故事发生地,因而这些小说,都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这个县的杰弗逊镇,居住着世代繁衍的几个家族,其中有名有姓的人就多达600多个。他们中有种植园的园主,有生计困难的乡下白人,有辛勤劳动的黑人,也有居无定所的印第安人。

每部小说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联系的情节,往往是一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到了另一部中又成了次要人物……它虽然有乡土文学的特征,但又是百年美国社会的缩影和写照。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第一部成功之作,为他赢得了声誉,书名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中主人公的一句台词:“人生……是一个白痴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小说选定康普生家庭历史上四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日子,运用意识流,时序颠倒,对位视角等方式,将美国南方一个旧式大家庭分崩离析走向灭亡的历史展现出来。

小说中的班吉是白痴,昆丁是精神错乱者、形影相吊的庄园主后裔,杰生是惟利是图的“新南方”代表人物,凯蒂是远走他乡的浪荡女子,只有黑人女仆迪尔西,才是惟一健康的人物,她的忠心、耐心和爱心成为作品中“善”和“美”的代表。

这部作品的诞生,使福克纳成为文学界备受关注的人物,当时有的杂志称赞他为“美国至今健在的最有创造性的作家”,他的名字与庞德、休斯等排列在一起。

巅峰之作

center一部家族的兴衰史

发表于1935年的《押沙龙,押沙龙!》是福克纳继《喧哗与骚动》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小说的书名和情节均来自《旧约·撒母耳记下》中大卫王民儿子押沙龙的故事,只是赋予它现实意义。

这是一部福克纳苦心经营的作品,他曾对一个朋友开玩笑说:“这是迄今为止,一个美国人写的最好的一部小说。”他为了表明这部著作的特殊地位,还专为主人公的兴衰史加了年表、家系和地图,以证明这是一部规模宏伟的小说,它将几个命中注定的家庭,三个种族几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衔接在一起。

在《押沙龙,押沙龙!》里,一些故事比福克纳其他任何小说都更加富于启发性,在某些篇章中,到处有令人着迷的象征性人物和补充策略与幻想的痕迹。

由于《押沙龙,押沙龙!》是靠发现、假设和推测写作出来的,而且它在修辞上是有力量的,它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它的想像力和语言的运用技巧上来。

但福克纳小说的发行量,一般都不是很大,这直接影响了他本人在读者群中的知名度。幸亏有一位作家兼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长期关注着福克纳的创作,并试图编辑一本大众化的福克纳文集,以扩大作家的影响。为此,考利在文集的前言部分,专门写了介绍福克纳其人、其作的文章,对福克纳作品的特点、风格、技巧、意义做了长篇论述,极大地引发了美国读者对福克纳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福克纳在国内、国际的声誉得到提升,被人们视为大师级的人物。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把1949年度的奖项,授予福克纳,以表彰他“对美国小说新文学所作出的强有力的、独立的艺术贡献”。

趣闻轶事

center吹奏手模仿福克纳得奖

对于今天的美国人来说,威廉·福克纳已经成为他们引以为荣的一个名字。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他的多部小说构成一个“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写出了美国白人、黑人紧张甚至痛苦的生活状态。福克纳的作品具有美国小说前所未有的一些特点:地方感、历史感和乡土社会感。语言丰富、繁复是其作品的一大特点,人们将之比为美国南方沼泽地带的大树和藤蔓。一般读者对此既崇敬又不无畏惧。

福克纳的家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爱玩花样的美国人从来不满足于循规蹈距的做法他们推出了一项别出心裁的活动:模仿福克纳征文竞赛。顾名思义,谁的来稿风格最像福克纳谁就是优胜者。一个名叫阿兰·柯尔斯基的单簧管吹奏手最终获得了冠军。他37岁,是路易斯安那州爱乐乐团的团员,并在新奥尔良大学教音乐课。柯尔斯基的文章从题目起便模仿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那本书原文是“The sound and the fury”,柯尔斯基的标题则是“The pound and the jury”,仅仅改动了两个字母,意思是《停车场与陪审团》。征文全长440个英文单词,只有四段。主人公是《喧哗》一书中的那位昆丁·康普生,时间是在1910年。征文写出了福克纳式的“人生窘境”——昆丁在广场上兜了五个圈子,仍然找不到泊车位。他刚要在救火水龙头前停车,立即就收到了一张罚单。这里不妨译出一段,以飨读者:

1910年3月8日第五次了,连分分秒秒都不差,那些光亮的形象透过灰蒙蒙的尘埃,每次都是从左到右,慢悠悠地滑过我们的身边,连次序都毫无改动。我们(又一次)从底下钻过那邦联士兵严峻、无情的雕像(那位纹丝不动的静穆、肃然的岗哨,他那只毫不宽容的大理石的手永恒地搭在那双谜一样的雕琢出来的眼睛上)。这时,我们的心又往下沉了几分,不是因为我们如今明白我们的努力是徒劳的,而是因为事情永远如此,因为我们此刻像是受到了诅咒,注定要在这片邮票般大小的土地上兜圈子,一如那些慢悠悠的行星,总要沿着轨道运转,围绕着某颗无法摆脱的行星。

熟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读者必定可以看出,柯尔斯基的文章脱胎于《喧哗》一书的结尾部分。在那里,傻子班吉坐在马车上绕过县城的广场,从邦联士兵的雕像下面经过。后来杰生跳上车来把班吉赶走,从而打断了这次兜风。此外,“邮票”、“诅咒”等也都是福克纳惯用的词汇。柯尔斯基的文章确实是一篇蛮有意思的仿作,不熟读福克纳作品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柯尔斯基在答记者问时说,他从高中时期就是一个“福迷”。为了自娱,他经常模仿他喜爱的大作家的文笔给朋友们写信。他说他喜欢福克纳富有音乐旋律的用词。“我就是喜欢美好的声音,不管它们来自音乐还是诗歌与小说创作。”

这次竞赛活动的组织者是福克纳的侄婿和侄女威尔斯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