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15634900000038

第38章 健康饮食习惯有讲究(5)

由多种酒及饮料调配而成的鸡尾酒很有情调,但需要具备专业调酒知识,不可随意调兑,并且一次饮多种酒对健康不利。宋代人陶谷在所撰《清异录》中说:“酒不可杂饮,饮之,虽喜酒者亦醉,乃饮家所深忌。”这很有些科学依据,因为各种类型的酒由于原料及加工工艺不同,所含的成分也不同,有些成分相斥相克。若胡乱混杂饮用或比例调配不适,可能会使人感到不适甚至引起过敏、中毒等不良后果。

(6)酒后不宜沐浴

古医书《千金要方》中载:“醉以冷水洗浴,成疼痹。”意思是酒后毛细血管张开,血液循环加快,此时血管及神经受冷水刺激容易引起关节疼痛、神经麻痹。酒后以热水洗浴,也是对健康极为不利的。因为人在饮酒后洗热水浴,体内贮存的葡萄糖会随着水蒸汽和体力活动引起的排汗反应消耗掉,使得体内血糖大大降低,体温下降,而体内的酒精却抑制了肝脏的正常活动,阻碍葡萄糖的恢复,不仅仅会导致中风、眩晕等症状,有时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7)酒不宜与姜、蒜同饮

民间有“喝酒就大葱,一盅顶两盅”的说法,姜、葱性辛辣,可以加速酒精在血液中循环,大量酒精随血液流入大脑,容易导致醉酒。

(8)酒不可与烟同食

民间有句谚语:“抽烟喝酒,一口顶两”,这是因为香烟中所含的有毒成分,特别是尼古丁,毒性很大,且极易溶于酒精。人饮酒后,血液循环加快,尼古丁会随着酒精更多更快地进入血液中,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孕期饮酒危害大

有些人认为饮酒可以活血安胎,使胎儿获得更多的母体营养。因此,即使平时滴酒不沾的女子,在受孕后也要勉强饮一点酒。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近年来,大量医学研究已证明,孕期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不但有害母体健康,而且危及下一代。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自从精子与卵子结合,一个新的生命就开始了。本来胎儿生活在母亲体内是十分安全舒适的,母体的子宫内膜和胎盘的绒毛膜形成了一个严密保护层,医学上称为胎盘屏障。在正常情况下,母体即使发生感染,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一般也不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但这种屏障作用具有相对的选择性,酒精分子很小,而且具有脂溶性,穿透力很强,因此,胎盘对酒精就没有屏障作用,使得母体血液中酒精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另外还发现,乙醇在胚胎中的滞留时间较长,孕妇饮酒后一段时间,虽然母亲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已下降,但胎儿血液或羊水中的乙醇却仍有较高的浓度。这是因为乙醇在人体内的降解需依赖一种叫乙醇脱氢酶的化合物来催化,而胚胎中却无此种酶。进入和滞留在胎盘内的乙醇,可直接构成对胎儿的危害而严重影响胎儿的发育。

调查表明,在发育不良的婴儿中约有5%与母亲孕期饮酒量、时间和次数有关,其中以妊娠的头3个月内饮酒对胎儿危害最大,因此阶段胎盘屏障的功能还不完善,胎儿对各种有害因素最为敏感。胎盘中的乙醇其代谢产物乙醛可大致均匀地渗入胎儿各个组织和内脏,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及因神经细胞分化延缓或细胞结构破坏而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这就是常说的胎儿酒精综合症。这些胎儿出生后,常有智力低下、小脑功能不全以及面部、四肢、眼睛、血管系统的各种畸形。

乙醇的刺激,可使脐带充盈度降低,造成胎盘供血减少,使得胎儿的营养供给缺乏,发育受到限制。胎儿长期处于乙醇、乙醛刺激的环境中,不但大脑、肾脏、肺等重要器官的发育受到损害,而且心肌收缩也受到影响,因而会直接影响胎心的发育。

近来一些研究还发现,孕妇饮酒可导致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的畸形,如阴蒂、阴唇、阴道缺陷,输卵管和子宫发育异常,以及两性畸形等。可见孕期饮酒对于胎儿的发育极其有害。

然而,问题的严重性还不仅止于此,孕期饮酒还可能导致各种妊娠并发症。因饮酒过度导致孕妇产道流血的例子相当多见。在家庭不和或遇到不顺心的事后,孕妇大量饮酒,以酒消愁,这种吃闷酒的特点是快速、量大,一醉方休。还有一种情况是遇到喜庆宴席,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此时也往往会饮过量的酒。这种过量饮酒可引起胎盘早期剥离、胎盘血管破裂或产道静脉曲张破裂等。事实上,因酒精而发生的自然流产、早产、死产、难产等也相当多见。

据一份调查统计,饮酒孕妇的早产率约占34.5%,妊娠毒血症占26%,死产占25.5%,新生儿窒息占12.5%,难产占10.5%,畸胎占3%,慢性酒精中毒的孕妇发生宫内胎死的概率为17%。

孕妇过度饮酒的直接后果是可发生急性妊娠酒精中毒症。因为酒精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流加快,随着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机体对酒精的反应也由生理性转为病理性,出现全身小血管盘缺氧、水肿。因此,凡妊娠期有饮酒习惯的孕妇,发现有阴道出血、头痛、眩晕、耳鸣、高血压病、四肢肌肉痉挛、发绀等症状时,应停止饮酒,立即去医院检查,以免酿成大祸。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受孕到分娩,是关系到两代人健康的关键时期。因此,妇女在孕期最好还是不要饮酒。

吸烟害己损人,百害而无一利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明知吸烟有害却不戒烟?这是因为相当多的人思想深处并不确信吸烟真的有害,他们总认为目前有关吸烟有害的宣传“夸大其词”,由于没有信念,所以就不会有戒烟的行为。这种认识与烟害的五大特点有关:

(1)隐蔽性:是指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显露出来。如一般从吸烟到发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常常要经过10多年的时间,导致癌症常常要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这样就使许多人放松了警觉性。

(2)诱惑性:除了社会、行为方面因素外,烟中的尼古丁进入人体血液后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有人借此解乏、消愁,甚至有人认为可以“促进”思维。

(3)依赖性:烟中的尼古丁被吸入人体后,久而久之可以使人产生依赖性,难以戒断。

(4)选择性:大量观察发现,并非所有吸烟者都发病,而是有选择性的,即只有那些对烟雾中有害物质易感的人才会得病。所以,自称为“不易感”的人总认为吸烟致病是遥远的事。

(5)累积性:目前尚无法确定哪些人易感,而从吸烟到发病又有一较长的时间过程。这就意味着每个吸烟者,在一定时间后都有患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吸烟有害是累积性的,但是一旦达到致病程度,则常常是不可逆的。因此,不吸烟或及早戒烟是明智的。

吸烟不仅对吸烟者本人有害,而且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不利影响。被动吸烟危害多,已经成为公众的共识。

世界卫生组织界定,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者在1周中,有1天以上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在15分钟以上。据估计,我国受被动吸烟之害的有6亿人。我国71%的家庭为被动吸烟场所,公共场所中有32.5%为被动吸烟场所,工作场所中则有25%为被动吸烟场所。据此推算,我国人群被动吸烟率为52.5%,其中女性的被动吸烟率为57%。有关资料表明,我国90%的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烟,其中有70%在家中吸烟,妇女和儿童深受被动吸烟的危害。

与一个吸烟者呆在同一间房中每天1小时,不吸烟的人得肺癌的危险性几乎是他呆在含有石棉的建筑物里20年的100倍。丈夫每天吸烟20支以下,妻子患肺癌的危险就增加到2.4倍;丈夫每天吸烟20支以上,妻子患肺癌的危险就增加到3.4倍。此外,美国专家研究发现,妇女被动吸烟,心脏病发病率几乎是常人的2倍。在美国估计每年有6.2万人死于因被动吸烟而引起的心脏病。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的非吸烟者,患白血病的机会也会比不与吸烟者共处的人高7倍。

被动吸烟对儿童的危害尤为严重。婴儿每天被动吸烟10支,其猝死的危险比其他婴儿高出1倍;如果每天被动吸烟20支,这种危险甚至会增加4倍。父母吸烟的儿童有60%以上患中耳炎。生活在每天吸10~20支烟的家庭中的儿童,比同龄儿矮0.5~1.0厘米。在5~9岁儿童中父母有一人吸烟,儿童患呼吸道疾病比父母不吸烟者高15%。

可见,吸烟对吸烟者本人和周围的人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戒烟势在必行。

戒烟其实并不难

当我们规劝吸烟者戒烟时,经常会听到吸烟者说:“戒烟太难了!”吸烟习惯是一种“神经肌肉习惯”,也是一种“心理依赖”。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是“对尼古丁的依赖”。

一些吸烟者是习惯成自然,手指头上总想夹支香烟,在一些情景里特别习惯做用手掏香烟的动作,或者是手握打火机打火的动作。比如当与别人说话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手伸向放香烟的口袋,或者把一支粉笔、一支圆珠笔夹在示指和中指之间,像夹着香烟一样,似乎是在体会拿香烟的感觉。这类吸烟者属于“神经肌肉习惯”型的。

有些吸烟者身体里的尼古丁受体比较敏感,长期吸烟形成对尼古丁的依赖,在身体里尼古丁水平很低以后就感到不舒服,就是我们说的“烟瘾犯了”,一定要想办法吸几口烟才能缓解。

另有一些吸烟者并没有不吸烟就浑身难受的感觉,只是思想里常冒出吸烟的念头,看见别人吸烟自己就想吸,这类吸烟者主要是对吸烟行为的心理依赖。

改变一种行为习惯是不容易的。在吸烟成为一种嗜好和习惯之后,要想戒除的确并非易事,有的人甚至说:“要我戒烟,还不如要我戒饭哩!”

其实,要戒断烟瘾也并不难。这里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老郑长期大量吸烟,一次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肺部X线片有阴影,医生怀疑肺癌的可能,除开方给药外嘱其戒烟。老郑从医生脸上的严肃表情和与其家属的低声细语中似乎领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把医生的话记在心里,从那天起就不再吸烟。同事们开玩笑说:“老郑,你不总是说戒烟多难吗,怎么这么容易就戒了?”老郑只得作无可奈何状。

而两个星期过后,当地到医院复查时,肺部的阴影明显地减退了,医生说很可能只是一些炎症,基本上没问题了。老郑如释重负,出了医院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烟摊,买包香烟,点燃一支,“美美”地吸了起来。

老郑的表现虽然好笑,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戒烟并不是那么难,只要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内心有了动力,拿出毅力来,并借助一定的戒烟方法,是完全能够成功戒烟的。

如果您是真正想戒烟的话,请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持之以恒,相信您一定会成功的。

1.准备戒烟

你首先是应该知道吸烟的坏处和戒烟的好处:

(1)吸烟会引起咳嗽和吐痰,自己难受,别人也讨厌。

(2)吸烟满身都是烟味,不吸烟的人很讨厌烟味。

(3)吸烟会损害味觉和嗅觉。

(4)吸烟会引起早衰,面部皱纹早出现。

(5)吸烟浪费金钱,一年积累下来可买一部大彩电。

(6)长期吸烟必然导致气管炎和肺气肿,还会引起和加重心脑血管病,甚至还会诱发癌症。自己的体质本来就在退步,如果不保护,衰退会更快。

(7)戒烟后可以免除以上麻烦,又节约金钱又可以获得健康,何乐而不为!

2.开始行动

实施戒烟计划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如果没有尼古丁依赖,你就不要犹豫,说戒就戒,做出决定,把存有的香烟和打火机都扔掉,并向家里的人、同事和好朋友宣布你的戒烟决定,请他们帮助监督你。

如果你有尼古丁依赖,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先定一个戒烟日期,从现在开始减少吸烟的次数。然后定下几个星期以后完全停止吸烟(最好在大约3个星期到1个月)。也要向家里的人、同事和好朋友宣布你的戒烟决定,请他们帮助监督你。

下列方法也许可以帮助你戒烟:

(1)逐日推迟15分钟点燃第一根烟的时间。

(2)烟瘾来时,想法分散注意力,找点事情做。

(3)定出不吸烟时间,逐渐延长这段时间。

(4)饭后尽快离开餐桌去刷牙或洗碗,不要坐下聊天或看电视、看报。

(5)试用自己平常不用的那只手吸烟。

(6)每次需要买烟时想办法拖一段时间再买,每次最多只买一包烟。

(7)每根烟只吸一半。

(8)对于那些有尼古丁依赖的吸烟者则可以用一些尼古丁替代的办法来解决“烟瘾”问题。如目前已经有可以粘贴在皮肤上的尼古丁粘膏帖,它可以让你的皮肤吸收一定的尼古丁,以降低烟瘾。最近又有了口服的尼古丁替代品,也是可以用来帮助戒烟的。

3.坚持阶段

在1个月后,就要完全戒掉吸烟的习惯,不能拖延彻底放弃香烟的日子。在第2个月里一定要有坚定的毅力,用自己的意志战胜自己的动摇,千万不能动摇信心,放弃自己的努力。可以采用一些措施和办法,帮助自己成功,要让自己能够做到在1个月内一口烟都不吸。

(1)每天早晨醒来,都要想一想“今天是我戒烟的第几天了?我已经战胜了自己,我要坚持住,今天决不吸烟!”

(2)继续在最容易拿起烟的时间里让自己保持忙碌,在烟瘾没有过去以前不要停下来。

(3)在这段时间要尽量以素食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4)两餐之间喝6~8杯水,促使尼古丁排出体外。烟瘾来了,就喝上两杯果汁或白开水,然后到室外去做10次深呼吸。忍不住烟瘾时还可冲洗淋浴,或用冷热水交替擦洗臂膀和上身,促进血液循环。

(5)要回避与吸烟的人交谈聊天。

(6)当有人给你递烟时要大声说:“谢谢,我已经戒烟了!”

4.巩固阶段

坚持完全戒烟1个月后,就基本取得了成功,但还必须要继续巩固。在随后的2个月的巩固阶段里,还要继续坚持前面的做法,并且要自己总结一下戒烟的好处:是不是嘴里没有烟臭了;是不是吃东西觉得有味道了;是不是气管里感觉清爽了;是不是说话的声音变得利落了;是不是得到家人、同事的称赞了……

在开始戒烟以后,体内将发生许多有益的变化:戒烟8小时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减少到正常水平,含氧量增至正常水平。24小时后,心脏病发作机会减少。48小时后,神经末梢再度恢复敏感性;嗅觉和味觉增强。72小时后,支气管不再出现痉挛,呼吸将变得较为舒畅,肺活量相应增加。戒烟1个月后,咳嗽、鼻窦充血、气急等症状明显减轻;支气管出现新的纤毛,呼吸器官处理黏液的功能得到增强,抗感染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戒烟5年后,一般水平吸烟者患肺癌的死亡率下降一半。戒烟10年后,易癌变的细胞被健康细胞取而代之,口腔癌、喉癌、食管瘤、膀胱癌、肾癌的发病率下降。