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二)
15625600000006

第6章 艾芜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1904年—1992年)

小传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四川新繁人,原名汤道耕,因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不满旧的教育制度和反抗包办婚姻,于1925年离家出走,漂泊在云南、缅甸和新加坡等地。

1931年,因参加缅甸的反帝运动,被殖民主义当局押送回国。

到上海后,与沙汀一起向鲁迅请教关于小说创作问题,1932年参加“左联”,1948年在重庆大学任教。建国后,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和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创作甚为勤勉,有《南行记》、《南行记续篇》、《丰饶的原野》、《山野》、《故乡》、《百炼成钢》等数十种著作。

代表作品

《丰饶的原野》(长篇小说)

《故乡》(长篇小说)

《山野》(长篇小说)

《春天的雾》(长篇小说)

《南行记》(短篇小说集)

“童年”

幼年的家庭启蒙教育

艾芜本名汤道耕,出生在四川新都县清流场连丰村。

其父汤坤庸是个读书人,在村里当小学教师,为人正直诚恳,道耕就在他的学校里,接受了父亲的启蒙教育。

汤道耕的祖母,出生于书香门第,能识字读书,她没事时,或夏天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时,就给汤道耕讲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如《魏小儿西天问活佛》中的魏小儿,不畏艰险问佛的感人经历曾激起道耕的勇气和美好的想像。

母亲对汤道耕的影响也很深,她一年到头,从早忙到晚,难得有休息的机会,汤道耕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他精神上的滋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对汤道耕的思想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汤道耕的祖父是个极严厉的人,他年轻时企图走科举入仕的道路,但终未如愿,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孙身上。他每天刻板地生活,早上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然后一杯茶,一张小板凳,摊开《资治通鉴》或《随园诗话》之类的书来看,从不许人打扰。汤道耕在这种气氛中,常常感到郁闷和寂寞。

后来,汤道耕渐渐长大,他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他不满足只是听别人讲故事,而是自己课外阅读大量古典通俗小说。他说,祖母所讲的故事,老虎、狗熊、蟒蛇、猴子等等,都比人厉害,人占便宜,通通是一时的幸运,再不就是因为神仙、活佛暗中相助。可是到了《三国演义》、《七剑十三侠》里,人便显出了本事。于是他就感到更加有趣。

在作文方面,道耕从小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做着各种文章,进步很快。有一回,学校来了一个督学下来视察,他调看了学生作文本,当他看到汤道耕的卷子,连声说:“这个学生可以去进高等小学了。”还有一次,道耕参加三年级的作文考试,考题是《观摩会记》,发榜的时候,道耕的名字排在第一名,并领了奖品。

“创作准备”

流浪中积累素材

汤道耕15岁时,伟大的“五四”运动波及到乡里。这时,他所就学的新繁县高等小学也吹来阵阵清风:校长是新文化、新思想的拥护者,他替学校订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杂志,像《新青年》、《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等。汤道耕完全为新思想所感召,学习做自由诗,写白话文,特别是对婚姻自由他特别感兴趣,回家要求父母解除早就由家里定下的婚约。

在文学上,汤道耕大量翻译作品和创作小说,受到世界进步文学潮流的影响,特别是那些表现下层人民不幸的作品,像国木田独步的《女难》、狄更斯的《贼史》、托尔斯泰的《高加索的囚徒》等。也许是由于志向和趣味的影响,汤道耕对“创造社”,特别是郭沫若的《女神》情有独钟。据他后来回忆,当时读的课外书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创造社”的作品或文章,同时,他开始对有关社会人生的切身问题,有了深刻的思考。

上学无门,又不愿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他决定离家出走。他与一位姓黄的同学从成都起程,乘船到乐山,下船游览了大佛寺、乌尤寺等风景名胜。然后,又乘船东下到礢为,再步行到珙县,送同学到家,便独自一人上路,经盐津、昭通、东川、寻甸……于1925年秋到达昆明。

在这里,他尝到了饥饿的滋味——“卖草鞋碰了壁”,“拉黄包车也不成”,“鞋子都叫人给偷走了”。幸亏后来有人介绍他到昆明红十字会去做杂役,总算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为了排解胸中的郁闷,他又做起诗来,发表在《云波》杂志上,这一时期他创作的内容,一是抒情的,发泄人的悲哀;一是唯美的,自我麻醉。

他在昆明待不下去了,决定要从云南步行到缅甸去,但是这一路全是山,他走一路问一路。在舍资,人家看他非商非农的打扮和一口外乡音,都拒绝他借宿,他只好在路旁歇息……

从顺宁往永昌,空山寂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从早上到下午,就他一个人在这荒山野岭间行走,心里着实有点发虚。有时在岔路口遇到一两个挑夫和他们说说笑笑,倒似乎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

汤道耕来到腾越,他又一次面临饥饿的威胁——身无分文,小包袱里只有几本书,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马寅初的《经济学演讲集》和梁涑冥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没办法,只好摆个地摊,把他们卖了。这时,一个青年人过来看书,他们攀谈了起来,并赠送五六个卢比(缅币)给汤道耕。

一路上,汤道耕仍未忘了写作,一有空闲,就把自己的见闻感受、风光景物写下来,为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仰光一家小客栈里,汤道耕病倒了。幸亏这时来了一位好心人,把他送到当时华侨中很有影响的,原四川籍的僧人——万慧法师那里。

万慧法师是著名文学家谢无量的三弟,早年留学日本,与一位留学生恋爱,却因家中反对,无法结合。后来女的忧愤而死,他也伤心至极,便出家为僧。万慧法师为汤道耕介绍医生治病,好了以后,汤道耕就住在他家里。法师见汤道耕一有空就读书写作,便鼓励他为当地华侨报刊投稿,结果得到《仰光日报》总编辑陈兰星、《波光》编辑云半楼的帮助,发表了不少汤道耕的诗歌、散文,这给了他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成名作的诞生”

南洋的漂泊生活写成《南行记》

汤道耕在南洋漂泊几年,1931年回到上海,他要在这里大干一场。

他向《时事新报》副刊投稿,写他在缅甸、泰国以及东南亚各地的所见所闻,他还在上海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沙汀,两个人都是文学青年,他们互相鼓励和帮助。

一次,他把一篇题为《伙伴》的短篇小说寄给“左联”刊物《北斗》,虽未刊出,却因此和“左联”有了联系。在这里,他结识了茅盾、钱杏碐、丁玲、叶紫等著名作家。

当时上海“左翼”文学盛行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引起了读者的厌倦,而汤道耕写切身体验的南洋生活,没有框框,内容新鲜朴实,行文自然,反倒受到读者的欢迎。他写的短篇小说《我的爱人》、《我的友人》、《伙伴》、《在茅草地》等,不断在报刊上发表,影响也愈来愈大,他的笔名“艾芜”,也就在这时彻底代替了他的本名“汤道耕”。

1933年,艾芜把他以“记”为体例的作品结集为《南行记》,在社会上广为发行。这时,加上此前已出版的三个集子,他已是有四本著作的知名作家了。

《南行记》是一本描写苦人、穷人、弱小人的书,其中《我的旅伴》里的老朱、老何都是抬滑竿的。老何比较年轻,性格比较开朗,话也多些,抬滑竿的时间不长。老朱当过兵,见识多些,胆子也大,是个老江湖,有时,在穷极了时,他还敢把鸦片装在竹竿做的抬竿上,偷运到八莫去。他的毛病是赌钱,常常是把自己万般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和冒着坐牢的危险走私得来的钱,在赌场上的吆喝声中输个精光。

这两个人在途中常常笑骂、斗嘴,以打发旅途的寂寞和劳累,但有时住在店里,和店老板、老板娘逗趣时,又联合成一个人,“我”在和他们同行的时候,得到了他们许多的关怀和照顾。

艾芜对反抗者、抗争者总是充满了热情和同情,《乌鸦之歌》的结尾,就象征地写巨蛇吃掉了一窝小乌鸦,老乌鸦悲哀,随后就对蛇头使劲儿地啄咬。

在《南行记》中,“我”这个人物,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作品中的人物,在不同的篇章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人生哲学的一课》中,“我”是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他与社会抗争的顽强意志,值得人们钦佩;而在记述南行的其他篇章里,“我”又是一个流浪者,不过他并不是一个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而是一个带着理想的“探索者”,在他的身上,体现着奋斗、进取的精神。

《南行记》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它的真实性,作者就是作品中的“我”,“我”就是作品的叙述者或见证者,因此,我们在读《南行记》时,就像在听一个人讲某件真事一样。

其次是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由于题材的独特,内容的传奇,构成作品一种特殊的神秘感,使作品特别吸引人。

另外,这部作品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巅峰之作”

献给新人的歌

艾芜是位勤奋全能的作家,他一生创作过包括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游记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上百种,其内容解放前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流浪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一类是以故乡题材为标志的描写中国农村面貌和农民的苦难生活的作品,其中的人物可以说都是烙下旧时代痕迹的被剥削、被压迫者。

但是,解放后,艾芜在国家欣欣向荣的形势下,他笔下的人物,虽然仍大多是普通劳动者,但却都具有新的品格、新的气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响应党的号召,曾较长时间地深入工矿企业,特别是在鞍钢体验生活,挂职锻炼,从而很快写出了一批生活气息浓厚、反映现实的作品,如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夜归》,长篇小说《百炼成钢》,以及再度南行后写的《南行记续篇》等,显示了艾芜文学创作的新收获。

《夜归》包括8个短篇,其中除两篇以四川农村为题材的外,其余《新的家》、《夜归》、《剪刀》、《输血》、《雨》、《春天的风》都以工人生活为题材,写得清新自然。如《新的家》中的郝学英,在外争强好胜,在家却对丈夫体贴温顺,表现了她略带狭隘的思想特点;《雨》中的女售票员,作为一个少女,出于对知识的追求而注目于好学青年小刘,时刻都在关心着他,这是一种微妙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夜归》中的康少明,好吹牛皮又有些调皮……这些作品虽未着墨什么大事情、大主题,但它们却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美好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百炼成钢》是艾芜解放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新中国反映工业战线题材成就较突出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炼钢厂平炉车间九号炼钢炉的甲乙丙三班,在快速炼钢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矛盾和相互关系为主线来展开。

先进工人秦德贵不仅自己快速炼钢,还帮助7号炉打开出渣口,他事事走在前面,任劳任怨,为了集体利益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只要事业需要,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而袁建发,是一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炉长,他由衷地喜爱新社会,但却思想保守,不愿把日伪时期“偷”来的炼钢技术教给别的工人,又因不满秦德贵创造的新记录而损坏了炉顶,还把真相隐瞒起来,而使秦德贵蒙冤受屈。但后来,经过党委批评教育,承认了为创造记录而损坏设备的事实,表明他有了进步。

而乙班炉长张全福,则是一个个人主义思想较强的人物,他遇事多从个人利益出发,面对事故他首先考虑自己的奖金,对人表里不一,对比自己强的人嫉妒……但他毕竟生活在新社会,他内心的杂质早晚还是会去除的。

整个作品里,有声有色地展示了建国初期工业战线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讴歌了具有先进思想的英雄模范人物。著名文艺理论家冯牧指出:“作品的主人公——新型工人秦德贵,是一个相当丰满的艺术形象,像这样的艺术形象,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过,今天却以鲜明的面貌、饱满的精神站在我们的面前,光是这一点,就值得在文学史上大书一笔。”

“趣闻轶事”

艾芜的墓

在艾芜的故乡新都区桂湖公园中的饮马河畔,距学士堰遗迹不远的翠竹丛中,人们修建了艾芜墓。

艾芜的墓由红砂巨石垒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身后的碑文记载着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写着“艾芜之墓”四个字,由巴金手书。墓前端有一块正方形的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下部嵌着一束铜质的山茶花。

座右铭、大理石、山茶花,寄寓着这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