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一)
15627200000004

第4章 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

河北省满城县从春秋战国一直到两汉,都是中山国的核心地区,曾几何时,人们竟然把它忘记了。1968年初夏的一天,满城北部一个叫陵山的小山丘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因为这里发现了一座帝王级的陵墓。陵墓的主人是谁呢?在纷纷出土的众多器物中,人们最终将视线定格在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身上。

他与西汉皇帝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后者可以容忍他修建如此宏伟气派的陵墓?这个风光一时的诸侯王的地下宫殿里面都有什么宝藏呢?

刘胜墓中出土的两柄短剑锋利无比,古人是从哪里学来如此高超的冶炼技术,居然能造出这样锋利的刀剑?我们现在还能炼出这样的剑来吗?

那件稀世珍品——金缕玉衣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它有什么样的功效呢,真能让尸体不腐烂吗?

医针真的有那么神奇,可以治疗疑难杂症?

还是让我们一起随着考古工作者的脚步,来撩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谜云重重的墓主身份如何确定

太行山的东面山脚下有一片丘陵地带,就在这个丘陵地带的东部边缘有一座孤立的小山,人们称它为陵山。在陵山的东南山脚下有两个名叫守陵的村庄,它们都属于河北省满城县管辖,这两个村里的老人都说他们的祖先是守陵的,可只有古代帝王的坟墓才叫做“陵”。这座并不引人注意的小山,为什么自古以来称为陵山呢?附近的守陵村过去所守的又是谁的陵呢?因此,陵山上究竟有没有帝王的坟墓,如果有的话,又是哪一个帝王的坟墓,一直以来都是未解之谜。1968年5月的一天,当地驻军实施了一次爆破,硝烟散后,陵山上露出一个大的山洞。让解放军战士惊讶的是,这个山洞洞穴中藏着难以计数的古物。就是这一声炮响炸开了一个千古之谜。初步考古发掘确定这是一个诸侯王的陵墓,其建筑规模的宏伟不亚于帝王陵墓,因此堪称王侯陵寝中的精品。

那么这个隐藏在深山中的王陵是哪个时代诸侯王的王陵呢?王陵的主人又是谁呢?他为什么能够享受如此的待遇呢?要解开这些谜底得从河北满城说起。早在4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河北保定、满城一带就有一个叫中山的古王国,它在争霸中被强大的敌人灭掉,但中山这个名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到了西汉年间,古中山国一带被皇帝分封给诸侯王,封国仍取名为中山。这座王陵到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中山国还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呢?事情的转机源自几枚铜钱和几件铜器。考古工作者在墓中发现了大量古钱币,它们属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西汉王朝的“五铢钱”,而在一些铜器上,他们还发现了刻有“中山府”、“中山内府”、“中山宦者”字样的铭文,这可以肯定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了。这时又一个疑问产生了:西汉中期的中山国先后有靖王、哀王等6个王,这墓究竟是属于哪一个王的呢?细心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一些铜器的铭文上出现了“三十二年”、“三十四年”、“三十六年”以及年数最大的“三十九年”等数字符号,这些数字符号说明了什么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墓主人生前的纪年。既然有了纪年,推导墓主人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因为中山国国王在位超过30年的,只有第一代王,他就是中山靖王刘胜。

那么这个中山靖王何许人也?他有什么样的显赫地位,以至于陵墓规格如此之高呢?中山靖王刘胜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他大概出生于公元前170年前后,公元前154年6月他受封为中山王,建都卢奴(今河北省定县)。他做了藩王后,不过问干涉地方政事,每日在王宫中饮酒作乐,吟诗作赋。历史上的刘胜是个风流才子,他的文才很好,诗文都写得很漂亮,是个文化素质颇高的藩王。刘胜虽然遵纪守法,没有骄纵胡为的过错,但却是一个非常奢侈和荒淫的亲王。他贪淫好色,广纳妃嫔,因而生育了众多的子女。史载,刘胜的儿子多达120余人,他是刘氏藩王中子女最多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世界历史上也属罕见。刘胜的120多个儿子中,除长子刘昌承袭中山王位外,其余都被封为侯,其中一支后来出现了诸如蜀汉皇帝刘备这样的帝王级的人物。公元前113年2月,统治中山国达42年之久的靖王刘胜死去,关于他的一生值得称道的地方不多,而两千多年后的人们却对他的陵墓津津乐道。

中山靖王的这座陵墓有哪些值得“乐道”的呢?刘胜墓是坐西朝东且开凿岩石建成的,整个墓道先用大大小小的石块填满,然后在墓道的外口砌了两道土坯墙,其间浇灌铁水,严加封闭。墓室的布局完全模仿地上的宫殿建筑,前面有宽敞的前堂,后面有象征卧室的后室,左右有车马房和库房。墓中除陈设华丽的棺椁外,还埋葬了大量的器物。刘胜墓共出土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陶器、漆器和丝织品等共3000多件。庞大的墓室和奢侈繁多的随葬物品,形成了两座豪华的地下宫殿。该墓墓洞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计2700立方米。墓的进口是一条长达20多米的隧道,也叫墓道。在墓道内端的南面是车马房(南耳室),北面和它相对称的是贮藏食物、饮料的库房(北耳室)。车马房是一个长16米、宽3米多的岩洞,原来在洞内修建了木结构的瓦房(但早已坍塌),房内埋藏装饰华丽的马车6辆,拉车的马17匹,还有11只狗和一只鹿。前堂(中室)是一个近似方形的厅堂,长约15米,宽12米多。它是在巨大的岩洞内用木料建成的,屋顶铺着板瓦和筒瓦。这个瓦顶木结构的建筑已经因木料腐朽而倒塌。在前堂的后部,有一道关闭着的汉白玉石的大门,两扇门扉上都装有铜质镀金的兽面衔环。打开石门就能进入后室。后室的建造最为讲究,它是在凿成的岩洞内用大小不同的石板盖成的,可以分为石门、门道、主室、侧室等部分。主室象征卧室,是一间长方形的小石屋,长5米多,宽4米多,屋内周壁涂满红漆。在主室的北部,有一张用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上面放置棺椁。主室的南侧有象征浴室的小侧室。

帝王陵墓建造得再宏伟,倘若被地下水浸泡那也存在不了多少年就会坍塌。聪明的古代工匠早就想好这个问题。那么靖王刘胜的陵墓有怎样完美的地下排水系统呢?原来刘胜墓内的车马房和前堂的两边都有排水沟;后室的周围有一道高2米左右的回廊,回廊的两端与前堂的排水沟相通;墓道与前堂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2米多深的渗井,渗进墓内的水可以通过各条排水沟流进这个渗井。这真是天衣无缝,难怪此墓历经两千年而岿然不坏。

@@◆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出自何人之手

陵山既然是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且规格与当时皇帝不相上下,那么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这个墓葬里面到底都埋藏了哪些宝贝?这些宝贝原来都有什么用途?

走入刘胜的陵墓,可以看到随葬品数量很多,除墓道外,其他各洞室都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南耳室和甬道象征车马房,放置实用的车和驾车的马,还有狗和鹿;北耳室象征仓库和磨坊,放置盛贮粮食、鱼肉及炊饮的各种陶器、石磨和拉磨牲口;中室象征厅堂,放置大量铜器、陶器、铁器、金银器、玉石、漆器、帷帐、五铢钱等生活用品;后室象征内室,放置棺椁及贵重物品,棺椁内的刘胜身穿一件“金缕玉衣”——这是整个陵墓中最稀罕的宝贝。

我们现在的人都喜欢时尚的服装,很多人认为丝绸或者其他的昂贵的面料可以吸引许多人的眼球,但是却怎么也想不到两千年前的帝王们挖空心思制作出来的死后的裹尸的东西既不是高贵的丝绸,也不是高贵的毛皮,而是以玉石做成衣服来作为包裹尸体的材料。于是人们不解地问,玉石怎么能够做成衣服呢?如果不亲眼看看刘胜墓中的那件稀世珍宝,可能谁都不会相信这是真的。那么什么叫金缕玉衣呢?它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葬服,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间以金丝编缀。于是又有一个问题了:这些金缕玉衣是在人们死前就做好了,还是死后再做的?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纯属巧合。在对金缕玉衣进行研究时,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许多玉片背后有一些墨汁书写的数字。经过进一步考证,最终找到了数字背后的真相。原来玉衣在制作时,首先使用的是木制的人体模型。先在人体模型上画出纵横的线条,把人体分割成大小形状不一样的一个个区间,每一个区间就是玉衣上的一块玉片。然后根据人体部位的不同,来决定玉片的大小和形状,然后在玉片的背后,逐格编号。人们看到的玉片背后用墨汁书写的数字,就是当时的编号。最后按照身体不同的部位,用金丝编缀成衣。可见,金缕玉衣都是在这些帝王生前就开始制作的,也许为了死后能够享受到这些奢侈的服饰,他们也不再忌讳什么生与死的问题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刘胜身上穿的这件金缕玉衣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研究表明,刘胜的这件金缕玉衣举世无双。他的“金缕玉衣”所用玉片的大小和形状是按照人体各部分的不同形状而设计的,其中绝大多数是长方形和方形的,也有少数是三角形、梯形和多边形的。玉片各角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线加工编缀。玉衣全长近两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衣分头部、上衣、裤、手套和足五个部分,每部分又由若干部件构成。在玉衣的头部内还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塞。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在玉衣内还发现玉璧18块,以及饭含等物。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发现完整的“金缕玉衣”。

当人们欣赏这件玉制精品的时候,会千万次地问:这件金缕玉衣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它的完成耗费了当时工匠们多长的时间呢?所有的玉都产自哪里,又是如何到达中山国的?据学者们研究,玉衣的制作程序很复杂,制造时需要先把大块玉料切开,按人体各部分的不同形状磨制成各种规格的薄片,再在玉片的四角钻孔。据测定,玉片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径仅1毫米,工艺之繁难与精密程度之高,令世人惊讶。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制作这样的金缕玉衣是十分不易的。这套玉衣是由两千片以上的玉片制成,所用的玉料据鉴定为东北地区所产的岫岩玉。制作玉衣时,首先要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然后经过一道道工序把玉料加工成数以千计的有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玉片,每块玉片还要经过磨光和钻孔。在编缀玉片时又需要大量特制的金丝。由此可见,制成一套金缕玉衣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是十分惊人的。此外,玉衣所用的金丝一般长4~5厘米,最细的金丝直径只有0.08毫米,只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细度。有的金丝很特殊,是合股金丝,就是由12根很细的金丝拧成一股。这种金丝拧成后既柔软又结实。按照现在的工艺水平推算,西汉时代制作这样一件玉衣,一名熟练的玉器工人大概要耗费十余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最后一个疑问就是古代帝王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用玉石陪葬呢?要解开这个疑团,首先得从古代帝王的信念上寻找原因。原来他们都认为只要有玉与他们相伴就可以确保他们的尸体永远不会腐烂,甚至还可以永远保持自己死时的样子,他们还期待有一天能够重新回到人间继续过他们奢侈无度的生活。可惜这仅仅是他们的一相情愿而已。这些金缕玉衣并没有阻挡住他们尸体腐烂的速度,相反却经常成为盗墓贼垂涎的东西。虽然刘胜的陵墓躲过了盗墓贼的盗掘,但他的尸骨却并没有因为金缕玉衣而得到庇护,反而腐朽得连考古工作者都分辨不清了,可谓名副其实的尸骨无存了。这真是跟刘胜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百炼成钢的宝剑真能削铁如泥吗

如果说金缕玉衣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美感的话,那么刘胜墓中出土的一副铁铠甲和两把铁剑则给所有的人一种历史的雄浑感。这副铠甲保存完整,由甲身、短袖和垂缘三部分组成,属“鱼鳞甲”类型。这种铠甲在西汉中期是比较少见的,在当时只能为身份地位较高的人所拥有。在现有的考古资料中,这是一件保存最为完整的西汉铁铠甲,它在研究汉代防御武器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两把长达一米多的铁剑是在刘胜金缕玉衣的右侧被发现的,剑鞘保存得很好,都是由两片夹木合成,外缠丝(或麻)线,再涂上褐色的漆。这两把铁剑应该是刘胜生前的佩剑,是作为随身器物而埋入墓中的。

剑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兼具防身和攻击功能的武器,传说中的春秋战国时的“干将”、“莫邪”、“鱼肠”、“太阿”等青铜或钢的宝剑都能“随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则斩”。作为刘胜的陪葬品的这两把铁剑与以往的铁剑有什么不同之处,换句话说,这两把剑是否比春秋战国的那些名剑更胜一筹呢?现代科技鉴定结果显示,这两把剑的锋利程度远远超过了这些传说中有名的宝剑。这就奇怪了,它们之间相隔的时间不算太久远,可为什么刘胜所处的那个时代就能造出如此锋利的剑呢?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当时刘胜的中山国已经将百炼钢技术提升到了很高的水平。于是问题接踵而来:这个百炼钢是什么,它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也许每个人都知道中国有一句成语叫“百炼成钢”,意思是说,要使铁经受熊熊的烈火,千锤百炼,才能把它变成质良性优的钢。钢和铁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的不同。一般说,钢的含碳范围为0.02~2%。含碳量超过2%的叫生铁,纯铁或含碳量极低的叫熟铁。因此用熟铁渗碳或生铁脱碳的办法都能得到钢。百炼钢则是将钢反复多次加热锻打成组织均匀、夹杂物细小的高质量产品。那么刘胜墓中的那两把剑是如何百炼成钢剑的呢?其中有多少是超越了古人的智慧的?这些都是接触过这两把剑的人急需要知道的答案。

查阅有关史籍可以知道,刘胜佩剑原来是这样制作出来的:以在较低温度下用木炭还原铁矿石的办法取得的块炼铁(亦称海绵铁)为原料,反复在木炭中加热渗碳,折叠锻打。加热的温度愈高,渗碳愈快;反复锻打的次数愈多,碳的分布愈均匀,夹杂物愈少而小,钢的质量得到逐步提高,使得剑脊具有较好的韧性,使剑不易折断,而作为剑的外层的剑刃则因最后渗碳坚而锋利,有利于杀伤。刘胜的钢剑,夹杂物分散,内部高碳区和低碳区的分层不太明显。这些都说明剑的反复锻打次数是很多的,质量是较高的,是我国早期正在发展中的百炼钢工艺的产品,也可以说是百炼钢的雏形。

刘胜墓中的这两把剑的锋利程度是无与伦比的,这其中就有诸多疑点。第一,这种锋利的剑是如何铸造出来的?第二,这种铸造技术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事情吗?经过研究发现,刘胜的佩剑是经表面渗碳和刃部淬火锻打出来的。淬火是一种热处理技术,即把加热的钢放入水或油中迅速冷却,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硬度。刘胜佩剑仅是刃部淬火,因此剑刃刚硬、锋利,而脊部仍保持较好的韧性,取得刚柔结合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工匠们的智慧和才能。这种刃部淬火的技术在战国时已开始出现,到了汉代已经被广泛运用了。

刘胜墓中除上述的佩剑外,还有一些武器,如刀、戟、短剑等,也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其中有一把削竹、木简用的错金书刀,其制作工艺尤为精湛。这把书刀长42.4厘米,环首,刀身微曲,除刃部外,其他部分都用细如毫毛的金丝镶嵌出美观的云雷纹图案。它的冶炼过程和刘胜佩剑相似,只是刀身用含碳较低的钢锻成,硬度较低,易于刻槽,以便将金丝镶嵌进去,而刃部则渗碳淬火,使刀刃坚硬而锋利。

这座王陵中竟然还埋藏了大量铁器,大多属于灰口铁的生铁铸件。它们是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灰口铁铸件。那么什么叫灰口铁呢?简单地说,生铁中一部分碳成为片状石墨在凝固时析出、断口呈灰色的就叫灰口铁,它具有硬度比白口铁低、脆性较小、耐磨和润滑性能良好等特点。墓中的一些锄范、锻范和车上的轴承(锏),就是用灰口铁铸造的。灰口铁在冶炼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较低的冷却速度,它的出现标志着冶铁工艺的新发展。除了灰口铁外,这批铁器中还有熟铁、白口铁、可锻铸铁和麻口铁的制品。生铁中含硅量较低而不含有石墨、断口光亮的叫白口铁,白口铁经加热柔化处理产生成团石墨的,称为可锻铸铁,也称展性铸铁。灰口铁和白口铁的混合组织是麻口铁。熟铁、白口铁、可锻铸铁、麻口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相继出现和应用的,在西汉时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百炼钢”的兴起,灰口铁的出现,可锻铸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使西汉时期冶铁手工业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这些都是我们从这座两千年前的王陵中得到的收获。

@@◆医针和漏壶中的机关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人们意外地发现了9枚针,其中4枚是金针,5枚是银针。针细长,长度为6.5~6.9厘米不等,上端做成方柱形的柄,宽0.2厘米,比针身略粗,柄上有一小孔。针尖有的尖锐,有的稍钝,有的呈圆卵状,有的为三棱形,这些针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一时让考古工作者犯难了,他们四处寻找答案,最后在一本关于汉代的医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这就是汉代医生使用的医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西汉时期的医生是如何使用这些医针的呢?大家也许都看过现在中医们经常利用针灸来治病,其实这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就在用了,名医扁鹊就很擅长于针术。我国古代医学名著《内经》中就有好几篇文章谈到了九针(因医针有9种,所以称为九针),详细、系统地叙述了它们的形状、用法和主治的病症,是我们研究医针的极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文献中所说的这几种针,有的能治疗各种病痛,有的能促进血液循环,主治气血两亏的病症,有的能主治肌肉间的病痛。

从这些记载可以发现不同的针有不同的用法和疗效。十分巧合的是,刘胜墓中出土的也是9枚医针,这就应证了《内经》的说法。其实《内经》中所记载的九针,后世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并不断地加以改进,为人们解除病痛,救死扶伤,深受劳动人民的欢迎。

伴随着医针还出土了一件奇怪的盆子。这是一件口径为27.6厘米的铜盆,盆口和盆底有两处曾经加以修补,可见这盆使用时间是很长的了。考古工作者最初的印象是这是墓主人或者其仆人日常生活用的盆子,但后来的研究表明他们的第一感觉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发现盆沿和盆身刻有“医工”字样,可见这是医生专用的器皿。为了便于识别,考古工作者将这个盆子叫做“医工”盆。它是“医工”专用的盆,具体用于洗涤中草药。在古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属“百工”之一,所以通称为“医工”或“医匠”。《说文解字》解释“医”字说:“医,治病工也。”汉代的启蒙读物《急就篇》中也说,有病就去找“医匠”。西汉末、东汉初的名医涪翁,精于针术,并著有《针经》、《诊脉法》等医书,但他却是以钓鱼为生,到了后来甚至还沿街乞讨,生活异常悲苦。可见当时的“医工”多是生活在群众之中,热心为群众治病的。与之相反,当时的皇帝和诸侯王都设置了主管医务的官吏——“医工长”,来专门为他们治病。这些“医工长”手下领导着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医工”。医工的地位最低下,而且生活经常没有保障。不过刘胜无论准备多少医工,都无法挽救自己因为荒淫无度而日渐虚弱的生命,他活了不到60岁便一命呜呼了。

如果说刘胜墓中出土的医针和医工盆让人们大惑不解,那么后来出土了一个更加奇怪的东西。这是一件高22.5厘米的带盖的圆筒形铜器,上有提梁,下有三个足,圆筒的近底部处伸出一个小管,壶盖中央开一长方形小孔,与提梁中段所开的长方形小孔恰好对直。有人戏称它为漏壶,可是它到底仅仅是盛水的工具,还是有着别的用途呢?解决这个疑难问题还颇费了一番周折。首先按照古代盛东西的器皿来查找,结果一无所获。正在大家烦躁的时候,不知谁说了一句:它是不是像张衡的地动仪一样有科学的用途呢?这真是柳暗花明的点拨啊!于是大家从水利、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入手查阅,终于在古代天文的记载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它是古代的计时仪器,其作用和今天的时钟相同。那么这种漏壶又是如何来表示一天的时间的呢?别小看了这个漏壶,它里面的机关还真是不少。上面说到的壶盖上和提梁上的长方形小孔,是用来安插标示时间的“刻箭”的,“刻箭”则是用木片或竹片制成。“刻箭”做成长条形,上面刻有度数,漏壶中盛水,水上浮一木片,称为“舟”,把“刻箭”通过提梁和盖上的长方形孔,插入壶内而立于“舟”上。壶内的水由壶底的小管往外滴漏,“刻箭”就随壶内水的减少而下降,从而指示出不同的时刻。“刻箭”上所刻的度数一般是一百刻,表示一昼夜。当时的人们已经观察到四季昼夜长短的不同,因此他们以太阳出没的时间为标准,划分昼夜的长短;由于昼夜长短不同,经常要调整刻箭上的刻度,全年共备41枝刻箭,以便更换使用。举例来说:冬至那一天昼短夜长,就分昼为40刻,夜为60刻;夏至那一天,昼长夜短,就分昼为60刻,夜为40刻;春分和秋分日,昼夜长短相同,昼夜刻数也相等,各为50刻。由于冬至和夏至相隔182天或183天,昼夜漏刻相差20刻,因此规定从冬至(或夏至)起每隔9天就换一根刻箭,昼漏增(或减)一刻,夜漏减(或增)一刻。这种制度沿用到西汉晚期,后来就改为依实测天象的数字来增减漏刻,使它更为精确。

漏壶其实不是汉代的专利品,那么它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说起漏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的军队里就已经使用了一种原始的漏壶。当有军务时,哨兵根据漏壶所示,来打更报时。而且,当时已经知道由于水的冷热不同,漏壶的流滴速度也不同,所以冬天要把水烧热以后才灌入壶内。到了春秋战国时候,漏壶的使用已经比较广泛了,例如春秋时期齐国的司马穰苴就是利用漏壶计时来等待大将庄贾的。

看来刘胜墓中出土的漏壶解决了我国天文史上的一桩悬案。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中国很早就有了用以计时的漏壶,但却从未见过实物。尤其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原始的漏壶实物,这次漏壶的出现让所有的人都惊呼:原来漏壶是这样的啊!

@@◆博山炉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刘胜墓还出土了64种共419件铜器,都是实用器物,这些器物造型优美、精雕细琢、纹饰华丽,其中错金博山炉、错金银鸟篆文壶、镏金银蟠龙纹壶和镏金银镶嵌乳丁纹壶等是最为突出的几件。很多东西现在的人们是从未看过的,尤其是那件错金博山炉更是西汉时期能工巧匠的杰出作品,其制作工艺之精湛是举世罕见的。那博山炉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博山炉,是一种熏炉,也就是香炉,是古代豪门贵族的奢侈用品。使用时把香料放在炉中点燃,香烟通过炉盖的许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炉盖高而尖,往往铸成山峦重叠的形状,以象征海中仙山的“博山”,所以叫做“博山炉”。它含有当时王侯向往仙境的一种思想,他们认为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香烟中,死后就可以去往蓬莱仙境成仙。刘胜墓中出土的这件错金博山炉则是精品中的精品,它高达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流畅、精致的纹饰,所用金丝有粗有细,细的犹如毫发。炉座铸出透雕的纹样,为三条蚊龙腾出波涛翻滚的海面状,龙的头托住炉盘。炉盘上的错金花纹,犹如随风飘荡的流云。整个炉盖和炉盘上部铸出“博山”,山势峻峭,峰回峦转,层层起伏。炉盖上的山峦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蹲坐在峦峰高处或骑在兽背上嬉笑玩耍猎人们出现在山间,有的肩负弓弩,有的正在追捕逃窜的野猪。工匠们用他们巧夺天工的双手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了一幅秀丽的自然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由于在人物、动物、树木、山峰上用金丝错出细部,起到了进一步刻画和渲染的作用,使塑造出来的景色显得更生机盎然。这不仅体现了铸工方面的高超技能,也说明了金工细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博山炉既然如此神奇,它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这样神奇的含义吗?诸多迷雾让好奇者不断探询其中的奥妙。有一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西周镐京有一位巧匠名叫博恪,他擅长制作各种装饰品,其产品华丽美观。他曾制作出“七轮扇”,这种器物由一人运转它,它的扇页不断翻转,就能使满屋生风。在他80岁的时候他发明了一种可以放置在被褥间的香炉,内设机关,任你怎样翻转,香炉内盛放香料的部分却能始终保持平稳。在此基础上他制作出最原始的“博山香炉”,上面透雕出很多怪兽,都很自然生动。可惜的是,除了文献偶有记载这类事情外,我们已经无从复制出这些珍品。但是,博恪的名字和他的业绩却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成为劳动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相关链接

1.在刘胜金缕玉衣的周围放了60多个金豆,郭沫若认为每一颗金豆就代表刘胜的一岁,这样算来可以判断刘胜大概活了60多岁,即他生于公元前170年前后。

2.刘胜所在1号陵墓旁边的2号墓葬出土了一盏宫灯,灯座底部刻有“长信尚浴,今内者卧”的铭文,“长信”指的是长信宫。经过考古研究断定这是皇后窦绾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