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一生要懂得的人生哲理全集
15629900000022

第22章 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2)

佩吉又翘动三寸不烂之舌,说什么这回可是“真正的”接近成功了,只要马克·吐温投入“最后的”3000美元,打字机准保拿出来。原先一肚子气的马克·吐温想了想,反正2万多美元都赌下去了,再花3000美元也算不了什么。只要打字机研究成功,几万美元的投资就会几倍、几十倍地捞回来。马克·吐温哪料得到,这“真正的成功”却遥遥无期地拖延下去。他45岁开始投资研制打字机,到60岁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打字机还没研制成功,而被这无底洞吞掉的金钱,已达15万美元之巨。这些钱如果堆积起来,恐怕能淹没一个人。马克·吐温决定再也不当傻瓜。但当善于花言巧语的佩吉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想发大财的欲望又被煽起,决心又动摇起来。佩吉最后一次对马克·吐温说:“打字机已研究成功。机器没问题,只要再调整一下,就可以投放市场。如果你愿再拿出最后一笔钱,当然要多点,那就……”“要多少?”“4万!”“4万就4万吧。”佩吉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他心花怒放地对马克·吐温说:“我们的好船长,好望角就在眼前,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看到它了。”

其他竞争者已把打字机发明出来了,并已投入工业生产。马克·吐温投资的那个还在“调整”的打字机,即使这时能投放市场,也赚不了几个钱。发大财的美梦成了泡影,用心血换来的19万美元付诸东流。时至此刻,马克·吐温才完全醒悟过来。

马克·吐温第二次经商是开办出版公司。

马克·吐温50岁的时候,他的名气更大了。他所写的书有不少都成了畅销书,人们争相购阅。出版商看准这一行情,争相出版他的作品,因此而发财的大有人在。

看着自己作品的出版收入大部分落入出版商的腰包,而自己只能拿到其中的1/10,马克·吐温颇有感触。他想:为什么我不自己开个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发行自己的作品。这时候,他手头有6部作品即将脱稿。他细算了一下,如果把它们交给出版商,最多只能得到3000美元的稿酬;如果自己出版,至少可得25000美元的收入,二者相差八倍之多。他决心当个出版商,自己出版自己的作品。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马克·吐温不但没有任何建立和管理一家出版公司的经验,而且连起码的财会知识都不懂。他只好请来30岁的外甥韦伯斯特当公司的经理。然后由他出面,贷款购买了20部印刷机,建立7家装订所,还雇佣了1万多名推销员,大张旗鼓地干起来了。

“瞎猫碰上死老鼠”。第一炮竟被他打响了。马克·吐温自己印刷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以深刻的思想和新颖的文笔,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第二本书是《格兰特将军回忆录》。该书的主人公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总司令,曾继林肯之后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是美国人心目中的伟人。但在他离开白宫隐居后不久,本来就很有限的储蓄被人骗走,成为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由于美国人对这位前总统的命运十分关心,所以这本书成了畅畅销书,出版不久销售了61万册,获利64万美元。马克·吐温把这笔收入中的42万美元赠给这位前总统的遗孀。18万美元分给出版公司,自己留4万美元。这4万美元,就是前面提到的研制打字机的最后一次投资。

马克·吐温被这两次偶然的胜利搞得昏昏然,他继续扩大出版业务。谁料到,经理韦伯斯特除了比他多懂得一些财会知识外,经营管理一窍不通。他们两人的关系,是一个外行不断地向一个门外汉下达一些稀奇古怪、充满浪漫色彩的指示。后者无法理解前者指示中包含的奥秘,双方经常为此争吵不休。到了第三个年头,韦伯斯特感到实在难以再干下去了,便卷起铺盖一走了之。马克·吐温只得亲躬商务。可是他一见到账目就头痛,更别提怎样去管理好整个出版社,只好另请他人照顾他的出版公司,自己甩手不管。这个出版公司勉强维持了10年,最后在1894年的经济危机中彻底坍塌。马克·吐温为此背上9.4万美元的债务,他的债权人竟有96个之多。两次经商,两次失败,损失达30万美元,马克·吐温痛不欲生。幸亏他有个贤惠聪颖的妻子奥莉薇娅。她深知自己的丈夫是个文学巨匠和演讲天才,经商并不是他的本行。对马克·吐温两次经商失败,不但毫无责难之词,而且还尽力安慰他,鼓起他的勇气,帮助他制定了一个4年还债计划——巡回演讲。她陪着马克·吐温先在美国各地作演讲,1895年又跟着马克·吐温到世界各地演讲。马克·吐温以幽默的故事和生动的言词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听众。他的才干在演讲和写作中得到真正的发挥,他很快摆脱了失败。1898年,马克·吐温终于还清了全部的债务。

固执任性扼杀了自我生命

生活中的很多不幸不是环境和他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的固执和任性一再地把希望扼杀在摇篮里。这种悲剧是注定的,如果自己首先改变不了自己的话。

一场暴雨引发山洪,雨水渐渐淹没了整个小山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

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

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吧。”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

一架直升机缓缓地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

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吧。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

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

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是谁赢得巨额奖金

不要总是被些条条框框束缚,那样会让你的思维禁锢,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相比之下,孩子做得反而更出色,在他们看来能解决问题的就是最好的办法。

英国一家报纸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人类兴亡的科学家,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减轻载重。三个人中,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生命因环境污染而身陷死亡的厄运;一位是原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战争,使地球免遭毁灭;另一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够使不毛之地植生谷物,让数以亿计的人们脱离饥饿。

奖金丰厚,应答信件众说不一。巨额奖金的得主却是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的答案是——把最胖的科学家丢出去。

不要指望别人为你安排好一切

不能指望别人为你安排好一切,那不可能!除非你也乐意接受吃别人嚼过的饭菜。如果你选择拒绝,那就用实际行动表明你的拒绝。

隆美尔在波茨坦军事学院担任教官时,教育儿子曼弗雷德道:“要勇敢并不难,你只要克服第一次恐惧就行了。”

接下来他便一只胳膊夹着一个很大的橡皮游泳圈,另一只手抓着儿子的手,把儿子带到游泳池边,让他爬上跳板的顶端后往下跳。这时儿子发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隆美尔把所有的军校学员都召集起来看着小曼弗雷德。

这时儿子抗议说:“我不想跳。”

隆美尔问:“为什么?”儿子朝他大声嚷道:“因为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你本来就知道我不会游泳。”

隆美尔提醒说:“你不是带着游泳圈吗?”“如果游泳圈炸了怎么办?”儿子这样问道。隆美尔涨红了脸大声向儿子吼道:“万一那样,我会跳下来救你的。”儿子指着他的靴子说:“可你穿着马靴。”隆美尔回答说:“如果有必要,我会把靴子脱掉的。”儿子悻悻地说:“那你现在就把它脱掉!”隆美尔环视了一下他的学员,冷冷地断然拒绝了。于是,儿子断然从跳台梯子上走了下来。

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生活是一个大天平,要维持它的平衡,你的收获和你的付出必须持平;生活也是个好老师,正是它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在取得之前,先学会付出,真正的不劳而获是不存在的!

有一个人在沙漠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不清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时,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抽水机。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来。他颓然坐地,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有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

他的内心,此时开始交战着……

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喝掉,他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

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一去不回,他就会渴死在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险?

最后,他决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以颤抖的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涌了出来!

他将水喝足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在原来那张纸条后面。

再加他自己的话: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一场有关保健问题的咨询会

有时,认真倾听所带给对方的满足,是其他言语和行动无法替代的。他获得的不仅是尊重,还有肯定、勇气和信心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这是一场有关保健问题的咨询会。主讲者谈了近40分钟后,听众开始提问。

很明显会议将要结束了。当主持人宣布听众可以问最后一个问题时,坐在前排的一个老头站了起来。

他看上去70多岁,说自己并不想提问题,而只想讲一个故事。于是转向听众叙述起来。他发音还清晰,但有点语无伦次。

“……嗯,在商店外面有一座大钟。……”

这正是有许多事急等着人们去做的黄金时间,人们想回家了,主持人可以打断老人的演说,但又有哪位稍有良知的人会去这么做呢?老人那么急切、那么热情,他继续说道:“……这时有人问店里那人以什么为生?”又有6个人离席了,其他的人变换了座位。很有可能剩下的人会嘲笑他。离席的人越来越多,而老人似乎对一切毫无察觉。

与他邻座的是一位70来岁的老太太,可能是她的妻子吧。也许她可以轻轻扯一扯丈夫的袖子,示意他坐下。可是她眼神分明地表明了她深知叙述这个故事对丈夫来说有多么重要。

这是发生在某城市某一间房里的事。如果老人被嘲弄或者被轰下来或者所有的人都离去,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地球上一切事物照常运行,然而对这一间屋子,却至关重要。

有那么一个人——不管什么理由——他有当众说话的要求,这种要求得到了承认。

接着就像唐突地开始一样,他结束了冗长的故事,然后他向观众点头致意。有那么一会儿,整个会场安静极了。突然,主持者们像商量好了似的,一齐鼓起掌来,听众们也停下手中的笔记,都站起来热烈鼓掌。老人沉浸在掌声里,他和妻子在微笑。

会议结束了,人们各自回家,但人生舞台上那一短短的瞬间却永远也不会结束。

只有舍弃才能得到

如果我们把洛克菲勒家族的这次捐赠看成是一种放弃的话,那么放弃本身也就成了一门学问,因为它告诉我们:在适当时候适当放弃应当放弃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放弃和收获本就是一对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